一种热采封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7870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采封隔器,包括:光管;主体筒,套设于光管外,且靠近光管的上端设置;中间套,套设于光管外,且靠近光管的下端设置;中心管,套设于光管外,处于主体筒与中间套之间,中心管的一端连接至主体筒,另一端连接至中间套;齿环压套,套设于中心管外;封筒座,套设于中心管外,并抵接至中间套;密封筒,套设于中心管外,处于齿环压套和封筒座之间,密封筒的一端抵接至齿环压套,另一端抵接至封筒座,该密封筒为软金属材质制成;驱动件,设置于主体筒与中心管之间,用于驱动齿环压套朝向封筒座运动以挤压密封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密封筒为软金属材质,坐封效果好的同时耐高温,能够满足稠油热采工况需求。热采工况需求。热采工况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采封隔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采油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热采封隔器。

技术介绍

[0002]稠油热采工艺中,需要给井下进行多轮次注热,一般的注热介质是温度为350℃

400℃的蒸汽,以此提高稠油区的产量。而由于井下不同深度段层的地质条件差异,为了对不同段层针对性地作业,需要使用分隔其将不同段层封隔。
[0003]目前的常规封隔器多采用可弹性变形的封隔胶筒,在受压变形时实现坐封作业。但是在稠油热采工艺中,由于多轮次的注热使得封隔胶筒会经历多次高低温变化,实践中发现,经历高低温变化后的封隔胶筒容易出现密封失效的现象,也即,现有的封隔器所采用的封隔胶筒,难以满足稠油热采工况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采封隔器,其耐高温,能够满足稠油热采的工况需求。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热采封隔器,包括:光管;主体筒,套设于所述光管外,且靠近所述光管的上端设置;中间套,套设于所述光管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采封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管(1);主体筒(2),套设于所述光管(1)外,且靠近所述光管(1)的上端设置;中间套(15),套设于所述光管(1)外,且靠近所述光管(1)的下端设置;中心管(3),套设于所述光管(1)外,处于所述主体筒(2)与所述中间套(15)之间,所述中心管(3)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体筒(2),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中间套(15);齿环压套(8),套设于所述中心管(3)外;封筒座(10),套设于所述中心管(3)外,并抵接至所述中间套(15);密封筒(9),套设于所述中心管(3)外,处于所述齿环压套(8)和所述封筒座(10)之间,所述密封筒(9)的一端抵接至所述齿环压套(8),另一端抵接至所述封筒座(10),该密封筒(9)为软金属材质制成;驱动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筒(2)与中心管(3)之间,用于驱动齿环压套(8)朝向所述封筒座(10)运动以挤压所述密封筒(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采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采封隔器还包括套设于所述中心管(3)外的上锥体(11)和下锥体(12),下锥体(12)和上锥体(11)之间安装有卡瓦件(14);所述上锥体(11)和所述下锥体(12)均嵌于所述卡瓦件(14)与所述中心管(3)之间;所述上锥体(11)的连接至所述封筒座(10),所述下锥体(12)连接至所述中间套(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采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筒(2)靠近所述中间套(15)的一端设置有阶梯孔腔,阶梯孔腔的大孔段靠近所述中间套(15)一侧设置;所述中心管(3)螺纹连接至所述阶梯孔腔小孔段内壁;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大孔段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采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活塞件(4)和活塞连接套(5),所述活塞连接套(5)的一端嵌设于所述大孔段内,并抵接至所述活塞件(4),所述活塞连接套(5)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齿环压套(8);所述活塞连接套(5)与所述主体筒(2)通过第一固定销钉钉(26)连接;所述活塞件(4)与所述大孔段的内壁以及所述中心管(3)的外壁密封贴合;所述主体筒(2)上开设有压力油孔(28),该压力油孔(28)连通至所述大孔段内,用于为大孔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万伟董海涛王超鲁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德世达石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