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刀闸分合位置实时检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6907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刀闸分合位置实时检测系统及方法,在刀闸摆臂上设置接收线圈和能量接收电路,相对接收线圈设置有发射线圈和能量发射电路,刀闸摆臂在刀闸旋转控制模块的控制下沿水平旋转摆动实现刀闸分合,发射线圈在发射线圈旋转控制模块的控制下沿水平旋转,且在发射线圈旋转角度范围内的其中一个角度位置,能量接收电路能通过接收线圈获得最大拾取电压,刀闸旋转控制模块或/和所述发射线圈旋转控制模块根据能量接收电路反馈的拾取电压实现刀闸分合位置实时检测。其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要人员直接到现场进行状态检查,大大减少了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操作时间,可以实时检测,检测精度高,反应快。快。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刀闸分合位置实时检测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设备智能检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刀闸分合位置实时检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刀闸设备是变电站的重要设备之一,在变电站进行倒闸时,一次装置的刀闸一端的机械零件出现松动或二次环限位开关出现故障,从而导致误动作,影响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危害到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经济发展。
[0003]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为了避免因误操作引起的严重事故,需要对其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以提高电网的运行可靠性。在变电所的操作规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原理、不同的检测方法对刀闸进行检测,只有当两个不同的检测信号都发生变化时,才能判定刀闸的合闸正确性。目前,刀闸合位的首要准则是由机械辅助开关节点获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打滑、变形等现象,使刀闸位置不准确。目前,有三种类型的刀闸关闭:现场人工确认,图像识别,安装姿态传感器。
[0004]人工现场确认是由变电站工作人员在现场直接观察刀闸分合情况,以确定刀闸分合是否正确,但这一做法耗时耗力,运行效率低下,且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刀闸分合位置实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刀闸摆臂上设置接收线圈和能量接收电路,相对所述接收线圈设置有发射线圈和能量发射电路,所述刀闸摆臂在刀闸旋转控制模块的控制下沿水平旋转摆动实现刀闸分合,所述发射线圈在发射线圈旋转控制模块的控制下沿水平旋转,且在所述发射线圈旋转角度范围内的其中一个角度位置,所述能量接收电路能通过所述接收线圈获得最大拾取电压,所述刀闸旋转控制模块或/和所述发射线圈旋转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能量接收电路反馈的拾取电压实现刀闸分合位置实时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刀闸分合位置实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圈和所述接收线圈均为倾斜设置的平面线圈,在所述发射线圈旋转角度范围内的其中一个角度位置,所述发射线圈和所述接收线圈相互平行正对,且在该角度位置处所述能量接收电路通过所述接收线圈获得最大拾取电压U
max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刀闸分合位置实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发射电路包括交流电源、整流逆变电路和LCCL拓扑补偿模块,其中LCCL拓扑补偿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发射线圈保持恒流输出,所述能量接收电路包括副边电容补偿模块和A/D采样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刀闸分合位置实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能量接收电路上连接有用于反馈拾取电压的WiFi信号发射模块,在所述发射线圈旋转控制模块上连接有电压比较模块,所述电压比较模块通过WiFi信号接收模块获取所述接收线圈的拾取电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刀闸分合位置实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D采样模块和所述WiFi信号发射模块的工作电源由所述接收线圈提供。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晨阳刘雷雷刘云海曹宇恒陈宇航卢晨昊王琪荣灿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