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或消除汗臭味感知的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7646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9
本文呈现的各种形态涉及香料工业。更具体而言,本文呈现的各种形态涉及挥发性组合物用于限制、减少或消除汗臭味感知的用途。此类组合物包括至少一种恶臭拮抗剂,可选地与加香成分组合使用。此类组合物、它们与递送系统组合使用的用途以及它们在消费品中的应用也是本公开的目的。公开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限制或消除汗臭味感知的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挥发性组合物用于限制、减少或消除汗臭味感知的用途。此类组合物及其在消费品中的应用也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技术介绍

[0002]恶臭味存在于许多环境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遭受到。恶臭通常是多于一种的恶臭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其通常可包括各种胺、硫醇、硫化物、短链脂族酸和烯烃酸例如脂肪酸,以及它们的衍生物。例如,与身体相关的恶臭通常包括短链脂肪酸,例如3

甲基
‑3‑
羟基己酸、3

甲基己酸、3
‑2‑
甲基
‑2‑
己烯酸、3

甲基
‑3‑
羟基己酸、3

甲基
‑2‑
己烯酸,或3

甲基
‑3‑
巯基己醇(transpirol)(存在于腋臭中)。
[0003]恶臭对人类来说是不愉快的,因此持续需要用于减少或抑制恶臭的感知的恶臭抵消(MOC)组合物和/或成分。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使用限制、减少或消除对恶臭感知的挥发性组合物来抵消汗臭味的方法。此类组合物、它们与递送系统组合使用的用途以及它们在消费品中的应用也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文提出的一种形态提供了一种抑制、减少或压制受试者对汗臭味感知的方法,包括使受试者接触包含从由如下构成的群组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的组合物:
[0006](+
r/>)

2,6

二甲基
‑2‑
辛醇;庚酸烯丙酯;(2E)
‑3‑
苯基
‑2‑
丙烯
‑1‑
醇;(+

)

2,2,5

三甲基
‑5‑
戊基环戊酮;(+

)

3,7

二甲基
‑3‑
辛醇;2

辛炔酸甲酯;(+

)
‑2‑
甲基十一醛;2,2

二甲基
‑6‑
甲亚基环己烷甲酸(+

)

甲酯;(E)
‑3‑
苯基
‑2‑
丙烯酸乙酯;(E)
‑3‑
苯基
‑2‑
丙烯酸甲酯;1

(2

萘基)乙烯酮;(10E)

氧杂环十七碳

10


‑2‑
酮;4

(4

羟基苯基)
‑2‑
丁酮;(+

)
‑6‑
甲氧基

2,6

二甲基庚醛;三环[5.2.1.0.(2,6)]癸烷
‑2‑
甲酸乙酯;乙酸4

甲氧基苄酯;(3Z)
‑3‑
己烯
‑1‑
醇;2

羟基苯甲酸戊酯;己酸烯丙酯;丙酸三环[5.2.1.0(2,6)]癸

3/4


‑8‑
基酯;(2RS,4SR)
‑4‑
甲基
‑2‑
苯基四氢

2H

吡喃;(+

)
‑3‑
(4

甲氧基苯基)
‑2‑
甲基丙醛;(+

)
‑3‑
(1,3

苯并二氧杂环戊熳
‑5‑
基)
‑2‑
甲基丙醛;2,6

二甲基
‑4‑
庚醇;二苯甲酮;(2Z)

1,1

二甲氧基

3,7

二甲基

2,6

辛二烯;4

异丙基苯甲醛;(+

)
‑4‑
壬内酯;(E)
‑4‑
癸烯醛;(Z)

3,7

二甲基

1,3,6

辛三烯;3

苯基丙醛;2

甲氧基萘;2

乙基
‑3‑
羟基

4(4H)

吡喃酮;乙酸(+

)
‑2‑
(4

甲基
‑3‑
环己烯
‑1‑
基)
‑2‑
丙烷基酯;(E)

3,7

二甲基

2,6

辛二烯
‑1‑
醇;2

甲基

1,3

二氧杂环戊烷
‑2‑
乙酸乙酯;3

(2/4

乙基苯基)

2,2

二甲基丙醛;(2RS,4SR)
‑4‑
甲基
‑2‑
(2

甲基
‑1‑
丙烯
‑1‑
基)四氢

2H

吡喃;(3aRS,5aSR,9aSR,9bRS)

3a,6,6,9a

四甲基十二氢萘并[2,1

b]呋喃;(2,2

二甲氧基乙基)苯;(+

)

(5E)
‑3‑
甲基
‑5‑
环十五碳烯
‑1‑
酮;4

甲氧基苯甲醛;10

十一碳烯烯;(2E)
‑2‑
壬烯醛;4

苯基
‑2‑
丁酮;乙酸(+

)

(6E)

