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接头软管总成以及管道设备,接头软管总成包括软管和接头管,所述接头管的一端设于所述软管内,所述接头管的外壁设有卡接所述软管的卡箍,所述卡箍与所述接头管同轴设置,所述软管上的支架层卡嵌于所述卡箍的缺口中。该设备提高了接头软管总成的抗拉以及抗压性能,从而防止接头管与软管之间脱落。落。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头软管总成以及管道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管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头软管总成以及管道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管道设备的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
[0003]在现有技术中,接头软管总成大多数为扣压夹持式,接头管与软管之间连接不牢靠,所以导致接头软管总成不能满足抗拉、抗扭等要求,极易产生破损甚至断裂的问题,无法保证运输过程正常进行。
[0004]而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压柔性橡胶软管及其接头连接方法(CN201310342979.6,公开日2013.11.20),提供了一种高压柔性橡胶软管及接头连接方法,自内向外包括有内半晶状热塑性塑料衬套、内胶布层、钢丝绳增强层、粘合缓冲中胶层、隔热层、耐火阻燃层。连接时,将软管的端部插入到接头的连接和密封区,与密封部件、起交联作用的树脂、金属接头完全连接成一体。虽然此方案接头管与软管连接可靠,但是并不没有提高接头软管总成的抗拉以及抗压性能。
[0005]因此,如何提高接头软管总成的抗拉以及抗压性能,从而避免接头管与软管之间脱落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头软管总成以及管道设备,该设备可以提高接头软管总成的抗拉以及抗压能力,从而防止接头管与软管之间脱落。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方案:
[0008]一种接头软管总成,包括:软管;接头管,接头管的一端设于软管内,接头管的外壁设有卡接软管的卡箍,卡箍与接头管同轴设置,软管上的支架层卡嵌于卡箍的缺口中。
[0009]优选地,卡箍紧邻缺口的部位设有倾斜面,倾斜面与支架层的局部贴合。
[0010]优选地,倾斜面与接头管的径向呈13
°‑
20
°
夹角。
[0011]优选地,软管还包括:内胶层,连接接头管,且内胶层的内径与接头管的内径相同。
[0012]优选地,接头管具有沿支架层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延伸件,用于防止软管弯曲时支架层产生间隙分裂。
[0013]优选地,支架层具体为多个等距设置的钢丝。
[0014]优选地,接头管的外壁设有T形密封槽,内胶层的一端套设在T形密封槽的外周面上,且接头管通过硫化使T形密封槽与内胶层成为一体。
[0015]一种管道设备,包括上述的接头软管总成。
[0016]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申请在接头管的外壁上设有卡接软管的卡箍,卡箍与接头管同轴设置,软管与接头管缠绕时,以使软管上的支架层可以缠入卡箍的缺口中。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了接头软管总成的抗拉以及抗压能力,从而防止接头管与软管之间脱落。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接头软管总成结构的主视图;
[0019]图2为接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软管的局部示意图。
[0021]其中:
[0022]10为接头管、11为圆钢、12为T形密封槽、20为软管、21为内胶层、22为钢丝、23为增强层、24为中胶层、25为防护层、26为外胶层、111为缺口、112为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4]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5]一种接头软管总成,包括:软管20;接头管10的一端设于软管20内,另一端与外接管道连接,接头管10的外壁设有卡接软管20的卡箍,卡箍与接头管10同轴设置,软管20上的支架层卡嵌于卡箍的缺口111中。
[0026]当然,在实际情况中,卡箍形状不限定,截面可以为圆状,也可以为正方形等等。由于软管20的形状,最好设置圆状,这样一来,避免扎伤软管20,卡箍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多个卡箍最好等距设置,以使接头管10轴向受力平衡。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附图1,接头管10的材质为金属,卡箍具体为直径为14mm的圆钢11,支架层具体可选直径为7mm的钢丝22,螺距为7mm。也就是说,在金属的接头管10的外壁上焊接两根直径为14mm的圆钢11,两根圆钢11中心距为84mm,且在圆钢11上开一个缺口111,接头管10与软管20连接时,将钢丝22缠入缺口111中,使得接头管软管总成可承受较大的管内压力和较高的拉伸力,避免出现软管20和接头管10之间的脱落。
[0028]卡箍紧邻缺口111的部位设有倾斜面112,倾斜面112与支架层的局部贴合。
[0029]缺口111的形状可以具体设置为两边对称的梯形开口,也可以设置不同的形状,能够使钢丝22顺利缠入其中即可。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附图2,圆钢11紧邻缺口111的两端分别设置长度为60mm的对称倾斜面112,以使钢丝22能够顺利缠入缺口111中,且倾斜面112的斜边设置为棱角倒圆,以避免缠绕钢丝22时扎伤内胶层21。
[0031]倾斜面112与接头管10的径向呈13
°‑
20
°
夹角。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附图1,具体地,钢丝22能够以与接头管10的径向夹角13
°‑
20
°
缠入缺口111中,从而使得接头管10在受到较大的内压或外力作用时不至于从软管
20中脱离,且轴向受力更加均衡。
[0033]软管20还包括内胶层21,内胶层21连接接头管10,且内胶层21的内径与接头管10的内径相同。卡箍相较于支架层远离接头管10的轴向,以防止软管20脱离接头管10。
[0034]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附图3,软管20由内向外分别是耐磨内胶层21、胶帘布增强层23、中胶层24、支架层、胶帘布防护层25和外胶层26。外胶层26具有耐老化和耐磨特性,支架层的高度比两根直径为14mm的圆钢11的高度小2
‑
5mm,使得接头管软管总成可承受较大的管内压力和较高的拉伸力,避免出现软管20与接头管10之间的脱落。并且接头管10的内径与内胶层21的内径完全一致,做到了等通径、全流量、无涡流的理想状态。
[0035]接头管10具有沿支架层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延伸件,用于防止软管20弯曲时支架层产生间隙分裂。
[0036]在一些实施例中,以附图1和附图2的方位为参考,接头管10的尾端较钢丝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头软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软管;接头管,所述接头管的一端设于所述软管内,所述接头管的外壁设有卡接所述软管的卡箍,所述卡箍与所述接头管同轴设置,所述软管上的支架层卡嵌于所述卡箍的缺口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软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紧邻所述缺口的部位设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支架层的局部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头软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与所述接头管的径向呈13
°‑
20
°
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接头软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还包括:内胶层,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致安,吴沛源,赵彦辉,张飞龙,杨幸鹏,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利通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