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网源协同发展智能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776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网源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电力网源协同发展智能管理系统,包括电力网源基本信息获取模块、供电区域用电影响分析模块、供电区域用电分析模块、电力网源发电影响分析模块、电力网源发电分析模块、电力网源电力判断模块、电力调配优先分析模块、电力调配分析与控制模块和电力管理数据库,通过对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的电力调配进行分析,解决了当前人工进行电力调配的问题,实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电力调配分析与控制,提高了电力网源在电力调配时的效率、效果和灵活性,避免了电力网源中剩余电力的浪费和电力调配过程中的损耗,有效的保障了各电力网源的协同发展。同发展。同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网源协同发展智能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网源管理
,涉及到一种电力网源协同发展智能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经济的不断提高,区域中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也越来越离不开电,为了提高各区域间电力的协同发展,避免各电力网源中剩余电力的浪费,需要对各电力网源中的剩余电力进行调配。
[0003]目前对各电力网源中剩余电力的调配主要通过工作人员进行人工调配,很显然这种分析方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通过人工进行对各电力网源中剩余电力的调配进行分析,无法有效的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也无法保障各电力网源中剩余电力达到最佳调配效果。
[0004]2、电力网源对应供电区域的用电量影响着电力网源的调配,当前对电力网源对应供电区域的用电量分析中并没有考虑到供电区域使用面积和人口数量,进而无法体现出供电区域的使用面积和人口数量对用电量的影响,同时也无法有效的保障电力网源对应供电区域预设用电量分析结果的真实性,从而无法提高后续电力调配的精准性。
[0005]3、电力网源的发电量决定了电力网源对应的电力调配值,当前对电力网源的发电量分析并没有对电力网源的周期性的变化进行分析,进而无法有效的保障电力网源预设发电量分析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同时也无法为后续电力网源的电力调配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从而无法提高电力网源在电力调配过程中的效果和效率。
[0006]4、电力网源的调配优先级保障了电力调配的稳定性和效果,当前对各电力网源调配优先级分析并没有结合各电力网源之间的距离和电力调配值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无法有效保障电力调配的效率和效果,同时也无法有效的提高电力网源电力调配的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无法有效的降低电力在调配过程中的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电力网源协同发展智能管理系统,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力网源协同发展智能管理系统,包括:电力网源基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对应的基本信息和历史基本信息。
[0009]供电区域用电影响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对应的基本信息和历史基本信息,分析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供电区域的用电影响因子。
[0010]供电区域用电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供电区域的用电影响因子,分析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供电区域的预设用电量。
[0011]电力网源发电影响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对应的基本信息和
历史基本信息,分析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的发电影响因子。
[0012]电力网源发电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的预设发电量。
[0013]电力网源电力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的电力类型,其中电力类型包括电力过剩类型、电力不足类型和电力适值类型。
[0014]电力调配优先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的电力类型,分析指定区域中各电力过剩类型电力网源与各电力不足类型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之间的调配优先符合系数。
[0015]电力调配分析与控制模块,用于基于分析指定区域中各电力过剩类型电力网源与各电力不足类型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之间的调配优先符合系数,分析指定区域中各电力过剩类型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调配的各电力不足类型电力网源和各电力不足类型电力网源对应的电力调配值,进而进行电力调配控制。
[0016]可选地,所述各电力网源对应的基本信息包括位置、发电类型、供电区域、供电区域面积、指定周期内发电规格、指定周期内供电区域使用面积和指定周期内供电区域人口数量。
[0017]所述各电力网源对应的历史基本信息包括各历史周期内对应的历史发电量、各历史周期内对应的发电规格、各历史周期内供电区域的用电量、各历史周期内供电区域使用面积和各历史周期内供电区域人口数量。
[0018]可选地,所述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供电区域的用电影响因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基于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各历史周期内供电区域人口数量,通过均值计算得到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对应供电区域人口的平均增长数量,并标记为
[0019]根据计算公式得到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供电区域的用电影响因子χ
i
,其中S
i

、S
i
分别表示指定区域中第i个电力网源对应的供电区域面积、指定周期内供电区域使用面积,S
it
、S
ip
分别表示指定区域中第i个电力网源在第t个、第p个历史周期对应的供电区域使用面积,R
i
表示指定区域中第i个电力网源指定周期内供电区域人口数量,R
ip
表示指定区域中第i个电力网源在第p个历史周期对应的供电区域人口数量,p表示历史周期对应的数量,γ1、γ2分别为设定的供电区域使用面积、供电区域人口数量对应的权重因子,t表示各历史周期对应的编号,t=1,2......p,i表示各电力网源对应的编号,i=1,2......n。
[0020]可选地,所述分析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供电区域的预设用电量,具体分析过程如下:将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各历史周期内供电区域的用电量代入计算公式中,得到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
源在指定周期对应供电区域的预设用电量YD
i
,其中YD
it
、YD
i(t

