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自放电特性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测试的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自放电特性测试方法、电池自放电特性测试装置、电池自放电特性测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具备比能量大、质量小、无记忆性以及无污染等突出优点,锂电池在电气交通、便携式电子设备、储能系统中广泛应用。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单体电池容量以及自放电特性的差异,多电池组成模块后的系统容量往往偏低。同时,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加,电池之间的不一致性进一步加剧,电池系统的循环寿命比单体电池的寿命大幅下降。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自放电率进行深入研究是电池高效使用的迫切需求。自放电为电池本体自身电荷消耗的过程,自放电可分为两种模式即可恢复性自放电和不可恢复性自放电,该特性伴随着电池的整个生命周期。
[0003]现有的测试电池自放电中不可恢复以及可恢复容量的方法是固定的:(1)将全新的电池进行初始满电容量标定,(2)将电池静置于特定温度和时间,(3)利用CC(constant current,恒流)
‑r/>CV(con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自放电特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自放电特性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测电池处于静置稳定状态的初始开路电压,对所述待测电池进行第一次脉冲充电并静置;在第一次脉冲充电后所述待测电池的开路电压下降至所述初始开路电压时,对所述待测电池进行与第一次脉冲充电相同的第二次脉冲充电并静置;在第二次脉冲充电后所述待测电池的开路电压下降至所述初始开路电压时,基于两次脉冲充电过程中所述待测电池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确定第一次脉冲充电后静置时所述待测电池的自放电平均电流,所述自放电平均电流包括平均不可恢复自放电电流以及平均可恢复自放电电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自放电特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两次脉冲充电过程中所述待测电池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确定第一次脉冲充电后静置时所述待测电池的自放电平均电流的步骤,包括:确定脉冲充电的充电电荷量;基于两次脉冲充电过程中所述待测电池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确定两次静置时间内电压线性下降的曲线函数;基于所述充电电荷量、所述初始开路电压以及所述曲线函数,确定第一次脉冲充电后静置时所述待测电池的自放电平均电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自放电特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脉冲充电的充电电荷量的步骤,包括:根据第一次脉冲充电后静置时所述待测电池的自放电平均电流和第一次静置时长确定脉冲充电的充电电荷量。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自放电特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两次脉冲充电过程中所述待测电池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确定两次静置时间内电压线性下降的曲线函数的步骤,包括:根据对所述待测电池进行第一次脉冲充电和第二次脉冲充电后静置时所述待测电池的开路电压线性下降的开始时间、所述开始时间的开始电压、所述待测电池的开路电压线性下降的结束时间、所述结束时间的结束电压,确定第一次静置时间内电压线性下降的第一曲线函数以及第二次静置时间内电压线性下降的第二曲线函数。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自放电特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充电电荷量、所述初始开路电压以及所述曲线函数,确定第一次脉冲充电后静置时所述待测电池的自放电平均电流的步骤,包括:基于所述第一曲线函数确定第一次静置开始时的第一理论开路电压;基于所述第二曲线函数确定第二次静置开始时的第二理论开路电压;基于所述充电电荷量、所述初始开路电压、所述第一理论开路电压和所述第二理论开路电压,确定第一次脉冲充电后静置时所述待测电池的自放电平均电流。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自放电特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充电电荷量、所述初始开路电压、所述第一理论开路电压和所述第二理论开路电压,确定第一次脉冲充电后静置时所述待测电池的自放电平均电流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充电电荷量、所述初始开路电压、所述第一理论开路电压和所述第二理论开路电压,确定第一次脉冲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圣明,王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恒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