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流最优匹配算法的地磅称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施工现场,针对每个设备,其有一个生成二维码功能,二维码张贴于地磅前后;车辆进入地磅前,摄像头识别车牌号后道闸自动抬杆,车辆驶入地磅称重;司机微信扫描二维码,在手机端自动回显车牌号;司机相继依次选择项目—>供应商—>选择材料及规格—>施工部位,并提交;完成登记并且地磅称重完成后,道闸自动抬杆,车辆驶离地磅;车辆完成卸货后,正常完成称重并驶出项目;地磅将现场识别的车牌号、称重记录上传至平台,同时司机提交的信息上传到平台;平台基于车辆识别数据、称重数据、收料信息和待收料任务,利用最优匹配算法结合业务流,完成业务数据之间的匹配。的匹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业务流最优匹配算法的地磅称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磅称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业务流最优匹配算法的地磅称重方法,属于车载货物称重
技术介绍
[0002]施工现场地磅收料用于快速、便捷、准确的对称重物资进行称重,辅助物资收料。但当深夜或施工现场人员紧张时,无法做到实时监督与相关业务操作,送货司机无法独自进行操作,导致急需物资无法及时入场、称重数据不准确、与供货商结算扯皮等问题。
[0003]现在市场上地磅收料系统包含语音提示、自动称重与数据记录、自动拍照等功能,最终可选择把记录数据传送到业务系统,但其无法做到与业务的有效联动与匹配(比如物资计划、收料任务)。目前现有系统只充当一个数据的记录者,后续还需人为的根据记录数据进行操作,当数据过多时,如何快速的将记录数据与业务数据进行关联等操作是一项繁琐的工作,极大影响工作效率,限制了地磅收料系统尤其是无人值守情况下的使用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地磅系统中无法与业务系统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使用场景少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流最优匹配算法的地磅称重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业务流最优匹配算法的地磅称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施工现场,针对每个设备,其有一个生成二维码功能,生成的二维码包含项目信息、设备信息,二维码张贴于地磅前后;S2:车辆进入地磅前,摄像头识别车牌号后道闸自动抬杆,车辆驶入地磅称重;S3:司机微信扫描二维码,在手机端自动回显车牌号;S4:司机相继依次选择项目—>供应商—>选择材料及规格—>施工部位,并提交;S5:完成登记并且地磅称重完成后,道闸自动抬杆,车辆驶离地磅;S6:车辆完成卸货后,正常完成称重并驶出项目;S7:地磅将现场识别的车牌号、称重记录上传至平台,同时司机提交的信息上传到平台,平台利用最优匹配算法结合业务流,完成业务数据之间的匹配,包括车辆进出场记录自动匹配、进出场记录与称重记录完成匹配、收料信息与收料任务进行匹配。
[0006]所述基于业务流最优匹配算法的地磅称重方法优选方案, S7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车辆进场记录与称重记录上传平台,平台将两者进行记录并绑定;(2)车辆出厂记录上传平台,平台进行数据分析,解析同一车牌号未匹配的进场记录,将两者进行匹配;(3)司机上传的收料信息后,根据司机选择的供应商、材料、型号、施工部位,系统筛选总计划、计划、订单数据找到所有待收料任务数据,将所填数据与计划数据进行算法匹配,找出本次收料信息与待收料任务最佳匹配并进行匹配,在进行匹配时,会重新获取已收
料但未验货的收料信息,并重新整体进行匹配。
[0007]所述基于业务流最优匹配算法的地磅称重方法优选方案,具体匹配过程包括:(1)将所有的收料信息记为集合X,将所有待收料任务记为集合Y,使用标记元素、两者之间的匹配程度;(2)遍历X集合,计算出每一个与集合Y中元素之间的匹配度,,若,则记为1,将的情况置=100,代表两者之间的完全匹配,在业务层面代表两者之间确实一致;(3)使用KM算法进行第一轮的匹配,记录与;(4)若所有的,则算法终止;(5)若集合X中只有一个元素或除=100之前的元素只有一个,则算法终止;(6)变换集合X中的元素,若存在=1的情况,则将的值赋值到的上;若不存在=1的情况,则将集合X中的元素随机进行两两相加,将变换后的元素替换X集合中的原数据,在变换时,不改变=100所对应的值;(7)依据变换后的元素,重新进行最优算法匹配,记录与;(8)若集合X中元素没有新的组合方案,则算法终止;否则,重新变换集合X的