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管渗液收集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89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流管渗液收集袋,包括袋体,袋体上设置有粘贴部和开口,粘贴部用于将袋体粘贴在患者的皮肤上,开口与患者的穿刺点相适配,且开口用于使沿引流管外壁渗出的渗液经开口流至袋体内;袋体内设置有防返流装置,防返流装置将袋体划分成第一存储区和第二存储区,开口位于第一存储区内,防返流装置使渗液单向流动,且渗液的流动方向为从第一存储区流向第二存储区。在本申请中,通过在袋体内设置防返流装置,能够防止第二存储区内的渗液返流至开口处,进而降低了渗液对皮肤的浸渍,从而降低了已收集的渗液对患者皮肤的损伤,便于对患者穿刺点处的护理工作。护理工作。护理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流管渗液收集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引流管渗液收集袋。

技术介绍

[0002]穿刺、手术后留置引流管是临床医疗常见治疗手段之一,目的是为了将某部位多余或病变液体引出体外,有助于病区判断和疾病的治疗。
[0003]但是在引流过程中,由于病情变化或者引流压力改变等原因,常常会遇到引流液从穿刺点沿引流管的外壁漏出的情况,为了防止漏出的液体对穿刺点周围的皮肤造成刺激甚至坏死,通常会采取频繁对患者的穿刺点处更换敷料的方式,以降低渗液对患者皮肤造成的刺激,但是,此种方式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频繁地更换敷料还对患者造成了困扰。
[0004]进一步的,目前还有一种处理方式,即使用渗液收集袋对渗液进行收集,具体地,将渗液收集袋固定在穿刺点周围的皮肤处,使得从穿刺点沿引流管的外壁渗出的渗液流至渗液收集袋中,如申请号为CN202120860748.4的中国专利中的一种引流管漏液收集装置,以此对渗液进行收集,进而降低渗液对皮肤造成的刺激和损伤。
[0005]然而,目前的渗液收集袋通常仅为收集渗液的袋体,通常无防返流的功能,在渗液收集袋中收集较多的渗液时,在渗液收集袋受压或者渗液收集袋的底部被抬高时,易造成渗液收集袋中所收集的渗液朝穿刺点处流动,容易造成皮肤浸渍,特别是对于一些消化液渗漏的病人,其返流的渗液对皮肤的刺激更为强烈。
[0006]所以,基于上述问题,目前亟需设计一种引流管渗液收集袋,以降低已收集的渗液对皮肤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渗液收集袋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引流管渗液收集袋,以降低已收集的渗液对皮肤的损伤。
[0008]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引流管渗液收集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上设置有粘贴部和开口,所述粘贴部用于将所述袋体粘贴在患者的皮肤上,所述开口与患者的穿刺点相适配,且所述开口用于使沿引流管外壁渗出的渗液经所述开口流至所述袋体内;所述袋体内设置有防返流装置,所述防返流装置将所述袋体划分成第一存储区和第二存储区,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存储区内,所述防返流装置使渗液单向流动,且渗液的流动方向为从所述第一存储区流向所述第二存储区。
[0009]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防返流装置包括隔断板和导通管,所述隔断板的边缘与所述袋体内侧壁相连,所述导通管设置的所述隔断板上,且所述导通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存储区,所述导通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存储区,且所述导通管单向导通。
[0010]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导通管内设置有单向瓣膜,所述单向瓣膜具有
弹性,且所述单向瓣膜具有初始状态,初始状态的所述单向瓣膜用于封堵所述导通管,且位于所述第一存储区内的渗液能推动所述单向瓣膜,使所述单向瓣膜弯曲,并使所述导通管内形成通道,渗液经所述通道流至所述第二存储区内。
[0011]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单个所述导通管内设置有两个所述单向瓣膜,在所述单向瓣膜处于初始状态时,两个所述单向瓣膜的端部相抵,以封堵所述导通管,且所述单向瓣膜上用于与另一个所述单向瓣膜相抵的部位为抵接部;且所述单向瓣膜上朝向所述第一存储区的一面为所述单向瓣膜的正面,所述单向瓣膜的正面上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靠近所述抵接部,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方向背离所述第二存储区,且在所述第一存储区内的渗液流向所述第二存储区时,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渗液。
[0012]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存储区内设置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呈漏斗状,所述引导板上直径大的一端部为大径部,所述引导板上直径小的一端部为小径部,所述大径部与所述袋体内侧壁相连且密封,在渗液从所述开口流至所述袋体内时,渗液能沿着所述引导板的表面依次流至所述小径部和所述防返流装置处。
[0013]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引导板上的大径部设置有环形筒,所述环形筒与所述袋体的横截面相适配,所述环形筒的侧壁贴合所述袋体的侧壁,且所述环形筒与所述隔断板相连,使所述引导板相对所述隔断板固定。
[0014]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引导板上朝向所述防返流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呈环形,所述第一气囊靠近所述环形筒的侧壁,且所述小径部设置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呈环形,且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第二气囊相导通;在渗液沿所述引导板的表面流至所述第二气囊的表面时,渗液会使所述第二气囊受压,使所述第二气囊中的部分气体流向所述第一气囊,并使所述第二气囊形成间隙,使渗液从所述间隙流至所述防返流装置处;在所述引流管渗液收集袋倾斜时,能使位于所述防返流装置与所述引导板之间的渗液汇聚,并使汇聚的渗液挤压所述第一气囊,使所述第一气囊内的气体流向所述第二气囊,使所述第二气囊涨大,并使所述第二气囊所形成的所述间隙闭合。
