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采阀及使用该排采阀的一体化压裂管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裂排采
,特别涉及一种排采阀及使用该排采阀的一体化压裂管柱。
技术介绍
[0002]气井压裂施工后,如果地层能力不足时,需要进一步的排液施工,将井筒内的液体返排出来,以降低液柱压力,使井底储层内的气体排出,排液施工目前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环空气举排液,此方式从井底部位开始排液,施工压力高,对井底储层的压力敏感伤害大;二是起出压裂管柱后,在下放生产管柱时在其中间部位安装气举阀,再进行两次气举排液,一次是在井筒中间部位,一次是在井底,此方式压力降低为直接环空气举压力的一半左右,对井底储层压力伤害小,由于常规气举阀因结构和承压指标太低的限制,不能安装在压裂管柱上一起下放,只能后续下生产管柱时安装使用,所以,此方式需要起下钻作业,施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压裂过程中压裂砂不会沉积在排采阀内,另外在气举排采时,能减轻对底层压力造成的伤害的一种排采阀及使用该排采阀的一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采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腔(4);排采通道(12);连接部(14),设置在所述调节腔(4)与所述排采通道(12)之间,所述连接部(4)包括第一部(41)、第二部(42)、第三部(43);所述第一部(41)呈圆柱形;所述第二部(42)上端为上小下大的圆墩形,下面是圆柱形;所述第三部(43)与所述第二部(42)连接处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部(42)下端的直径;波纹气囊(5),设置在所述调节腔(4)的上部;环空打压进气孔(6),开设在所述调节腔(4)上;上密封结构,与所述波纹气囊(5)连接,并设置在所述调节腔(4)下口处;下密封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部(42)上端口处;弹簧(11),设置在所述下密封结构下面;所述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中国,刘刚,张明,张建忠,黄得顺,卢川,周隆超,刘佳丽,张小霞,李俊杰,梁磊,王博学,吴高祥,杨海,白兴家,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四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