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QTL位点互作预测甜瓜果实长度的方法及相关分子标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分子育种
,具体涉及两个QTL位点协同调控甜瓜果实长度的方式及果实长度的预测方法及相关分子标记。
技术介绍
[0002]影响作物品质与产量的性状通常是复杂的数量性状,数量性状的选择是育种中关键且困难的环节之一。在传统育种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表型鉴定从群体中选择符合要求的个体,这种选择方式极有可能受到表型鉴定不准确,个体表型与基因型存在偏差,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并且作物的田间种植和表型鉴定过程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和大量的成本,多方面因素导致传统育种对于数量性状的选择效率低下,准确度不足。针对数量性状,QTL定位技术可以在群体中鉴定多个与表型相关的主效QTL位点,开发与主效位点紧密连锁或共分离的分子标记,从而在育种过程中利用分子标记快速检测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位点。马建等以长果形甜瓜品种“B8”和扁圆果形甜瓜品种“HP22”为材料对甜瓜果形进行遗传定位,在8号染色体上发现了一个控制甜瓜长度的QTL,并根据QTL区间所在位置和亲本间序列差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QTL位点互作预测甜瓜果实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TL位点包括qFL2.1和qFL8.1,qFL2.1位于A02染色体的binl30
‑
bin142区间,qFL8.1位于A08染色体的bin744
‑
bin760区间;所述qFL2.1和qFL8.1位点对果实长度的互作方式如下:(1)qFL2.1位点为“aa”纯合长果基因型时,果实长度平均增加40%~70%;(2)qFL2.1位点为“ab”杂合基因型时,果实长度平均增加20%~40%;(3)qFL8.1位点为“aa”纯合长果基因型时,果实长度平均增加20%~45%;(4)qFL8.1位点为“ab”杂合基因型时,果实长度平均增加5%~15%;(5)qFL2.1位点和qFL8.1位点均为“aa”纯合长果基因型,或qFL2.1位点和qFL8.1位点其中一个位点为“aa”纯合长果基因型,另一个为“ab”杂合基因型时,两个位点产生明显的累加效应,果实长度极长,平均增加70%~100%;(6)qFL2.1位点和qFL8.1位点均为“ab”杂合基因型,或qFL2.1位点和qFL8.1位点其中一个位点为“aa”纯合长果基因型,另一个为“bb”纯和圆果基因型时,两个位点不存在明显的累加效应,果实长度较长,平均增加20%~35%;(7)qFL2.1位点和qFL8.1位点其中一个位点为“bb”纯和圆果基因型,另一个为“ab”杂合基因型时,纯和圆果基因型位点具有上位性,果实长度的增加受到抑制,果实长度较短,平均增加5%~20%;上述果实长度平均增加的百分比是相对于“bb”圆果实基因型材料而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QTL位点互作预测甜瓜果实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等位基因来自长果实亲本flex09,“b”等位基因来自圆果实亲本cata05。3.与权利要求1所述QTL位点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标记为A02
‑
Indel或A08
‑
Indel;所述A02
‑
Indel的上、下游引物分别为:上游引物A02
‑
Indel
‑
F:5
’‑
AAATGAAAACGTTCGAAAAACC
‑3’
;下游引物A02
‑
Indel
‑
R:5
’‑
TCCATGAGCCTAAATGTTCAAA
‑3’
;所述A08
‑
Indel的上、下游引物分别为:上游引物A08
‑
Indel
‑
F:5
’‑
ATTACCTATTTTCACATTTGTATGGA
‑3’
;下游引物A08
‑
Indel
‑
R:5
’‑
TCAATTGAGGCCAAACTTTTC
‑3’
。4.权利要求3所述的与QTL位点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在在甜瓜分子育种中的应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斌,李文龙,高璐银,梁长志,曹磊,周云新,王瑞丹,李翔,王盼乔,杨路明,孙守如,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