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雷达流的虚拟体扫数据生成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6676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雷达流的虚拟体扫数据生成方法和装置,属于气象信息处理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虚拟体扫数据的技术,将仰角数据与体扫基数据有机结合,将最新的仰角数据融入体扫基数据,从而获得与仰角数据实时同步的虚拟体扫数据供应用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等待全体扫结束后才能使用雷达数据,可以在不改变用户现有使用全体扫基数据的应用程序的基础上,而获得最新的仰角的基数据,实现了仰角数据与用户应用的无缝对接,可以为短临预报等高时效应用提供更高时效的雷达数据。提供更高时效的雷达数据。提供更高时效的雷达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雷达流的虚拟体扫数据生成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象信息处理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雷达流的虚拟体扫数据生成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新的雷达流传输数据业务化以后,流传输替代了原来的文件传输的方式,成为了雷达基数据上传的主要方式,实现了以径向为单位对雷达基数据进行实时传输,每一个径向扫描完成后即进行发送。天气雷达在工作过程中,天线从低仰角到高仰角逐层进行360度方位扫描,逐根生成径向数据并发送到用户,在用户侧再由径向数据生成逐仰角的基数据,再由逐仰角基数据生成全体扫基数据。
[0003]虽然现在的流传输实现了对径向数据的实时传输,但是现在用户的业务逻辑都是直接读取的全体扫基数据进行处理,必须等到全部仰角数据生成以后才能实现;而仰角基数据格式与全体扫基数据格式不太一样,现在的用户的应用无法直接应用,这就限制了应用只能在体扫结束后才能使用到最新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雷达流的虚拟体扫数据生成方法和装置,本专利技术在不改变用户现有使用全体扫基数据的应用程序的基础上,实现了仰角数据与用户应用的无缝对接,可以为短临预报等高时效应用提供更高时效的雷达数据。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基于雷达流的虚拟体扫数据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7]S100:实时接收通过雷达流传输技术传输的径向数据,并基于接收的径向数据生成当前仰角的基数据;
[0008]S200:将当前仰角的基数据以及该当前仰角之前的同一个雷达的按照时间顺序从后向前依次排列的设定数量的仰角的基数据按照全体扫基数据的格式生成虚拟体扫数据;
[0009]其中,一个虚拟体扫数据包含的当前仰角的基数据以及该当前仰角之前的设定数量的仰角的基数据的总数量与雷达一次全体扫的仰角的总数量相同;
[0010]S300:应用按照全体扫基数据的格式对所述虚拟体扫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当前仰角的基数据。
[0011]进一步的,所述S100包括:
[0012]S110:实时接收通过雷达流传输技术传输的雷达流数据包并放入设置的缓存队列;其中,所述缓存队列为环形缓存队列;
[0013]S120:从所述缓存队列依次取出所述雷达流数据包,并对每个雷达流数据包进行格式检查;
[0014]S130:将格式检查通过后的雷达流数据包按照该雷达流数据包包含的雷达站号放入各个雷达站号各自对应的队列中;
[0015]S140:对每一个队列,根据该队列中的雷达流数据包包含的径向数据生成当前仰角的基数据。
[0016]进一步的,所述S120包括:
[0017]S121:从所述缓存队列依次取出所述雷达流数据包,并对所述雷达流数据包进行数据类型检查;若所述雷达流数据包的数据类型等于30或32,则所述雷达流数据包为径向数据包或站点信息数据包,进行S122;
[0018]S122:对所述径向数据包或站点信息数据包进行数据块长度检查,若所述径向数据包或站点信息数据包超过各自设定的长度阈值,则进行日志记录并结束,否则进行S123;
[0019]S123:检查所述站点信息数据包中的雷达站号是否存在以及格式是否正确,若雷达站号存在且格式正确,则格式检查通过,否则格式检查不通过并结束。
[0020]进一步的,所述S140包括:
[0021]S141:从所述队列中取出所述雷达流数据包并进行数据类型检查,若所述雷达流数据包的数据类型等于32,则所述雷达流数据包为站点信息数据包,进行S143,若所述雷达流数据包的数据类型等于30,则所述雷达流数据包为径向数据包,进行S142;
[0022]S142:基于所述径向数据包判断体扫状态,若体扫状态等于0、3或5,则进行S143,若体扫状态等于2、4或6,则进行S144;
[0023]S143:基于所述站点信息数据包解析得到站点配置信息,根据所述站点配置信息将所述径向数据包包含的径向数据存入内存文件,并进行S144;
[0024]S144:对所述内存文件中的各个径向数据进行排序、去重和连续性检查,若所述排序、去重和连续性检查均通过,则进行S145,否则进行日志记录并结束;
[0025]S145:根据所述队列中的需要数量的径向数据生成当前仰角的基数据,并将生成的当前仰角的基数据进行压缩和落盘。
[0026]进一步的,所述S200包括:
[0027]S210:对当前仰角的基数据进行扫描时间检查,若扫描时间超过设置的体扫时间范围阈值,则进行日志记录并结束,否者进行S220;
[0028]S220:将当前仰角的基数据写入体扫数据中相应的仰角数据块中,并判断写入体扫数据中的各个仰角的基数据的个数是否达到配置层数,若是,进行S230,否则,进行S210;
[0029]S230:对所述体扫数据中各个仰角的基数据进行排序和连续性检查,若排序和连续性检查均通过,则将所述体扫数据中各个仰角的基数据以及所述站点配置信息按照全体扫基数据的格式生成虚拟体扫数据,并将生成的虚拟体扫数据进行压缩和落盘,否则进行日志记录并结束。
[0030]进一步的,所述S220还包括:
[0031]若写入体扫数据中的各个仰角的基数据的个数达到配置层数且所述体扫状态等于4或6,则将所述体扫数据中各个仰角的基数据以及所述站点配置信息生成全体扫基数据,并将生成的全体扫基数据进行压缩和落盘。
