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式搅拌机的卸料机构,它设置于连续式搅拌机搅拌槽设有出料口的端部,所述连续式搅拌机的卸料机构包括与搅拌槽出料口连通的卸料仓、设置于搅拌槽外部的料位计安装管,所述料位计安装管下端与卸料仓连通,所述料位计安装管顶端设有雷达料位计;所述卸料仓内出口处的上方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连有翻转料门,所述卸料仓的出口连接排料管;所述连续式搅拌机的卸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卸料仓外侧的卸料门座,所述卸料门座顶部设有液压站,所述液压站下端设有伸缩油缸,所述伸缩油缸底端与翻转料门远离转轴的一端连接。油缸底端与翻转料门远离转轴的一端连接。油缸底端与翻转料门远离转轴的一端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式搅拌机的卸料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矿山充填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式搅拌机的卸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充填行业连续式搅拌机下料主要是采用槽体底部开孔、电动夹管阀控制的方式,其存在主要问题如下:下料管段过长,容易积料甚至堵死下料管道。电动夹管阀响应速度太慢,全开或全关需要时间过长(基本需要1分钟以上,阀门尺寸越大需要时间越长),上游来料不稳定极易造成搅拌机槽体顶部冒料;过慢的响应速度也无法满足电气自动化控制的需求。
[0003]另外,现有充填行业连续式搅拌机料位检测主要通过目视观测或者雷达料位计检测,雷达料位计主要安装于槽体上方盖板处,其存在以下问题:目视观测需人工参与控制,劳动强度大。槽体内部布满不断旋转的搅拌叶片,搅拌机正常工作液位面在搅拌中心轴处,处于槽体上方的雷达料位计根本无法探测到真实的工作液位面,也就无法参与搅拌机控制。要探测到真实工作液位面,则需取消掉一部分搅拌叶片,这将影响搅拌效果;另一种方式是将槽体拉长,在槽体端部预留出一段无搅拌叶片的空隙,雷达料位计安装于该处,但这种方式因该处无搅拌作用会造成该处料浆逐渐板结凝固,清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续式搅拌机的卸料机构。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6]所述连续式搅拌机的卸料机构设置于连续式搅拌机搅拌槽设有出料口的端部,所述连续式搅拌机的卸料机构包括与搅拌槽出料口连通的卸料仓(15)、设置于搅拌槽外部的料位计安装管(4),所述料位计安装管(4)下端与卸料仓(15)连通,所述料位计安装管(4)顶端设有雷达料位计(2);所述卸料仓(15)内出口处的上方设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上连有翻转料门(7),所述卸料仓(15)的出口连接排料管(9);所述连续式搅拌机的卸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卸料仓(15)外侧的卸料门座(8),所述卸料门座(8)顶部设有液压站(5),所述液压站(5)下端设有伸缩油缸(6),所述伸缩油缸(6)底端与翻转料门(7)远离转轴(10)的一端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连续式搅拌机的卸料机构还包括进水软管(1)和进气管(11),所述料位计安装管(4)顶部设有入水口和进气口,所述入水口与进水软管(1)连接,所述进气口与进气管(11)连接。
[0008]更优选地,所述入水口处设有电磁水阀(3),所述进气口处设有电磁气阀(12)。
[0009]优选地,所述转轴(10)一侧设有接近开关(13)或角度传感器。
[0010]优选地,所述液压站(5)外设有护罩(14)。
[0011]优选地,所述搅拌槽出料口分为上部溢流口和下部出口,且上部溢流口口径大于下部出口,所述上部溢流口位于搅拌槽内工作液位面处。
[0012]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连续式搅拌机的卸料机构安装在搅拌槽端部,卸料机构由液压站、伸缩油缸、翻转料门、卸料门座、排料管、转轴、护罩、接近开关等组成。液压站驱动伸缩油缸伸缩来推动翻转料门旋转,通过料门翻转控制开口大小来调节搅拌机的出料流量,达到稳定搅拌槽内工作液位面的目的,采用液压驱动具有力量大、响应速度快的优点;接近开关安装在转轴一侧,转轴跟随翻转料门旋转,可通过接近开关检测其位置,从而确定料门开度。接近开关也可用角度传感器代替。
[0014]料位计安装钢管安装位于搅拌槽外侧,雷达料位计安装于钢管顶端,在钢管顶部设置有入水口和气口,其通断通过电磁水阀和电磁气阀控制,其作用是对雷达料位计探头及钢管内部进行定时清洗,减少人工清理强度,同时可降低搅拌槽内粉尘和飞溅料浆对雷达料位计探测精度的影响。
