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固体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6186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固体发酵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式固体发酵装置,包括罐体及搅拌组件;罐体顶部开设有进料口,罐体底部一侧开设有出料口;罐体上部设置有出气口,罐体下部设置有进气口,罐体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通过在罐体内部设置有多层搅拌隔料组,能够在固体发酵物料发酵时,多层搅拌隔料组中的隔板将罐体分为隔料区(隔料区:发酵区)及清理区,不仅能够在固体发酵物料发酵时,隔板可以实现将固体发酵物料与罐体内底部隔开,转动的搅拌桨对隔板上的固体物料充分搅匀,避免与罐体内底部接触的固体发酵物料得不到充分翻动的状况出现;以此解决现有固定发酵装置因气体不易与物料充分接触,使局部氧气含量不足而导致物料发酵均匀性低的问题。均匀性低的问题。均匀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固体发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固体发酵罐
,特别涉及一种立式固体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国家出台的不能过度施加化肥来提高粮食地快速增长,必须加大以微生物肥为代表的新型肥料使用比率或大力推动微生物肥料发展及鼓励微生物肥料在土壤修复方面技术研发的政策下,加之微生物肥料在粮食或植物生长中,不仅可以防治粮食或植物病害及促进粮食和植物生长,而且培育出来的粮食或植物也达到绿色环保有机的要求。由此,申请人公司在新型肥料方向进行了微生物肥料类产品的研发,其主要包括促生类多酶体复合微生物肥料、专业型植物促生类微生物菌剂及以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为主的新型生物抗菌剂。
[0003]但以上各种微生物肥料的制备过程都涉及到固态发酵,固态发酵是指在有一定湿度的溶性固体基质中没有自由水,用一种或多种微生物,加之一定量的固定有机肥的一个生物反应过程。其中,在对有机肥进行发酵时,需要将含有微生物的有机肥放置在发酵罐内,然后通过搅拌装置对混合有微生物的有机肥进行搅拌,以此避免大量混合发酵物料堆积影响发酵效率的状况出现。现有用于固体发酵的装置在对固体发酵物进行发酵时,固体发酵物沿发酵罐以上、中、下三个区域分布,然而上、中、下三个区域内的发酵物料的温度、湿度、溶氧量、水分和固体发酵物的密度往往相差很大,无法实现各区域内固体发酵物的同步发酵过程,从而使发酵物料发酵的均匀性相差度很大。
[0004]针对上述问题,现有的固体发酵装置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715611U:一种微生物固体发酵罐的结构,该固体发酵罐内部设置搅拌桨,罐体下部侧壁设置有进气管,上部侧壁有设置有出气管,并在进、出气管内设置空气过滤器,不仅使得发酵罐内的氧气含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微生物的成活率。但是,虽然该固体发酵装置可以通过搅拌桨实现罐体不同深度区域内发酵物料地搅拌,从而间接提高各区域物料的温度、溶氧量、水分及发酵物料的分布均匀性,但是该结构存在以下缺陷:
[0005]在该固定发酵罐工作时,为了避免发酵物料从下部的进气管流出,罐体内的搅拌浆对罐体下部物料不能进行过度搅动,从而罐体底部依然有发酵物料堆积的状况存在,当气体从罐体下部进气时,进入罐体内的气体便不易与物料堆内部及靠近罐体底部的物料充分接触,从而造成局部氧气含量不足,以致物料发酵均匀性低的问题出现。
[0006]由此,有必要对发酵罐内部的组件进行改进及设计,以此解决现有固定发酵装置因气体不易与物料充分接触,使局部氧气含量不足而导致物料发酵均匀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立式固体发酵装置,以此解决现有固定发酵装置因气体不易与物料充分接触,使局部氧气含量不足而导致物料发酵均匀性低的问题。
[0008]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立式固体发酵装置,包括罐体及搅拌组件;所述罐体顶部开设有进料口,罐体底部一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罐体上部设置有出气口,罐体下部设置有进气口,罐体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
[0010]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及多层搅拌隔料组;搅拌轴转动设置在罐体内部,搅拌轴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多层搅拌隔料组;
[0011]多层搅拌隔料组包括隔板及搅拌桨;搅拌桨套接在搅拌轴上,搅拌桨设置在隔板上方;隔板上设置有通气孔,隔板底部设置有导料口。
[0012]进一步,所述搅拌隔料组至少设置为两组,搅拌隔料组上方设置有喷淋组件,喷淋组件包括进水管、喷淋管及喷头;进水管一端与供水装置相连,进水管另一端设置罐体内壁且与喷淋管相连;喷淋管设置在隔板的上方,喷淋管上分布有多个喷头。