[0015]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引导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气囊导管,所述气囊导管连通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
[0016]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袋体上设置有转接装置,所述转接装置用于连接存储袋,使所述存储袋与所述第二存储区相连通。
[0017]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转接装置包括转接管和束紧环,所述束紧环套在所述转接管上,所述存储袋上设置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为硬质材料制成,且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存储袋,在所述转接装置连接所述存储袋时,所述存储袋的进液管伸入所述转接管内,通过使所述束紧环沿所述转接管的长度方向移动,使所述束紧环配合所述转接管对所述进液管进行束紧。
[0018]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转接管的内壁设置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具有弹性,在所述转接装置连接所述存储袋时,所述弹性垫位于所述转接管的内侧壁和所述存储袋的进液管的外侧壁之间。
[0019]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袋体包括前塑料层和后塑料层,所述前塑料层和后塑料层的外边缘相连围成所述袋体,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后塑料层上;
且所述前塑料层和后塑料层上设置有切口,所述后塑料层上的切口延伸至所述开口处,且所述切口位于所述开口的斜上方,位于所述前塑料层上的切口与位于所述后塑料层上的切口相连;且所述前塑料层上设置有引流管限位组件,所述引流管限位组件用于对所述引流管进行限位,并使所述引流管从任意角度伸出所述引流管渗液收集袋。
[0020]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引流管限位组件包括导轨和沿导轨滑动的两个滑块,所述导轨呈环形,且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引流管相适配的固定槽,两个所述滑块相配合对所述引流管进行夹持,并使所述引流管位于所述固定槽内,且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摩擦条,所述摩擦条呈齿条状,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摩擦条相适配的接触块,在所述滑块沿所述导轨滑动时,所述接触块与所述摩擦条上的不同区域的齿状结构相配合。
[0021]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粘贴部与所述袋体为可分离连接,且所述粘贴部呈环形片状结构,且所述粘贴部的两侧面上均具有粘性。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管渗液收集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上设置有粘贴部和开口,所述粘贴部用于将所述袋体粘贴在患者的皮肤上,所述开口与患者的穿刺点相适配,且所述开口用于使沿引流管外壁渗出的渗液经所述开口流至所述袋体内;所述袋体内设置有防返流装置,所述防返流装置将所述袋体划分成第一存储区和第二存储区,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存储区内,所述防返流装置使渗液单向流动,且渗液的流动方向为从所述第一存储区流向所述第二存储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渗液收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返流装置包括隔断板和导通管,所述隔断板的边缘与所述袋体内侧壁相连,所述导通管设置的所述隔断板上,且所述导通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存储区,所述导通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存储区,且所述导通管单向导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管渗液收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管内设置有单向瓣膜,所述单向瓣膜具有弹性,且所述单向瓣膜具有初始状态,初始状态的所述单向瓣膜用于封堵所述导通管,且位于所述第一存储区内的渗液能推动所述单向瓣膜,使所述单向瓣膜弯曲,并使所述导通管内形成通道,渗液经所述通道流至所述第二存储区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流管渗液收集袋,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导通管内设置有两个所述单向瓣膜,在所述单向瓣膜处于初始状态时,两个所述单向瓣膜的端部相抵,以封堵所述导通管,且所述单向瓣膜上用于与另一个所述单向瓣膜相抵的部位为抵接部;且所述单向瓣膜上朝向所述第一存储区的一面为所述单向瓣膜的正面,所述单向瓣膜的正面上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靠近所述抵接部,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方向背离所述第二存储区,且在所述第一存储区内的渗液流向所述第二存储区时,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渗液。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流管渗液收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储区内设置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呈漏斗状,所述引导板上直径大的一端部为大径部,所述引导板上直径小的一端部为小径部,所述大径部与所述袋体内侧壁相连且密封,在渗液从所述开口流至所述袋体内时,渗液能沿着所述引导板的表面依次流至所述小径部和所述防返流装置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流管渗液收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上的大径部设置有环形筒,所述环形筒与所述袋体的横截面相适配,所述环形筒的侧壁贴合所述袋体的侧壁,且所述环形筒与所述隔断板相连,使所述引导板相对所述隔断板固定。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流管渗液收集袋,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玉梅唐春梅许辉潘奕文刘晓旭刘巧玲钟超凌俊廖芋洁
申请(专利权)人: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