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动作识别监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182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监控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动作识别监控设备,包括摄像头主体,还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摄像头主体上表面的防落鸟针板以及固定在防落鸟针板上的反光驱鸟器;摄像头主体的上表面设有呈方形四角分布的锁紧结构,锁紧结构包括在下的底座以及与底座铰接的翻盖,翻盖的另一端与底座卡扣连接,底座和翻盖的相向面设有半圆柱槽,两个半圆柱槽相合后形成完整的圆柱腔;防落鸟针板设有覆盖摄像头主体上表面的底板、位于底板两端边的卡柱、位于底板上表面的若干阵列分布的锥针以及与底板一体的驱鸟器安装结构,卡柱同样呈方形四角点分布且对应锁紧结构的位置,卡柱适配圆柱腔。柱腔。柱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动作识别监控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监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动作识别监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动作识别监控设备的应用场景很多,比如学校、银行、出入境卡口、果园等。
[0003]在果园中,动作识别监控设备可以辨识是否有人翻越围栏、私自摘果,当动作识别监控设备与报警设备连接后,还可以通过预定的语音进行警告驱赶。
[0004]由于果园中存在丰富的食物和草籽,因此极容易吸引鸟类聚集。而动作识别监控设备一般架设在较高的优势视野位置,因此容易形成鸟类的停歇平台,鸟类频繁的起落将给结构精密的动作识别监控设备带来一定的震动,长时间下来将形成一定的故障,最终导致动作识别监控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以及频繁的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多功能动作识别监控设备。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多功能动作识别监控设备,包括摄像头主体,还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摄像头主体上表面的防落鸟针板以及固定在防落鸟针板上的反光驱鸟器;
[0008]所述摄像头主体的上表面设有呈方形四角分布的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在下的底座以及与底座铰接的翻盖,所述翻盖的另一端与底座卡扣连接,所述底座和翻盖的相向面设有半圆柱槽,两个所述半圆柱槽相合后形成完整的圆柱腔;
[0009]所述防落鸟针板设有覆盖摄像头主体上表面的底板、位于底板两端边的卡柱、位于底板上表面的若干阵列分布的锥针以及与底板一体的驱鸟器安装结构,所述卡柱同样呈方形四角点分布且对应锁紧结构的位置,所述卡柱适配圆柱腔。
[0010]进一步限定,所述翻盖在背离铰接面的一侧设有摩擦条纹,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摩擦条纹增加翻盖的摩擦系数,便于工作人员打开扣合的翻盖。
[0011]进一步限定,所述驱鸟器安装结构包括外扩平台以及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为圆筒状且内腔底部设有同轴分布的通孔,所述反光驱鸟器设有主杆,所述主杆的直径适配安装座的内腔,所述主杆的底面设有螺纹孔,所述主杆插入安装座的内腔中,并通过由下向上锁入螺纹孔的螺栓实现固定,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由下向上锁入螺纹孔的螺栓将反光驱鸟器固定在安装座上。
[0012]进一步限定,所述主杆的上部设有限位环,所述反光驱鸟器还设有转环、分布在转环圆周的若干支杆、位于支杆端部的半球壳状的风勺、位于风勺中的反光镜片以及螺纹连接在支杆顶部的上限位螺母,所述转环与主杆转动连接,并在高度方向上位于限位环和上限位螺母之间的高度位置,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上限位螺母限制转环的上行位置,通过限位环来承载转环以及限制转环的下行位置,通过风勺来接收自然风的作用力,从而获得风
力实现转动,通过反光镜片反射光线,当起风时,风勺受风力作用,带动转环在主杆上旋转,反光镜片跟随转动,并将反射光投射在各个位置,达到驱鸟的效果。
[0013]进一步限定,所述转环通过轴承与主杆转动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轴承减小转动连接的摩擦系数,从而使得微风情况下,反光驱鸟器也能工作并达到良好的效果。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摄像头主体的上表面连接防落鸟针板,防落鸟针板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锥针,锥针的存在使得鸟类无法降落,从而避免上方落鸟带来的震动,此外,反光驱鸟器的存在则起到了主动驱鸟的作用,它配合静置的防落鸟针板,从降落条件以及降落干扰两个方面实现了鸟类的驱离,避免了摄像头主体受到鸟类降落的损坏。
