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非水平地形条件的半盖挖基坑盖板支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890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7
一种适用于非水平地形条件的半盖挖基坑盖板支承结构,以保证基坑的安全,并满足城市干道的在基坑施工期间的通行要求。在左侧连续墙、右侧连续墙的顶端分别固结设置顶面标高不同的左冠梁、右冠梁,在左侧连续墙、右侧连续墙之间设置至少一排立柱,立柱与过车侧的右冠梁之间沿横向间隔设置纵向联系梁、纵向间隔设置横向联系梁,各纵向联系梁、横向联系梁在交错节点固结形成呈水平状的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的右侧各横向联系梁的梁端与右冠梁固结,左侧在交错节点处与立柱固结。立柱与非过车内侧的左冠梁之间纵向间隔设置斜撑,各斜撑左端与左冠梁固结,右端则在立柱设置处与网状结构固结,在网状结构的顶面上固定设置路面盖板。在网状结构的顶面上固定设置路面盖板。在网状结构的顶面上固定设置路面盖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非水平地形条件的半盖挖基坑盖板支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非水平地形条件的半盖挖基坑盖板支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十几年来我国各大城市大型地下空间开发进展迅速,涌现了大量技术复杂的基坑工程建设项目。目前,城市干道下方地铁车站基坑施工时常采用半盖挖法,该工法通过施作部分盖板路面系统,能减小基坑施工对交通通行的影响,且通过非盖板侧开挖能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经济投入。但这些基坑结构都是按水平地形条件进行的设计,而基坑场地往往为非水平地形,即基坑两侧地表标高不一致。
[0003]一般地,针对基坑两侧地表标高不一致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办法:(1)场地清理,使得基坑两侧地表的标高相当,再按常规水平地形条件进行设计,但土石方挖填量大,对周边环境影响非常大,不适用于城市环境中;(2)基坑两侧施作不等高围护结构,与邻近侧地表基本平齐,通过施作一道斜直撑或锚杆(索)以保证基坑结构的安全。但上述结构均未能给盖板的施作提供条件,不能有效解决交通干道的通行问题,此外,在城市环境中,锚杆(索)的应用也受到限制。因此,如何弥补半盖挖基坑在两侧地表标高不一致情况下盖板支撑结构设计经验的欠缺,是目前基坑工程
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非水平地形条件的半盖挖基坑盖板支承结构,以弥补半盖挖基坑在两侧地表标高不一致情况下基坑结构设计经验的欠缺,保证基坑的安全,并满足城市干道的在基坑施工期间的通行要求。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非水平地形条件的半盖挖基坑盖板支承结构,包括对基坑横向侧壁提供围护的左侧连续墙、右侧连续墙,其特征是:所述左侧连续墙、右侧连续墙的顶端分别固结设置顶面标高不同的左冠梁、右冠梁,在左侧连续墙、右侧连续墙之间设置至少一排立柱,立柱与过车侧的右冠梁之间沿横向间隔设置纵向联系梁、纵向间隔设置横向联系梁,各纵向联系梁、横向联系梁在交错节点固结形成呈水平状的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的右侧各横向联系梁的梁端与右冠梁固结,左侧在交错节点处与立柱固结;所述立柱与非过车内侧的左冠梁之间纵向间隔设置斜撑,各斜撑左端与左冠梁固结,右端则在立柱设置处与网状结构固结;所述网状结构的顶面上固定设置路面盖板。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0008]一、横向联系梁和斜撑共同组成了基坑的首道支撑,为折线型支撑,其能有效支承路面盖板,保障路面交通通行,也能控制基坑变形,保证基坑开挖的安全;
[0009]二、路面盖板位置及盖板宽度可根据交通通行的需求进行灵活设置,在非水平地形条件进行半盖挖基坑施工时,对保障路面的通行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0010]三、路面盖板底部设置合适数量的纵向联系梁和立柱,合理解决了非水平地形条件下半盖挖法路面盖板的施作条件及安全问题,使半盖挖法在非水平地形条件下充分发挥了其优势。
附图说明
[0011]本说明书包括如下六幅附图:
