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心肌力训练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辅助训练设备
,涉及一种核心肌力训练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腰背痛是指腰背、腰骶和骶髂部的疼痛,有时伴有下肢感应痛或放射痛。因腰背痛绝大多数表现在下腰椎和腰骶、骶髂部。腰背痛是人类脊柱最常见的疾患。腰背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韧带、脊椎、肋骨、脊髓和脊膜之中的任何的一种组织的病变均可引起腰背痛。
[0003]目前,针对慢性腰背痛的功能锻炼较为常见的为“小燕飞”,“小燕飞”就是人们模拟燕子飞行姿势进行肢体运动,即全身放松趴在床或瑜伽垫上,将头颈、胸及双下肢同时向上抬起,两臂抬起后向后伸,仅腹部接触床或瑜伽垫,整个身体呈现反弓姿态,以达到锻炼腰背肌,缓解腰部、颈肩部等部位的劳损等保健作用的目的。
[0004]然而,该动作长时间的进行会使患者感到很疲累,并且对于体能不足的患者,疲累感会降低患者训练的积极性,降低了训练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心肌力训练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慢性腰背痛患者长时间进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心肌力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训练台(1),内部为中空结构,上部开设有第一收纳口(6)与第二收纳口(7),所述第一收纳口(6)与第二收纳口(7)分别靠近训练台(1)的左右两端;第一支撑板(8),水平设置在第一收纳口(6),用于放置患者的头部及胸部;第二支撑板(9),水平设置在第二收纳口(7)内,用于放置患者的小腿及膝盖;两个升降台(10),设置在训练台(1)内部,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板(8)与第二支撑板(9)下部,分别通过倾斜组件与第一支撑板(8)、第二支撑板(9)连接;升降组件,设置在训练台(1)内部,分别与两个升降台(10)连接,用于带动两个升降台(10)升降;驱动组件,设置在训练台(1)内部,与升降组件连接,用于为升降组件提供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心肌力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倾斜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杆(16)与两个伸缩杆(17),两个所述支撑杆(16)竖直设置在升降台(10)靠近训练台(1)端部的一侧,两个所述伸缩杆(17)竖直设置在升降台(10)远离训练台(1)端部的一侧,每一个所述支撑杆(16)的下端与升降台(10)固定连接,每一个所述伸缩杆(17)的下端与升降台(10)固定连接,每一个所述伸缩杆(17)上套设有第一弹性件(18),所述第一支撑板(8)的下部表面与对应的两个支撑杆(16)的上端、两个伸缩杆(17)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板(9)的下部表面与对应的两个支撑杆(16)的上端、两个伸缩杆(17)的上端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心肌力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两个丝杆(5),两个所述丝杆(5)分别竖直设置在两个升降台(10)的下部,每一个所述丝杆(5)的下端与训练台(1)的底部转动连接,每一个所述丝杆(5)的上端穿过对应的升降台(10)后连接有挡块(13),每一个所述丝杆(5)与对应的升降台(10)螺纹连接,每一个所述丝杆(5)位于升降台(10)的下部位置套设有限位环(14),所述限位环(14)与训练台(1)的前后内壁分别通过限位杆(15)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核心肌力训练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传动杆(4),所述传动杆(4)纵向水平设置在训练台(1)内部,所述传动杆(4)的位置靠近两个丝杆(5)且位于两个限位环(14)的下部,所述传动杆(4)的一端与训练台(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4)的另一端穿过训练台(1)内壁后位于训练台(1)外部,所述训练台(1)端部靠近传动杆(4)的位置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与传动杆(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传动杆(4)靠近两个丝杆(5)的位置分别套设有第一锥齿轮(11),两个所述丝杆(5)靠近两个第一锥齿轮(11)的位置分别套设有第二锥齿轮(12),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12)分别与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雪强,陈畅,赵小芳,颜声祥,丁婷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