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热泵除霜过程中水流缺失导致失效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6367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1
一种防止热泵除霜过程中水流缺失导致失效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热泵进入除霜模式,首先检测水泵是否反馈故障,当其为是时,进入步骤十,否则进入步骤二;步骤二,适时检测热泵的进水温度传感器和出水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当其为是时,进入步骤十,否则进入步骤三;步骤三,适时检测热泵的出水温度是否≥15℃,当其为是时,进入步骤四,否则进入步骤十一;步骤四,热泵的中控器连续检测热泵的出水温度并记录,进入步骤五;步骤五,热泵的中控器将所记录的出水温度进行前后对比,当后面检测得到的出水温度相对于前面检测得到的出水温度保持不变时,进入步骤六,否则进入步骤十二;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准确,安全可靠的特点。安全可靠的特点。安全可靠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热泵除霜过程中水流缺失导致失效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热泵除霜过程中水流缺失导致失效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热泵系统在除霜模式下时,因水流缺失很容易把换热器冻坏,通常都是用水流开关来判断水流量是否满足要求,从而起到保护换热器不会被冻坏。但是,热泵系统在实际除霜过程中,其换热器经常被冻坏,其原因在于水流量低至额定水流量的20%时都还不保护,且严重时会失效。因此,当热泵系统的水流量偏小、出水温度偏低时,又恰好正在除霜时,冷媒通过换热器在水中吸收大量的热量,造成换热器中的水温极速下降,造成局部结冰,从而冻坏换热器。
[0003]中国专利文献号CN 107843035 A于2018年03月27日公开了一种热泵除霜控制方法,包括:在制热模式运行时,根据所述热泵的回气压力值,判断所述热泵是否满足进入除霜模式的条件;当所述热泵满足进入除霜模式的条件时,控制所述热泵进入除霜模式;当除霜模式运行时,根据所述热泵的排气压力值和所述热泵的盘管温度值,判断所述热泵是否满足退出除霜模式的条件;以及,当所述热泵满足退出除霜模式的条件时,控制所述热泵退出除霜模式。这种热泵除霜控制方法不够准确,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防止热泵除霜过程中水流缺失导致失效的控制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0005]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防止热泵除霜过程中水流缺失导致失效的控制方法,包括热泵,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热泵进入除霜模式,首先检测水泵是否反馈故障,当其为是时,进入步骤十,否则进入步骤二;
[0007]步骤二,适时检测热泵的进水温度传感器和出水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当其为是时,进入步骤十,否则进入步骤三;
[0008]步骤三,适时检测热泵的出水温度是否≥15℃,当其为是时,进入步骤四,否则进入步骤十一;
[0009]步骤四,热泵的中控器连续检测热泵的出水温度并记录,进入步骤五;
[0010]步骤五,热泵的中控器将所记录的出水温度进行前后对比,当后面检测得到的出水温度相对于前面检测得到的出水温度保持不变时,进入步骤六,否则进入步骤十二;
[0011]步骤六,热泵的中控器连续检测热泵的低压侧压力值并记录,进入步骤七;
[0012]步骤七,热泵的中控器将所记录的低压侧压力值进行前后对比,当后面检测得到的低压侧压力值相对于前面检测得到的低压侧压力值持续下降时,进入步骤八,否则进入步骤九;
[0013]步骤八,中控器判断无水流量,进入步骤十一;
[0014]步骤九,中控器判断有水流量,进入步骤一;
[0015]步骤十,停机;
[0016]步骤十一,退出除霜模式,转制热模式;
[0017]步骤十二,中控器将后面检测得到的出水温度相对于前面检测得到的出水温度进行对比后判断是继续下降时,进入步骤四,否则进入步骤六。
[0018]进一步,所述步骤五,热泵的中控器将20秒内所记录的出水温度进行前后对比,当后面检测得到的出水温度相对于前面检测得到的出水温度保持不变时,进入步骤六,否则进入步骤十二。
[0019]进一步,所述步骤七,热泵的中控器将60秒内所记录的低压侧压力值进行前后对比,当后面检测得到的低压侧压力值相对于前面检测得到的低压侧压力值持续下降时,进入步骤八,否则进入步骤九。
[0020]本专利技术在除霜过程时,始终监测水流情况,根据出水温度的变化,对热泵系统在除霜过程中的水流缺失进行精准控制,及时判断热泵系统是否安全运行。
