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有旭专利>正文

一种鱼竿后挂角度调整机构及鱼竿后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7404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鱼竿后挂角度调整机构及鱼竿后挂,涉及钓鱼用具技术领域。该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头、按压件、弹簧件、转动底座和盖板,转动连接头下部形成与转动底座外轮廓相匹配的缺口,转动底座安装至缺口内,转动底座中部形成有第一穿孔,第一穿孔孔壁上且自第一穿孔的一端面向另一端面延伸设有锥齿,且锥齿的宽度小于第一穿孔的孔壁宽度,按压件的一端设有齿轮,按压件穿过转动连接头并使齿轮啮合在第一穿孔的锥齿上,盖板安装在转动连接头上与按压件相对的另一侧,弹簧件的一端抵接在按压件的齿轮上,另一端抵接在盖板上。本申请通过按压按压件即可实现齿轮与锥齿的脱离,松开按压件,即可实现齿轮与锥齿的啮合固定,单手调节即可,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竿后挂角度调整机构及鱼竿后挂


[0001]本技术涉及钓鱼用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鱼竿后挂角度调整机构及鱼竿后挂。

技术介绍

[0002]竿挂是渔具配件的一种,是钓鱼人在垂钓时用来支撑鱼竿的架子以防止鱼竿浸泡在水中。它能使钓鱼人不用一直托着鱼竿,让钓鱼人能充分享受钓鱼带来的乐趣。一般情况下,鱼竿后挂设置在鱼竿的后部,为了便于调节支撑角度,在鱼竿后挂底部设置有角度调整机构。
[0003]中国专利CN213881450U公开了一种鱼竿后挂用角度调整机构及鱼竿后挂,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包括一外连接杆,在外连接杆上固连一调整环,在调整环内设有第一卡接部,在第一卡接部内设有一旋转轴,在旋转轴上设有与第一卡接部卡接设置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可旋转活动卡接设置。但是上述专利在进行角度调节时,需要双手操作,即一手扶住外连接杆调整调整环内的第一卡接部,另一手固定旋转轴以使得第一卡接部的调整凹槽相对于第二卡接部的调整凸块进行转动,进而实现角度调整。两手操作导致操作繁琐。且上述专利的角度调整机构由于是利用扇形或半球形的调整凸块和调整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竿后挂角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连接头(1)、按压件(2)、弹簧件(7)、转动底座(31)和盖板(6),其中,所述转动连接头(1)的下部形成有与所述转动底座(31)的外轮廓相匹配的缺口(12),所述转动底座(31)安装至所述缺口(12)内,所述转动底座(31)的中部形成有第一穿孔(33),所述第一穿孔(33)的孔壁上且自所述第一穿孔(33)的一端面向另一端面延伸设有锥齿(32),且所述锥齿(32)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穿孔(33)的孔壁宽度,所述按压件(2)的一端设有齿轮(21),所述按压件(2)穿过所述转动连接头(1)并使所述齿轮(21)啮合在所述第一穿孔(33)的锥齿(32)上,所述盖板(6)安装在所述转动连接头(1)与所述按压件(2)相对的另一侧,所述弹簧件(7)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按压件(2)的所述齿轮(21)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盖板(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竿后挂角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头(1)的下端相对设置有第一连接臂(13)和第二连接臂(14),所述缺口(12)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臂(13)和所述第二连接臂(14)中间,且在所述第一连接臂(13)的中部设有第二穿孔(131),在所述第二连接臂(14)的中部设有第三穿孔(1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竿后挂角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件(2)在所述齿轮(21)的一侧形成为长方体结构(23),且所述第二穿孔(131)与所述长方体结构(23)的外轮廓相匹配,所述按压件(2)在所述齿轮(21)的另一侧形成为圆柱体结构(22),所述齿轮(21)与所述按压件(2)的长方体结构(23)以及圆柱体结构(22)为一体式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竿后挂角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穿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有旭
申请(专利权)人:有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