元素,重新组合,重复上述步骤;(9)比较所有的,取所对应的方案为最终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司机扫码的方式,由司机选择材料、种类,使项目管理工作横向延伸,让司机参与进来,分担工作量,减少工作强度,并且在准确度有比之前更有提升,降低管理成本;(2)通过扫码、地磅与道闸系统,将称重记录、车辆识别记录、司机提交记录三者协助,运用基于业务流最优匹配算法,将三者进行自动绑定,将业务与称重、车辆记录进行结合,真正做到地磅收料系统与系统业务流的真正结合应用,拓宽了地磅系统的应用场景,更多解放管理人员时间与精力;(3)历史大数据分析,辅助管理人员发现可能出现不合规的现象,减少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0]一种基于业务流最优匹配算法的地磅称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施工现场,针对每个设备,其有一个生成二维码功能,生成的二维码包含项
目信息、设备信息,二维码张贴于地磅前后;S2:车辆进入地磅前,摄像头识别车牌号后道闸自动抬杆,车辆驶入地磅称重;S3:司机微信扫描二维码,在手机端自动回显车牌号;S4:司机相继依次选择项目—>供应商—>选择材料及规格—>施工部位,并提交;S5:完成登记并且地磅称重完成后,道闸自动抬杆,车辆驶离地磅;S6:车辆完成卸货后,正常完成称重并驶出项目;S7:地磅将现场识别的车牌号、称重记录上传至平台,同时司机提交的信息上传到平台,平台利用最优匹配算法结合业务流,完成业务数据之间的匹配,包括车辆进出场记录自动匹配、进出场记录与称重记录完成匹配、收料信息与收料任务进行匹配,省去了人为将称重记录与收料任务相结合的难点,极大释放了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时间。
[0011]S7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车辆进场记录与称重记录上传平台,平台将两者进行记录并绑定;(2)车辆出厂记录上传平台,平台进行数据分析,解析同一车牌号未匹配的进场记录,将两者进行匹配;(3)司机上传的收料信息后,根据司机选择的供应商、材料、型号、施工部位,系统筛选总计划、计划、订单数据找到所有待收料任务数据,将所填数据与计划数据进行算法匹配,找出本次收料信息与待收料任务最佳匹配并进行匹配,在进行匹配时,会重新获取已收料但未验货的收料信息,并重新整体进行匹配。
[0012]具体匹配过程包括:(1)将所有的收料信息记为集合X,将所有待收料任务记为集合Y,使用标记元素、两者之间的匹配程度;(2)遍历X集合,计算出每一个与集合Y中元素之间的匹配度,,若,则记为1,将的情况置=100,代表两者之间的完全匹配,在业务层面代表两者之间确实一致;(4)使用KM算法进行第一轮的匹配,记录与;(4)若所有的,则算法终止;(5)若集合X中只有一个元素或除=100之前的元素只有一个,则算法终止;(6)变换集合X中的元素,若存在=1的情况,则将的值赋值到的上;若不存在=1的情况,则将集合X中的元素随机进行两两相加,将变换后的元素替换X集合中的原数据,在变换时,不改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业务流最优匹配算法的地磅称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施工现场,针对每个设备,其有一个生成二维码功能,生成的二维码包含项目信息、设备信息,二维码张贴于地磅前后;S2:车辆进入地磅前,摄像头识别车牌号后道闸自动抬杆,车辆驶入地磅称重;S3:司机微信扫描二维码,在手机端自动回显车牌号;S4:司机相继依次选择项目—>供应商—>选择材料及规格—>施工部位,并提交;S5:完成登记并且地磅称重完成后,道闸自动抬杆,车辆驶离地磅;S6:车辆完成卸货后,正常完成称重并驶出项目;S7:地磅将现场识别的车牌号、称重记录上传至平台,同时司机提交的信息上传到平台,平台利用最优匹配算法结合业务流,完成业务数据之间的匹配,包括车辆进出场记录自动匹配、进出场记录与称重记录完成匹配、收料信息与收料任务进行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业务流最优匹配算法的地磅称重方法,其特征在于,S7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车辆进场记录与称重记录上传平台,平台将两者进行记录并绑定;(2)车辆出厂记录上传平台,平台进行数据分析,解析同一车牌号未匹配的进场记录,将两者进行匹配;(3)司机上传的收料信息后,根据司机选择的供应商、材料、型号、施工部位,系统筛选总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之友,汲东,王帅,刘钟毓,李权,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