[0032]一种基于雷达流的虚拟体扫数据生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33]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实时接收通过雷达流传输技术传输的径向数据,并基于接收的径向数据生成当前仰角的基数据;
[0034]虚拟体扫数据生成模块,用于将当前仰角的基数据以及该当前仰角之前的同一个
雷达的按照时间顺序从后向前依次排列的设定数量的仰角的基数据按照全体扫基数据的格式生成虚拟体扫数据;
[0035]其中,一个虚拟体扫数据包含的当前仰角的基数据以及该当前仰角之前的设定数量的仰角的基数据的总数量与雷达一次全体扫的仰角的总数量相同;
[0036]虚拟体扫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应用按照全体扫基数据的格式对所述虚拟体扫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当前仰角的基数据。
[0037]进一步的,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包括:
[0038]数据接收单元,用于实时接收通过雷达流传输技术传输的雷达流数据包并放入设置的缓存队列;其中,所述缓存队列为环形缓存队列;
[0039]格式检查单元,用于从所述缓存队列依次取出所述雷达流数据包,并对每个雷达流数据包进行格式检查;
[0040]队列缓存单元,用于将格式检查通过后的雷达流数据包按照该雷达流数据包包含的雷达站号放入各个雷达站号各自对应的队列中;
[0041]仰角数据生成单元,用于对每一个队列,根据该队列中的雷达流数据包包含的径向数据生成当前仰角的基数据。
[0042]进一步的,所述格式检查单元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雷达流的虚拟体扫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00:实时接收通过雷达流传输技术传输的径向数据,并基于接收的径向数据生成当前仰角的基数据;S200:将当前仰角的基数据以及该当前仰角之前的同一个雷达的按照时间顺序从后向前依次排列的设定数量的仰角的基数据按照全体扫基数据的格式生成虚拟体扫数据;其中,一个虚拟体扫数据包含的当前仰角的基数据以及该当前仰角之前的设定数量的仰角的基数据的总数量与雷达一次全体扫的仰角的总数量相同;S300:应用按照全体扫基数据的格式对所述虚拟体扫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当前仰角的基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雷达流的虚拟体扫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0包括:S110:实时接收通过雷达流传输技术传输的雷达流数据包并放入设置的缓存队列;其中,所述缓存队列为环形缓存队列;S120:从所述缓存队列依次取出所述雷达流数据包,并对每个雷达流数据包进行格式检查;S130:将格式检查通过后的雷达流数据包按照该雷达流数据包包含的雷达站号放入各个雷达站号各自对应的队列中;S140:对每一个队列,根据该队列中的雷达流数据包包含的径向数据生成当前仰角的基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雷达流的虚拟体扫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0包括:S121:从所述缓存队列依次取出所述雷达流数据包,并对所述雷达流数据包进行数据类型检查;若所述雷达流数据包的数据类型等于30或32,则所述雷达流数据包为径向数据包或站点信息数据包,进行S122;S122:对所述径向数据包或站点信息数据包进行数据块长度检查,若所述径向数据包或站点信息数据包超过各自设定的长度阈值,则进行日志记录并结束,否则进行S123;S123:检查所述站点信息数据包中的雷达站号是否存在以及格式是否正确,若雷达站号存在且格式正确,则格式检查通过,否则格式检查不通过并结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雷达流的虚拟体扫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40包括:S141:从所述队列中取出所述雷达流数据包并进行数据类型检查,若所述雷达流数据包的数据类型等于32,则所述雷达流数据包为站点信息数据包,进行S143,若所述雷达流数据包的数据类型等于30,则所述雷达流数据包为径向数据包,进行S142;S142:基于所述径向数据包判断体扫状态,若体扫状态等于0、3或5,则进行S143,若体扫状态等于2、4或6,则进行S144;S143:基于所述站点信息数据包解析得到站点配置信息,根据所述站点配置信息将所述径向数据包包含的径向数据存入内存文件,并进行S144;S144:对所述内存文件中的各个径向数据进行排序、去重和连续性检查,若所述排序、去重和连续性检查均通过,则进行S145,否则进行日志记录并结束;
S145:根据所述队列中的需要数量的径向数据生成当前仰角的基数据,并将生成的当前仰角的基数据进行压缩和落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雷达流的虚拟体扫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00包括:S210:对当前仰角的基数据进行扫描时间检查,若扫描时间超过设置的体扫时间范围阈值,则进行日志记录并结束,否者进行S220;S220:将当前仰角的基数据写入体扫数据中相应的仰角数据块中,并判断写入体扫数据中的各个仰角的基数据的个数是否达到配置层数,若是,进行S230,否则,进行S210;S230:对所述体扫数据中各个仰角的基数据进行排序和连续性检查,若排序和连续性检查均通过,则将所述体扫数据中各个仰角的基数据以及所述站点配置信息按照全体扫基数据的格式生成虚拟体扫数据,并将生成的虚拟体扫数据进行压缩和落盘,否则进行日志记录并结束。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雷达流的虚拟体扫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20还包括:若写入体扫数据中的各个仰角的基数据的个数达到配置层数且所述体扫状态等于4或6,则将所述体扫数据中各个仰角的基数据以及所述站点配置信息生成全体扫基数据,并将生成的全体扫基数据进行压缩和落盘。7.一种基于雷达流的虚拟体扫数据生成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肖卫青韩鑫强韩丰郭萍薛蕾张来恩戴晴韩书丽李媛翯王颖王博霍庆何文春高峰陈士旺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