[0012]图1是本技术一种适用于非水平地形条件的半盖挖基坑盖板支承结构实施例1的横剖面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一种适用于非水平地形条件的半盖挖基坑盖板支承结构实施例1的平面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一种适用于非水平地形条件的半盖挖基坑盖板支承结构实施例2横剖面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一种适用于非水平地形条件的半盖挖基坑盖板支承结构实施例2的平面示意图;
[0016]图5是本技术一种适用于非水平地形条件的半盖挖基坑盖板支承结构实施例3的横剖面示意图;
[0017]图6是本技术一种适用于非水平地形条件的半盖挖基坑盖板支承结构实施例3的平面示意图;
[0018]图中示出构件和对应的标记:左侧连续墙11、左冠梁12、右侧连续墙13、右冠梁14、立柱15、路面盖板20、纵向联系梁21、横向联系梁22、斜撑23。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非水平地形条件的半盖挖基坑盖板支承结构,包括对基坑横向侧壁提供围护的左侧连续墙11、右侧连续墙13。所述左侧连续墙11、右侧连续墙13的顶端分别固结设置顶面标高不同的左冠梁12、右冠梁14,在左侧连续墙11、右侧连续墙13之间设置至少一排立柱15,立柱15与过车侧的右冠梁14之间沿横向间隔设置纵向联系梁21、纵向间隔设置横向联系梁22,各纵向联系梁21、横向联系梁22在交错节点固结形成呈水平状的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的右侧各横向联系梁22的梁端与右冠梁14固结,左侧在交错节点处与立柱15固结。所述立柱15与非过车内侧的左冠梁12之间纵向间隔设置斜撑23,各斜撑23左端与左冠梁12固结,右端则在立柱15设置处与网状结构固结;所述网状结构的顶面上安装固定路面盖板20。路面荷载通过横向联系梁22和斜撑23传递至左冠梁12、右冠梁14,也通过立柱15将路面荷载传递基坑下部土体,可以有效保证路面盖板20的稳定性,也通过路面盖板20保障了基坑开挖期间路面的交通通行。
[0021]参照图1,横向联系梁22和斜撑23共同组成了基坑的首道支撑,为折线型支撑,其能有效支承路面盖板20,保障路面交通通行,也能控制基坑变形,保证基坑开挖的安全。路面盖板20的位置及盖板宽度可根据交通通行的需求进行灵活设置,在非水平地形条件进行半盖挖基坑施工时,对保障路面的通行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0022]本技术弥补了半盖挖基坑在两侧地表标高不一致情况下盖板支撑结构设计
经验的欠缺,能有效保证基坑的安全,并满足城市干道的通行要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意义。
[0023]参照由图1和图2出的实施例1,该实施例应用在长沙地铁4号线某地铁基坑工程中,基坑右侧地表标高为77.5m、左侧地表标高为74.0m,两侧地表标高相差约3.5m,路面盖板20顶部标高与右侧地表平齐,左冠梁12和右冠梁14与其邻近侧地表标高相当;基坑开挖宽度为24m,路面盖板20采用300mm厚、12m宽的钢筋砼盖板,纵向联系梁21截面尺寸为0.8m
×
1.0m,横向联系梁22、斜撑23、左冠梁12和右冠梁14截面尺寸均为1.0m
×
1.2m,上述结构均为C30钢筋混凝土,而立柱15采用直径Φ609mm,壁厚t=16mm的钢管柱。
[0024]实施例1中,路面盖板20宽度等于基坑宽度的1/2,施作了3根纵向联系梁21,纵向联系梁21的中距为4m,约为路面盖板宽度的1/3。纵向联系梁21与横向联系梁22相互垂直交叉设置为箱型结构。立柱15仅在横向联系梁22与斜撑23交点处设置。
[0025]实施例1现场施工的主要施工步骤如下:
[0026]1、在基坑内部的外沿施工左侧连续墙11、右侧连续墙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非水平地形条件的半盖挖基坑盖板支承结构,包括对基坑横向侧壁提供围护的左侧连续墙(11)、右侧连续墙(13),其特征是:所述左侧连续墙(11)、右侧连续墙(13)的顶端分别固结设置顶面标高不同的左冠梁(12)、右冠梁(14),在左侧连续墙(11)、右侧连续墙(13)之间设置至少一排立柱(15),立柱(15)与过车侧的右冠梁(14)之间沿横向间隔设置纵向联系梁(21)、纵向间隔设置横向联系梁(22),各纵向联系梁(21)、横向联系梁(22)在交错节点固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宏张慧玲王宏超熊国兴陈昂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