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试管苗集群式切段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64 阅读:3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马铃薯试管苗集群式切段繁殖方法,其特点是:配制简化MS培养基,再加琼脂粉6克/升,蔗糖30克/升,调节pH值为5.8;分装到培养瓶中,放入高压灭菌锅在121℃下灭菌20分钟;在无菌工作台上,一次取出培养瓶中的全部基础苗,用消过毒的剪刀,将取出的基础苗基本按其节间位置同时切断,切入准备好的培养瓶;每瓶基础苗切入4个新的培养瓶中;每个培养瓶放置的茎段为基础苗数的1.3-1.5倍;将切入新的培养瓶中的茎段进行摆放;将封口的培养瓶置于培养室进行培养;培养条件为20-22℃,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培养22-25天;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需要的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铃薯的繁殖方法,特别是一种马铃薯试管苗的繁殖方法。
技术介绍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省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在常年100万亩以上,是第三大种植作物。在过去,马铃薯生产长期以来一直受马铃薯退化 的影响,新品种的优良种性不断丧失,导致马铃薯产量长期低下,品质也得不 到保证。随着马铃薯脱毒技术的推广应用,这个问题才根本上逐渐得以解决。 但是脱了毒的马铃薯在大田生产中很容易再次感染病毒,表现出退化现象, 三代以后即不能再作为种子使用。这就要求必须持续提供脱过毒的马铃薯试管 苗,为整个马铃薯生产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的马铃薯脱毒种薯。马铃薯脱毒苗 繁殖技术是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基础,无论是在隔离网棚还是在隔离温室, 生产马铃薯脱毒原原种都需要提供大量的脱毒试管苗。传统的马铃薯试管苗生 产采用单株试管苗单节切段繁殖技术, 一般每次取一株试管苗,放培养皿内,依节间切成小段,再放入培养瓶(皿)中,每个培养瓶内放约30个切段; 一般每个培养瓶中,需要切6株试管苗、切30次才能完成一瓶。每切一株试管苗, 就必须对剪切工具进行一次灭菌处理。切成小段的试管苗在培养皿内的培养基 上,再进行扩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铃薯试管苗集群式切段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a.基础苗培养:马铃薯试管苗在20-22℃,16小时光照/8小时暗培养的条件下培养22-25天,每个试管苗长到5-6片叶子; b.配制培养基:配制简化MS培养基,即只含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成分的MS培养基,加琼脂粉6克/升,蔗糖30克/升,调节pH值为5.8;分装到培养瓶中,放入高压灭菌锅在121℃下灭菌20分钟;取出平置,冷却凝固,待用; c.集群切段:在无菌工作台上,一次性用消过毒的镊子取出培养瓶中的全部基础苗,用消过毒的剪刀,将取出的基础苗基本按其节间位置同时切断,切入准备好的培养瓶;每瓶基础苗切入4个新的培养瓶中;每个培养瓶放置的茎段为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试管苗集群式切段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a.基础苗培养马铃薯试管苗在20-22℃,16小时光照/8小时暗培养的条件下培养22-25天,每个试管苗长到5-6片叶子;b.配制培养基配制简化MS培养基,即只含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成分的MS培养基,加琼脂粉6克/升,蔗糖30克/升,调节pH值为5.8;分装到培养瓶中,放入高压灭菌锅在121℃下灭菌20分钟;取出平置,冷却凝固,待用;c.集群切段在无菌工作台上,一次性用消过毒的镊子取出培养瓶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智王舰周云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3[中国|青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