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沿江地区的元麦一次性施肥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6701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沿江地区的元麦一次性施肥种植方法,将元麦整个生育期所需的包膜掺混肥一次性使用后,相较于常规元麦种植方法,在产量和元麦籽粒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沿江地区的元麦一次性施肥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作物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沿江地区的元麦一次性施肥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产上元麦施肥次数多为常规施肥(如一基一追或多次追肥)。施肥方法仍以人工或机械表层撒施为主。施肥所用的肥料种类以速效氮肥、复合肥等,其中,速效氮肥因氨挥发或径流损失浪费,肥效利用率低,增产作用发挥不充分。常用的速效肥料肥效期短,元麦生育期在170天左右,在元麦生产上必须通过分次施肥,才能满足元麦生长发育的需要。
[0003]元麦生育进程比小麦快,生育期比小麦短,元麦春季追肥受台风等天气,易倒伏,导致产量和品质降低。多次施肥在生产上不仅费工费力,而且机械深施追肥过程中很难避免损坏元麦植株和根系,而人工追肥除了增加人工成本,还会出现撒肥不匀,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此外,元麦追肥不合理现象常有发生,化肥尤其是氮肥的过量施用,不仅会增加肥料成本,还给生态环境带来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用于沿江地区的元麦一次性施肥种植方法,以解决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沿江地区的元麦一次性施肥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稻田收割水稻,留茬高度30cm~35cm,并将水稻秸秆拢合以于所述稻田内形成同向设置的多个覆秸条带,相邻所述覆秸条带之间形成麦作条带;旋耕所述麦作条带,于所述麦作条带开设同向设置的施肥槽和两播种槽,所述施肥槽设置于两所述播种槽之间,所述施肥槽的下部的槽宽等径设置,所述施肥槽的上部的槽宽自下而上逐渐增大,所述施肥槽的槽深15cm,所述施肥槽的下部的深度为5cm、宽度1cm~2cm,所述施肥槽的上部的深度为10cm,所述施肥槽的槽口宽度8cm~10cm,于所述播种槽中播撒元麦麦种,同时提供元麦生育期所需全部的肥料,所述包膜掺混肥的缓释期为90d~120d,将40%~50%的包膜掺混肥填充于所述施肥槽的下部形成底肥层,于所述施肥槽的下部和上部交界处填土以于所述底肥层上铺设隔离土层,所述隔离土层的厚度2cm~3cm,将剩余的所述包膜掺混肥摊铺于所述隔离土层上形成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晓旭刘建石吕魏亚凤薛亚光韩笑李赢刘海翠严旖旎单海勇刘旭杰杨美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