[0021]本专利技术在除霜前检测水路系统的出水温度,判断水路系统的能量是否能满足除霜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再来决定是否进入除霜模式,从而有效规避了换热器被冻坏的风险。
[0022]本专利技术在热泵系统进行除霜模式时,适时检测热泵的出水温度变化,同时引入低压压力值的状态进行监测,减少因出水温度的误差对水流缺失误判,从而减少不必要除霜中断;因此,在除霜模式进行时,热泵系统能够机打的降低因水流开关失效等原因造成换热器冻坏的风险,提高了安全性能。
[002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操作准确,安全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热泵系统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流程图。
[0026]图3为除霜过程中的低压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
[0027]图4为除霜过程中的出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
[0028]图中:1为翅片式换热器,2为过滤器,3为储液罐,4为盘管温度传感器,5为水泵,6为换热器,7为进水温度传感器,8为出水温度传感器,9为电子膨胀阀,10为压缩机,11为四通阀,12为第一压力传感器,13为排气温度传感器,14为第二压力传感器,15为回气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0]参见图1

图4,一种防止热泵除霜过程中水流缺失导致失效的控制装置,包括热泵,所述热泵包括翅片式换热器1、压缩机10和换热器6,翅片式换热器1通过四通阀11与压缩机10相连通,第一压力传感器12和排气温度传感器13分别设置在压缩机10的排气管上,第二压力传感器14和回气温度传感器15分别设置在压缩机10的回气管上。
[0031]所述防止热泵除霜过程中水流缺失导致失效的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步骤一,热泵进入除霜模式,首先检测热泵的水泵是否反馈故障,当其为是时,进入步骤十,否则进入步骤二;
[0033]步骤二,适时检测热泵的进水温度传感器和出水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当其为是时,进入步骤十,否则进入步骤三;
[0034]步骤三,适时检测热泵的出水温度是否≥15℃,当其为是时,进入步骤四,否则进入步骤十一;
[0035]在步骤三中,热泵检测出水温度值,在除霜模式下的任何时候,只要出水温度<15℃,中控器就可以判断所述热泵不满足除霜条件,于是,中控器就控制所述热泵退出除霜模式,转入制热模式。当出水温度≥15℃时,热泵的中控器判断所述热泵满足进入除霜模式或继续运行除霜模式的条件。
[0036]步骤四,热泵的中控器连续检测热泵的出水温度并记录,进入步骤五;
[0037]步骤五,热泵的中控器将所记录的出水温度进行前后对比,当后面检测得到的出水温度相对于前面检测得到的出水温度保持不变时,进入步骤六,否则进入步骤十二。
[0038]所述步骤五,热泵的中控器将20秒内所记录的出水温度进行前后对比,当后面检测得到的出水温度相对于前面检测得到的出水温度保持不变时,进入步骤六,否则进入步骤十二。
[0039]步骤六,热泵的中控器连续检测热泵的低压侧压力值并记录,进入步骤七;
[0040]步骤七,热泵的中控器将所记录的低压侧压力值进行前后对比,当后面检测得到的低压侧压力值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热泵除霜过程中水流缺失导致失效的控制方法,包括热泵,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热泵进入除霜模式,首先检测水泵是否反馈故障,当其为是时,进入步骤十,否则进入步骤二;步骤二,适时检测热泵的进水温度传感器和出水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当其为是时,进入步骤十,否则进入步骤三;步骤三,适时检测热泵的出水温度是否≥15℃,当其为是时,进入步骤四,否则进入步骤十一;步骤四,热泵的中控器连续检测热泵的出水温度并记录,进入步骤五;步骤五,热泵的中控器将所记录的出水温度进行前后对比,当后面检测得到的出水温度相对于前面检测得到的出水温度保持不变时,进入步骤六,否则进入步骤十二;步骤六,热泵的中控器连续检测热泵的低压侧压力值并记录,进入步骤七;步骤七,热泵的中控器将所记录的低压侧压力值进行前后对比,当后面检测得到的低压侧压力值相对于前面检测得到的低压侧压力值持续下降时,进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少环鲁益军李桃符远超郑安辉童风喜
申请(专利权)人:热立方科技佛山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