1)
、YD
ip
分别表示指定区域中第i个电力网源在第t个、第(t

1)个、第p个历史周期内供电区域的用电量,ε1为设定的预设用电量对应的权重因子,e表示自然常数。
[0021]可选地,所述分析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的发电影响因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获取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对应的发电类型,同时获取指定周期对应的各日期,进而基于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对应的发电类型、指定周期对应的各日期和电力管理数据库中存储的各发电类型在各日期区间对应的第一发电影响因子,分析得到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的第一发电影响因子,并记为κ
i

[0022]根据计算公式得到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的发电影响因子δ
i
,其中HS
i
表示指定区域中第i个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的发电规格,HS
it
表示指定区域中第i个电力网源在第t个历史周期对应的发电规格,σ1、σ2分别表示第一发电影响因子、发电规格对应的权重因子。
[0023]可选地,所述分析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的预设发电量,具体分析过程如下:将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各历史周期对应的历史发电量代入计算公式中,得到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网源协同发展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力网源基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对应的基本信息和历史基本信息;供电区域用电影响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对应的基本信息和历史基本信息,分析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供电区域的用电影响因子;供电区域用电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供电区域的用电影响因子,分析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供电区域的预设用电量;电力网源发电影响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对应的基本信息和历史基本信息,分析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的发电影响因子;电力网源发电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的预设发电量;电力网源电力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的电力类型,其中电力类型包括电力过剩类型、电力不足类型和电力适值类型;电力调配优先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的电力类型,分析指定区域中各电力过剩类型电力网源与各电力不足类型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之间的调配优先符合系数;电力调配分析与控制模块,用于基于分析指定区域中各电力过剩类型电力网源与各电力不足类型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之间的调配优先符合系数,分析指定区域中各电力过剩类型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调配的各电力不足类型电力网源和各电力不足类型电力网源对应的电力调配值,进而进行电力调配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网源协同发展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电力网源对应的基本信息包括位置、发电类型、供电区域、供电区域面积、指定周期内发电规格、指定周期内供电区域使用面积和指定周期内供电区域人口数量;所述各电力网源对应的历史基本信息包括各历史周期内对应的历史发电量、各历史周期内对应的发电规格、各历史周期内供电区域的用电量、各历史周期内供电区域使用面积和各历史周期内供电区域人口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网源协同发展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供电区域的用电影响因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基于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各历史周期内供电区域人口数量,通过均值计算得到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对应供电区域人口的平均增长数量,并标记为根据计算公式得到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供电区域的用电影响因子χ
i
,其中S
i

、S
i
分别表示指定区域中第i个电力网源对应的供电区域面积、指定周期内供电区域使用面积,S
it
、S
ip
分别表示指定区域中第i个电力网源在第t个、第p个历史周期对应的供电区域使用面积,R
i
表示指定区域中第i个电力网源指定周期内供电区域人口数量,R
ip
表示指定区域中第i个电力网源在第p个
历史周期对应的供电区域人口数量,p表示历史周期对应的数量,γ1、γ2分别为设定的供电区域使用面积、供电区域人口数量对应的权重因子,t表示各历史周期对应的编号,t=1,2......p,i表示各电力网源对应的编号,i=1,2......n。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网源协同发展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供电区域的预设用电量,具体分析过程如下:将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各历史周期内供电区域的用电量代入计算公式中,得到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供电区域的预设用电量YD
i
,其中YD
it
、YD
i
(
t
‑1)、YD
ip
分别表示指定区域中第i个电力网源在第t个、第(t

1)个、第p个历史周期内供电区域的用电量,ε1为设定的预设用电量对应的权重因子,e表示自然常数。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网源协同发展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的发电影响因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获取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对应的发电类型,同时获取指定周期对应的各日期,进而基于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对应的发电类型、指定周期对应的各日期和电力管理数据库中存储的各发电类型在各日期区间对应的第一发电影响因子,分析得到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的第一发电影响因子,并记为κ
i
;根据计算公式得到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的发电影响因子δ
i
,其中HS
i
表示指定区域中第i个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的发电规格,HS
it
表示指定区域中第i个电力网源在第t个历史周期对应的发电规格,σ1、σ2分别表示第一发电影响因子、发电规格对应的权重因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力网源协同发展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的预设发电量,具体分析过程如下:将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各历史周期对应的历史发电量代入计算公式中,得到指定区域中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的预设发电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玉明李坤张辉崔宏聂元弘钱龙方毛林王政李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