附图说明
[0015]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动作识别监控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动作识别监控设备实施例在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动作识别监控设备实施例中防落鸟针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动作识别监控设备实施例中反光驱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1]1、摄像头主体;
[0022]2、锁紧结构;21、底座;22、翻盖;23、摩擦条纹;
[0023]3、防落鸟针板;31、底板;32、卡柱;33、锥针;34、外扩平台;35、安装座;
[0024]4、反光驱鸟器;41、主杆;42、限位环;43、上限位螺母;44、转环;45、支杆;46、风勺;47、反光镜片;48、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6]如图1

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动作识别监控设备,包括摄像头主体1,还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摄像头主体1上表面的防落鸟针板3以及固定在防落鸟针板3上的反光驱鸟器4;
[0027]摄像头主体1的上表面设有呈方形四角分布的锁紧结构2,锁紧结构2包括在下的底座21以及与底座21铰接的翻盖22,翻盖22的另一端与底座21卡扣连接,底座21和翻盖22的相向面设有半圆柱槽,两个半圆柱槽相合后形成完整的圆柱腔;
[0028]防落鸟针板3设有覆盖摄像头主体1上表面的底板31、位于底板31两端边的卡柱32、位于底板31上表面的若干阵列分布的锥针33以及与底板31一体的驱鸟器安装结构,卡柱32同样呈方形四角点分布且对应锁紧结构2的位置,卡柱32适配圆柱腔。
[0029]本实施例中,摄像头主体1的上表面连接防落鸟针板3,防落鸟针板3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锥针33,锥针33的存在使得鸟类无法降落,从而避免上方落鸟带来的震动,此外,反
光驱鸟器4的存在则起到了主动驱鸟的作用,它配合静置的防落鸟针板3,从降落条件以及降落干扰两个方面实现了鸟类的驱离,避免了摄像头主体1受到鸟类降落的损坏;
[0030]防落鸟针板3通过锁紧结构2固定在摄像头主体1的上表面,防落鸟针板3四角的卡柱32放入底座21的半圆柱槽上,铰接的翻盖22与底座21之间卡扣连接,从而锁紧卡柱32完成防落鸟针板3的固定。
[0031]优选,翻盖22在背离铰接面的一侧设有摩擦条纹23,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摩擦条纹23增加翻盖22的摩擦系数,便于工作人员打开扣合的翻盖22。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便于打开翻盖22的其它结构形状。
[0032]优选,驱鸟器安装结构包括外扩平台34以及安装座35,安装座35为圆筒状且内腔底部设有同轴分布的通孔,反光驱鸟器4设有主杆41,主杆41的直径适配安装座35的内腔,主杆41的底面设有螺纹孔48,主杆41插入安装座35的内腔中,并通过由下向上锁入螺纹孔48的螺栓实现固定,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由下向上锁入螺纹孔48的螺栓将反光驱鸟器4固定在安装座35上。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驱鸟器安装结构其它的结构形状。
[00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动作识别监控设备,包括摄像头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摄像头主体(1)上表面的防落鸟针板(3)以及固定在防落鸟针板(3)上的反光驱鸟器(4);所述摄像头主体(1)的上表面设有呈方形四角分布的锁紧结构(2),所述锁紧结构(2)包括在下的底座(21)以及与底座(21)铰接的翻盖(22),所述翻盖(22)的另一端与底座(21)卡扣连接,所述底座(21)和翻盖(22)的相向面设有半圆柱槽,两个所述半圆柱槽相合后形成完整的圆柱腔;所述防落鸟针板(3)设有覆盖摄像头主体(1)上表面的底板(31)、位于底板(31)两端边的卡柱(32)、位于底板(31)上表面的若干阵列分布的锥针(33)以及与底板(31)一体的驱鸟器安装结构,所述卡柱(32)同样呈方形四角点分布且对应锁紧结构(2)的位置,所述卡柱(32)适配圆柱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动作识别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22)在背离铰接面的一侧设有摩擦条纹(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动作识别监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彦高明明赵富军后琴军牛玉宝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星诚空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