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命救援孔气动反循环潜孔锤钻头
[0001]本技术涉及大直径生命救援孔钻探
,尤其涉及一种气动反循环潜孔锤钻头。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大直径生命救援孔的钻进中,普遍采用气动反循环潜孔锤,采用反循环潜孔锤钻进工艺具有排渣能力不受孔径限制、易于穿过复杂地层、对孔壁无扰动等优点,但考虑到在救援孔施工中,可能遇到矿区破碎以及存在采空区等复杂地层条件,需要进一步增强潜孔锤钻头的反循环抽吸性能,改善反循环形成的效果。因此,对现有的大直径反循环钻头进行优化改进和结构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命救援孔气动反循环潜孔锤钻头,该气动反循环潜孔锤钻头提高了大直径潜孔锤孔底排渣的能力,缩短钻孔救援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生命救援孔气动反循环潜孔锤钻头,包括钻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体的中部设置有中心孔道,所述中心孔道中设置有中心喷管,所述中心喷管的外壁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命救援孔气动反循环潜孔锤钻头,包括钻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体的中部设置有中心孔道,所述中心孔道中设置有中心喷管,所述中心喷管的外壁与中心孔道的内壁之间形成环状进气通道;所述钻头体的底部端面设置有多个排渣槽,所述排渣槽通过上返排渣孔与中心喷管相通;所述排渣槽的顶部设置有与环状进气通道相通的底喷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命救援孔气动反循环潜孔锤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返排渣孔朝向钻头体的中心轴线倾斜向上伸出,所述上返排渣孔与钻头体中心轴线的夹角为18
‑
30
°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命救援孔气动反循环潜孔锤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体底部端面开设有6个沿钻头体中心轴线均匀分布的排渣槽,并且每两个排渣槽在靠近钻头体中心轴线的一侧连通并在连通处与上返排渣孔相连,所述上返排渣孔具有3个并围绕钻头体中心轴线均匀分布。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命救援孔气动反循环潜孔锤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喷孔包括主干底喷孔和分支底喷孔;所述主干底喷孔一端与环状进气通道相通,另一端朝远离钻头体中心轴线的方向向下伸出并保持端头保持封闭;所述分支底喷孔一端与所述主干底喷孔相通,另外一端设置在排渣槽的顶部并与排渣槽相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命救援孔气动反循环潜孔锤钻头,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建顺,吴浩,周兢,扈天保,马文其,赵晓冬,唐德林,李向东,张福海,李明,许天皓,翟政浩,宁慕玮,李自波,张滕滕,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地第二勘探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