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柔性点源污染控制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744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柔性点源污染控制槽系统,包括拼接式石笼框架单元、曝气复氧单元、挂膜单元、初期污废水过滤单元、柔性装饰单元,污废水在进入控制槽系统后,通过初期污废水过滤单元初步净化,及石笼框架单元、曝气复氧单元和挂膜单元的协同增效深度净化后,穿过若干层内填不同功能材料颗粒的独立石笼网后排入水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装配式柔性点源污染控制槽系统用于对直排入河道的点源污染进行预处理,可有效减少入河污染物,维护简单且成本低,中途可根据点源污染物类别、人的景观需求等更换植物、生物绳及功能材料颗粒,可实现精准修复。可实现精准修复。可实现精准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柔性点源污染控制槽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河道点源污染排污口,起到对点源污染初步过滤和净化作用的一种装配式柔性点源污染控制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河道水体根据污染源相对于水体的位置可以将其分为外源(如点源排放、地面径流、大气沉降等)和内源(如河道底泥释放、水生动植物腐烂释放、水产养殖排放等)。随着我国对水环境治理的大力推进,河道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将逐步得到有效控制,水体黑臭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河道仍存在排污口(未封堵或封堵不彻底),这些排污口时不时地将污废水直接排入河道,使河道水质也呈现出时好时坏的规律性变化,严重影响河道水质和景观。因此,研究开发一种河道点源污染控制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0003]目前,河道点源污染控制技术从原理出发可分为:物理技术、化学技术、微生物技术、生态技术。物理技术主要包括截污纳管和旁位处理中的过滤技术,物理法治理对改善河流水质、减轻河流黑臭、提升河流景观功能起到良好作用,但物理法需要进行相应的工程建设,费用较高,影响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柔性点源污染控制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拼接式石笼框架单元、曝气复氧单元、挂膜单元、初期污废水过滤单元;所述拼接式石笼框架单元置于外部点源污染排口正下方,用于形成一合围空间;所述拼接式石笼框架单元的顶面设有开口且所述拼接式石笼框架单元内填充有功能材料颗粒;所述拼接式石笼框架单元包括若干石笼、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框架以及间隔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框架之间的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的相邻位置分别设有相对应的金属耦合导槽和金属耦合凸起;其中,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内分别设有所述石笼;两个所述第一框架和两个所述第二框架配合形成所述合围空间;所述曝气复氧单元包括曝气机和曝气管路;所述曝气机设于岸边;所述曝气管路设于所述合围空间的底部,所述曝气管路的输入端伸出并连通至所述曝气机;所述挂膜单元挂接于所述拼接式石笼框架单元且位于所述合围空间的顶部;所述初期污废水过滤单元挂接于所述挂膜单元上,且位于外部点源污染排口正下方,用于对污染废水进行初步过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柔性点源污染控制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均为不锈钢框架;所述不锈钢框架的底面为实底,顶面为开口,各个侧面为镂空面;所述不锈钢框架内分为若干竖向的填充空间,所述填充空间内设有填充所述功能材料颗粒的独立石笼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柔性点源污染控制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膜单元包括挂膜支架和生物绳;所述挂膜支架盖设于所述拼接式石笼框架单元的顶部,且所述挂膜支架上开设有一个初滤孔位和若干水生植物孔位;所述初滤孔位用于安装所述初期污废水过滤单元,所述水生植物孔位用于固定种植盘种植水生植物;所述生物绳绑缚于所述挂膜支架,用于为微生物创造良好的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秀明顾峰华沈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汇胜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