[0013]进一步,所述搅拌隔料组上方设置有测温组件,测温组件包括多个温度计及多个温度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及监测显示屏;温度计设置罐体侧壁,温度计与罐体外壁的监测显示屏电连。
[0014]进一步,所述罐体底部开设有清理口,清理口上安装有清理阀,清理口上方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及出气口内部均设置有无菌过滤器。
[0015]进一步,所述搅拌轴与隔板转动相连,隔板上的通气孔内设置有阻隔网。
[0016]进一步,所述导料口设置为锥形结构,导料口的内锥角设置为165
°
,导料口上设置有阀门一。
[0017]进一步,所述喷头沿喷淋管间隔设置有3

8个,喷淋管管路上设置有弧形管,弧形管上的弧形段与搅拌轴不干涉。
[0018]进一步,所述出料口与最底部隔板上的导料口相连通,出料口上安装有阀门二。
[0019]进一步,所述出气口上设置有出气阀,进气口上设置有进气阀,进气阀及出气阀均与控制器一电连。
[0020]进一步,所述罐体高度与直径之比设置为3

5:1,罐体侧壁设置有一对支耳,支耳底部设置有防滑条纹垫块。
[0021]工作时,先将固体发酵物料由进料口投入罐体1内的上隔料区上的上隔板表面,使位于上隔板表面的固体发酵物料在适宜的温度及湿度条件下发酵一段时间;待固体发酵物料发酵一段时间后,然后从进气口导入固体发酵物料在发酵过程中所需的氧气,导入的氧气经下隔板及上隔板上的通气孔导流至固体发酵物料放置区并与之充分接触;这时,使上隔料区内的上搅拌浆转动,转动的上搅拌浆对上隔板上的固体发酵物料进行翻面发酵;
[0022]当上隔料区内的发酵固体物料达到发酵前期要求时,然后借助转动的上搅拌桨将上隔板上的固体发酵物料经导料口刮送至下隔料区的下隔板表面,使下隔板表面的固体发酵物料在适宜的温度及湿度条件下发酵一段时间;待固体发酵物料发酵一段时间后,然后从进气口导入固体发酵物料在发酵过程中所需的氧气,导入的氧气经下隔板上的通气孔导流至固体发酵物料放置区并与之充分接触;这时,使下隔料区内的下搅拌浆转动,转动的下搅拌浆对上隔上的固体发酵物料进行翻面发酵。
[0023]待下隔料区的固体发酵物料发酵完成时,再接货组转动的下搅拌桨将下隔板表面的固体发酵物料从导料口经罐体底部的出料口导出,导出的发酵物料由外部盛装罐体装入,从而完成对固体物料的发酵过程。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0025]1.本技术通过在罐体内部设置有多层搅拌隔料组,能够在固体发酵物料发酵时,多层搅拌隔料组中的隔板将罐体分为隔料区(隔料区:发酵区)及清理区,不仅能够在固体发酵物料发酵时,隔板可以实现将固体发酵物料与罐体内底部隔开,转动的搅拌桨可以对隔板上的固体物料充分搅匀,从而避免与罐体内底部接触的固体发酵物料得不到充分翻动的状况出现;还能够在固体发酵物料在发酵时产生发酵液时,发酵液可以落入清理区实现固液分离,利于固体发酵物料在隔料区的发酵过程;同时,通过在罐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及出气口,能够在固体发酵物料发酵过程中需要氧气时,可以将氧气通过进气口经隔板上的通气孔导流至固体发酵物料的放置区并与之充分接触,从而避免发酵固体物料中局部氧气不足的状况出现,以此解决现有固定发酵装置因气体不易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固体发酵装置,包括罐体(1)及搅拌组件(2);所述罐体(1)顶部开设有进料口(3),罐体(1)底部一侧开设有出料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上部设置有出气口(5),罐体(1)下部设置有进气口(6),罐体(1)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2);搅拌组件(2)包括搅拌轴(7)及多层搅拌隔料组(8);搅拌轴(7)转动设置在罐体(1)内部,搅拌轴(7)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多层搅拌隔料组(8);多层搅拌隔料组(8)包括隔板(9)及搅拌桨(10);搅拌桨(10)套接在搅拌轴(7)上,搅拌桨(10)设置在隔板(9)上方;隔板(9)上设置有通气孔(11),隔板(9)底部设置有导料口(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固体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隔料组(8)至少设置为两组,搅拌隔料组(8)上方设置有喷淋组件(13),喷淋组件(13)包括进水管(14)、喷淋管(15)及喷头(16);进水管(14)一端与供水装置相连,进水管(14)另一端设置罐体(1)内壁且与喷淋管(15)相连;喷淋管(15)设置在隔板(9)的上方,喷淋管(15)上分布有多个喷头(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固体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隔料组(8)上方设置有测温组件(17),测温组件(17)包括多个温度计(18)及多个温度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及监测显示屏(19);温度计(18)设置罐体(1)侧壁,温度计(18)与罐体(1)外壁的监测显示屏(19)电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航万邦隆王国栋张星肖秋芸马军董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