[0015]为进一步加强料位控制效果,在搅拌槽出料端板上开设了两个出口,上部溢流口及底部出口。上部溢流口较大并开设在搅拌槽工作液位面处,连续工作状态下此为主要出料口;底部出口较小,主要起维持底部出口处料浆流动状态防止料浆板结和停机后槽内料流清空的作用。两出口料流最终汇集到卸料机构处,通过翻转料门和排料管排出。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1、料位检测装置位于搅拌槽外侧,不受搅拌臂刮刀的影响,测量信号真实稳定。槽内搅拌机构刮刀可贴着搅拌槽内壁布置,不存在搅拌空区,无积料结垢现象。
[0018]2、搅拌槽出料端开设上下两个出口,上部为较大的溢流出口,起稳定槽内工作液位面的作用;底部开口较小,起维持底部出口处料浆流动状态防止板结和槽内料流清空的作用。
[0019]3、卸料机构采用液压站+伸缩油缸驱动卸料门翻转的方式,响应速度快,开关门时间可控制在3秒内,满足自动化控制要求。液压站采用间歇式搅拌机行业通用模块,易获得且价格较低,降低采购成本。整个卸料机构成本将是原有夹管阀控制方式的50%。卸料门转轴处设置有接近开关,可检测料门位置开度。
[0020]4、雷达料位计采用窄波雷达,适合狭小空间安装。并配备电磁水阀和电磁气阀,可定期自动采用水气清扫方式对雷达料位计探头及探测管路进行清洗,并降低搅拌槽内粉尘和飞溅料浆对雷达料位计探测精度的影响。此方式可降低人工清理强度,提升设备维护便利性。雷达料位计检测数据可以料门开度连锁控制,从而维持搅拌槽内料位面的稳定。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连续式搅拌机的卸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连续式搅拌机的卸料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中:1、进水软管;2、雷达料位计;3、电磁水阀;4、料位计安装管;5、液压站;6、伸缩油缸;7、翻转料门;8、卸料门座;9、排料管;10、转轴;11、进气管;12、电磁气阀;13、接近开关;14、护罩;15、卸料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5]实施例1
[0026]参见图1和图2,所述连续式搅拌机的卸料机构设置于连续式搅拌机搅拌槽设有出料口的端部,所述连续式搅拌机的卸料机构包括与搅拌槽出料口连通的卸料仓15、设置于搅拌槽外部的料位计安装管4,所述料位计安装管4下端与卸料仓15连通,所述料位计安装管4顶端设有雷达料位计2;所述卸料仓15内出口处的上方设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上连有翻转料门7,所述卸料仓15的出口连接排料管9;所述连续式搅拌机的卸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卸料仓15外侧的卸料门座8,所述卸料门座8顶部设有液压站5,所述液压站5下端设有伸缩油缸6,所述伸缩油缸6底端与翻转料门7远离转轴10的一端连接。
[0027]其中,所述连续式搅拌机的卸料机构还包括进水软管1和进气管11,所述料位计安装管4顶部设有入水口和进气口,所述入水口与进水软管1连接,所述进气口与进气管11连接。所述入水口处设有电磁水阀3,所述进气口处设有电磁气阀12。所述转轴10一侧设有接近开关13或角度传感器。所述液压站5外设有护罩14。所述搅拌槽出料口分为上部溢流口和下部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式搅拌机的卸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式搅拌机的卸料机构设置于连续式搅拌机搅拌槽设有出料口的端部,所述连续式搅拌机的卸料机构包括与搅拌槽出料口连通的卸料仓(15)、设置于搅拌槽外部的料位计安装管(4),所述料位计安装管(4)下端与卸料仓(15)连通,所述料位计安装管(4)顶端设有雷达料位计(2);所述卸料仓(15)内出口处的上方设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上连有翻转料门(7),所述卸料仓(15)的出口连接排料管(9);所述连续式搅拌机的卸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卸料仓(15)外侧的卸料门座(8),所述卸料门座(8)顶部设有液压站(5),所述液压站(5)下端设有伸缩油缸(6),所述伸缩油缸(6)底端与翻转料门(7)远离转轴(10)的一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搅拌机的卸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式搅拌机的卸料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飞,王伟,袁国文,罗期望,于继凯,周鑫,
申请(专利权)人:飞翼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