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氢氧化铜生产用制备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7657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氢氧化铜生产用制备罐,包括罐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罐体内的搅拌装置,所述罐体内安装有曝气组件,所述曝气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罐体下方的曝气机,所述曝气机出气口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连通有连接仓,所述连接仓上连通有输气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罐体内部设置曝气组件,通过曝气组件中的曝气机将高压气体吹入到罐体内,使得罐体内的液体翻滚,可以加快罐体内各物质之间的反应,并且可以有效的防止反应物堆积在罐体的顶部或底部。部或底部。部或底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氢氧化铜生产用制备罐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纳米氢氧化铜生产用制备罐。

技术介绍

[0002]纳米技术的发展为氢氧化铜的应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氢氧化铜纳米棒具有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比表面积急剧增大,表面原子和体相原子相当,表层原子活性大大提高,游离出来的活性铜离子成倍提高,靠释放出来的铜离子与真菌、细胞体内基因起作用。纳米氢氧化铜多在反应罐内生产。
[0003]公开号为202022898208.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氢氧化铜反应釜,包括壳体,壳体上顶部设有进料口,壳体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旋接有密封门;壳体内设有搅拌装置。
[0004]该技术方案中对于反应釜内的反应物的搅拌多只在水平方向上的搅拌混合,反应物在竖直方向上的活动不积极,因此会有部分反应物堆积在罐体的底部或顶部,进而使得整个反应的过程不充分。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纳米氢氧化铜生产用制备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氢氧化铜生产用制备罐。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纳米氢氧化铜生产用制备罐,包括罐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罐体内的搅拌装置,所述罐体内安装有曝气组件,所述曝气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罐体下方的曝气机,所述曝气机出气口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连通有连接仓,所述连接仓上连通有输气管道,所述输气管道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L形竖管,所述L形竖管顶部处设有一个上横管、中间处设有两个中间横管、靠近底部处设有下横管;所述上横管、所述中间横管和所述下横管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L形竖管连通,所述上横管、所述中间横管和所述下横管均位于所述罐体内部,且所述L形竖管底部伸出至所述罐体外部并与所述连接仓连通,所述输气管道位于所述罐体内部分外壁均开设有若干等间距设置的出气孔。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横管上的所述出气孔开设于其底部。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间横管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所述出气孔。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横管上的所述出气孔开设于其顶部。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L形竖管上的所述出气孔开设于其靠近罐体中心处一侧。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罐体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罐体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腿,若干所述支腿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板。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曝气机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曝气机进气口连通有进气管。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通过在罐体内部设置曝气组件,通过曝气组件中的曝气机将高压气体
吹入到罐体内,使得罐体内的液体翻滚,可以加快罐体内各物质之间的反应,并且可以有效的防止反应物堆积在罐体的顶部或底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罐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输气管道和连接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各个标号的意义为:
[0020]1、罐体;2、搅拌装置;3、进料口;4、固定板;5、支腿;6、曝气机;60、出气管;61、进气管;62、连接仓;63、输气管道;630、L形竖管;631、上横管;632、中间横管;633、下横管;64、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4]一种纳米氢氧化铜生产用制备罐,包括罐体1以及安装在罐体1内的搅拌装置2,罐体1内安装有曝气组件,曝气组件包括安装在罐体1下方的曝气机6,曝气机6出气口连通有出气管60,出气管60连通有连接仓62,连接仓62上连通有输气管道63,输气管道63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L形竖管630,L形竖管630顶部处设有一个上横管631、中间处设有两个中间横管632、靠近底部处设有下横管633;上横管631、中间横管632和下横管633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L形竖管630连通,上横管631、中间横管632和下横管633均位于罐体1内部,且L形竖管630底部伸出至罐体1外部并与连接仓62连通,输气管道63位于罐体1内部分外壁均开设有若干等间距设置的出气孔64。通过在罐体1内部设置曝气组件,通过曝气组件中的曝气机6将高压气体吹入到罐体1内,使得罐体1内的液体翻滚,可以加快罐体1内各物质之间的反应,并且可以有效的防止反应物堆积在罐体1的顶部或底部。
[0025]需要说明的是,本搅拌装置2与公开号为202022898208.3的专利一种氢氧化铜反应釜中的搅拌装置结构和原理均相同,具体在使用中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变向齿轮机构的输入轴转动,从而使得输入轴上的第一主动锥齿和第一换向齿,第一主动锥齿带动第一驱动齿和第二驱动齿啮合转动,而啮合部分第一主动锥齿相对于第一驱动齿和第二驱动齿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使得第一驱动齿和第二驱动齿反向转动;第一驱动齿和第二驱动齿带动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沿相反方向转动,同时第一换向齿与第二换向齿啮合传动使得换
向轴与输入轴沿相反方向转动,此时换向轴带动第二主动锥齿转动进而带动第三驱动齿转动,而第一主动锥齿和第二主动锥齿转动方向相反,进而导致第三驱动齿与第二驱动齿反向转动,从而导致第三搅拌轴上的搅拌叶和第二搅拌上的搅拌叶反向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搅拌轴,第二搅拌轴和第三搅拌轴之间交互转动,从而使得壳体内的液体沿不同方向被搅拌转动,形成涡流。
[0026]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上横管631上的出气孔64开设于其底部。中间横管632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出气孔64。下横管633上的出气孔64开设于其顶部。L形竖管630上的出气孔64开设于其靠近罐体1中心处一侧。即可以通过输气管道63以及输气管道63上的出气孔64将曝气机6吹出的高压气体吹至罐体1内。出气孔64开设的位置均朝向罐体1的中心处,可以使得高压气体能够充分的进入到罐体1内的反应物中。
[0027]需要补充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上横管631位于最上方的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氢氧化铜生产用制备罐,包括罐体(1)以及安装在所述罐体(1)内的搅拌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安装有曝气组件,所述曝气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罐体(1)下方的曝气机(6),所述曝气机(6)出气口连通有出气管(60),所述出气管(60)连通有连接仓(62),所述连接仓(62)上连通有输气管道(63),所述输气管道(63)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L形竖管(630),所述L形竖管(630)顶部处设有一个上横管(631)、中间处设有两个中间横管(632)、靠近底部处设有下横管(633);所述上横管(631)、所述中间横管(632)和所述下横管(633)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L形竖管(630)连通,所述上横管(631)、所述中间横管(632)和所述下横管(633)均位于所述罐体(1)内部,且所述L形竖管(630)底部伸出至所述罐体(1)外部并与所述连接仓(62)连通,所述输气管道(63)位于所述罐体(1)内部分外壁均开设有若干等间距设置的出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兆瑜周伯明金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绿澄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