3,7

二甲基

1,6

壬二烯
‑3‑
基酯;1RS,2SR,3SR,4SR
‑3‑
异丙基双环[2.2.1]庚
‑5‑

‑2‑
甲酸乙酯;3

乙氧基
‑4‑
羟基苯甲醛;2

((1RS,2RS)
‑3‑
氧代
‑2‑
戊基环戊基)乙
酸甲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抑制、减少或压制受试者对汗臭味感知的方法,其包括使受试者接触包含从由如下构成的群组中选出的化合物的组合物:(+

)

2,6

二甲基
‑2‑
辛醇;庚酸烯丙酯;(2E)
‑3‑
苯基
‑2‑
丙烯
‑1‑
醇;(+

)

2,2,5

三甲基
‑5‑
戊基环戊酮;(+

)

3,7

二甲基
‑3‑
辛醇;2

辛炔酸甲酯;(+

)
‑2‑
甲基十一醛;2,2

二甲基
‑6‑
甲亚基环己烷甲酸(+

)

甲酯;(E)
‑3‑
苯基
‑2‑
丙烯酸乙酯;(E)
‑3‑
苯基
‑2‑
丙烯酸甲酯;1

(2

萘基)乙烯酮;(10E)

氧杂环十七碳

10


‑2‑
酮;4

(4

羟基苯基)
‑2‑
丁酮;(+

)
‑6‑
甲氧基

2,6

二甲基庚醛;三环[5.2.1.0.(2,6)]癸烷
‑2‑
甲酸乙酯;乙酸4

甲氧基苄酯;(3Z)
‑3‑
己烯
‑1‑
醇;2

羟基苯甲酸戊酯;己酸烯丙酯;丙酸三环[5.2.1.0(2,6)]癸
‑3‑

‑8‑
基酯;(2RS,4SR)
‑4‑
甲基
‑2‑
苯基四氢

2H

吡喃;(+

)
‑3‑
(4

甲氧基苯基)
‑2‑
甲基丙醛;(+

)
‑3‑
(1,3

苯并二氧杂环戊熳
‑5‑
基)
‑2‑
甲基丙醛;2,6

二甲基
‑4‑
庚醇;二苯甲酮;(2Z)

1,1

二甲氧基

3,7

二甲基

2,6

辛二烯;4

异丙基苯甲醛;(+

)
‑4‑
壬内酯;(E)
‑4‑
癸烯醛;(Z)

3,7

二甲基

1,3,6

辛三烯;3

苯基丙醛;2

甲氧基萘;2

乙基
‑3‑
羟基

4(4H)

吡喃酮;乙酸(+

)
‑2‑
(4

甲基
‑3‑
环己烯
‑1‑
基)
‑2‑
丙烷基酯;(E)

3,7

二甲基

2,6

辛二烯
‑1‑
醇;2

甲基

1,3

二氧杂环戊烷
‑2‑
乙酸乙酯;3

(4

乙基苯基)

2,2

二甲基丙醛;(2RS,4SR)
‑4‑
甲基
‑2‑
(2

甲基
‑1‑
丙烯
‑1‑
基)四氢

2H

吡喃;(3aRS,5aSR,9aSR,9bRS)

3a,6,6,9a

四甲基十二氢萘并[2,1

b]呋喃;(2,2

二甲氧基乙基)苯;(+

)

(5E)
‑3‑
甲基
‑5‑
环十五碳烯
‑1‑
酮;4

甲氧基苯甲醛;10

十一烯醛;(2E)
‑2‑
壬烯醛;4

苯基
‑2‑
丁酮;乙酸(+

)

(6E)

3,7

二甲基

1,6

壬二烯
‑3‑
基酯;1RS,2SR,3SR,4SR
‑3‑
异丙基双环[2.2.1]庚
‑5‑

‑2‑
甲酸乙酯;3

乙氧基
‑4‑
羟基苯甲醛;2

((1RS,2RS)
‑3‑
氧代
‑2‑
戊基环戊基)乙酸甲酯;(+

)

2,6

二甲基
‑7‑
辛烯
‑2‑
醇;(+

)
‑6‑
仲丁基喹啉;(+

)

3,7

二甲基
‑6‑
辛烯醛;2,4

二羟基

3,6

二甲基苯甲酸甲酯;4

环己基
‑2‑
甲基
‑2‑
丁醇;(3E)
‑4‑
(2,6,6

三甲基
‑1‑
环己烯
‑1‑
基)
‑3‑
丁烯
‑2‑
酮;(

)

(2E)
‑2‑
乙基
‑4‑
[(1R)

2,2,3

三甲基
‑3‑
环戊烯
‑1‑
基]
‑2‑
丁烯
‑1‑
醇;1

(3,3/5,5

二甲基
‑1‑
环己烯
‑1‑
基)
‑4‑
戊烯
‑1‑
酮;(+)

(3R,5Z)
‑3‑
甲基
‑5‑
环十五碳烯
‑1‑
酮;广藿香油;百里酚;(+

)

(3E)
‑4‑
(2,6,6

三甲基

1/2

环己烯
‑1‑
基)
‑3‑
丁烯
‑2‑
酮;2

(3

苯基丙基)吡啶;(+

)

(2E)
‑1‑
(2,6,6

三甲基
‑2‑
环己烯
‑1‑
基)
‑2‑
丁烯
‑1‑
酮;(+

)

3,5,6,6

四甲基
‑4‑
甲亚基
‑2‑
庚酮;(4E)

3,4,5,6,6

五甲基
‑4‑
庚烯
‑2‑
酮;3,4,5,6,6

五甲基
‑3‑
庚烯
‑2‑
酮;(2E,6Z)

2,6

壬二烯醛;(+

)

(E)
‑4‑
甲基
‑3‑
癸烯
‑5‑
醇;2

苯并吡喃酮;(+

)

(3E)
‑3‑
甲基
‑4‑
(2,6,6

三甲基
‑2‑
环己烯
‑1‑
基)
‑3‑
丁烯
‑2‑
酮;(+

)

(1E)
‑1‑
(2,6,6

三甲基
‑2‑
环己烯
‑1‑
基)
‑1‑
戊烯
‑3‑
酮;(+

)

(2,5

二甲基

2,3

二氢

1H


‑2‑
基)甲醇;(E)
‑2‑
乙氧基
‑5‑
(1

丙烯基)苯酚;十一醛;1

[(1RS,2RS)

1,2,8,8

四甲基

1,2,3,4,5,6,7,8

八氢
‑2‑
萘基]乙烯酮;1

((2RS,3RS)

2,3,8,8

四甲基

1,2,3,4,5,6,7,8

八氢萘
‑2‑
基)乙烯酮;1

[(2RS,3RS,8aRS)

2,3,8,8

四甲基

1,2,3,5,6,7,8,8a

八氢
‑2‑
萘基]乙烯酮;1

[(1RS,2RS,8aSR)

1,2,8,8

四甲基

1,2,3,5,6,7,8,8a

八氢
‑2‑
萘基]乙烯酮;1

[(2RS,3RS,8aRS)

2,3,8,8

四甲基

1,2,3,4,6,7,8,8a

八氢
‑2‑
萘基]乙烯酮;2

苯基乙醇,(4Z)
‑4‑
十二烯醛;辛醛;癸醛;(+

)

四氢
‑2‑
异丁基
‑4‑
甲基

4(2H)

吡喃醇;(1RS,2RS)

2,4

二甲基
‑3‑
环己烯
‑1‑
甲醛,(1RS,2SR)

2,4

二甲基
‑3‑
环己烯
‑1‑
甲醛;以及它们的组合;其中受试者对汗臭味的感知被抑制、减少或压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组合物包含:
(3E)
‑4‑
(2,6,6

三甲基
‑1‑
环己烯
‑1‑
基)
‑3‑
丁烯
‑2‑
酮,基于该组合物的总重量,其含量至少为6重量%;和/或(

)

(2E)
‑2‑
乙基
‑4‑
[(1R)

2,2,3

三甲基
‑3‑
环戊烯
‑1‑
基]
‑2‑
丁烯
‑1‑
醇,基于该组合物的总重量,其含量至少为7重量%;和/或1

(3,3/5,5

二甲基
‑1‑
环己烯
‑1‑
基)
‑4‑
戊烯
‑1‑
酮,基于该组合物的总重量,其含量至少为0.4重量%;和/或(+)

(3R,5Z)
‑3‑
甲基
‑5‑
环十五碳烯
‑1‑
酮,基于该组合物的总重量,其含量至少为0.6重量%;和/或广藿香油,基于该组合物的总重量,其含量至少为3重量%;和/或百里酚,基于该组合物的总重量,其含量至少为0.5重量%;和/或(+

)

(3E)
‑4‑
(2,6,6

三甲基

1/2

环己烯
‑1‑
基)
‑3‑
丁烯
‑2‑
酮,基于该组合物的总重量,其含量至少为4重量%;和/或2

(3

苯基丙基)吡啶,基于该组合物的总重量,其含量至少为0.0007重量%;和/或(+

)

(2E)
‑1‑
(2,6,6

三甲基
‑2‑
环己烯
‑1‑
基)
‑2‑
丁烯
‑1‑
酮,基于该组合物的总重量,其含量至少为0.3重量%;和/或(+

)

3,5,6,6

四甲基
‑4‑
甲亚基
‑2‑
庚酮、(4E)

3,4,5,6,6

五甲基
‑4‑
庚烯
‑2‑
酮和3,4,5,6,6

五甲基
‑3‑
庚烯
‑2‑
酮,基于该组合物的总重量,其含量至少为6重量%;和/或(2E,6Z)

2,6

壬二烯醛,基于该组合物的总重量,其含量至少为0.004重量%;和/或(+

)

(E)
‑4‑
甲基
‑3‑
癸烯
‑5‑
醇,基于该组合物的总重量,其含量至少为5重量%;和/或2

苯并呋喃酮,基于该组合物的总重量,其含量至少为9重量%;和/或(+

)

(3E)
‑3‑
甲基
‑4‑
(2,6,6

三甲基
‑2‑
环己烯
‑1‑
基)
‑3‑
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
申请(专利权)人:弗门尼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