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加高的吊篮悬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5806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7
一种可加高的吊篮悬挂系统,包括吊篮悬挂架和连接架;吊篮悬挂架包括立柱、悬挂梁、可调节骑墙架和加强钢丝绳;悬挂梁横跨在墙体上方,悬挂梁长度可调;悬挂梁顶部连有支撑柱;加强钢丝绳前后两端分别与悬挂梁前后两端对应连接,加强钢丝绳在支撑柱的位置与支撑柱上部连接;立柱连接在悬挂梁末端,立柱高度可调;可调节骑墙架包括托槽、夹持板和拉结螺栓;托槽托在悬挂梁的底部;夹持板设在墙体两侧;拉结螺栓拉设在两个夹持板之间;夹持板上横向穿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靠近墙体的一端设置有端板,端板顶在墙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吊篮搭设高度不足,吊篮前支腿、后支腿无法满足现场施工要求,现场施工难度大和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患的技术问题。患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加高的吊篮悬挂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可加高的吊篮悬挂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建筑物美观要求的提高,建筑的外立面造型变化多样,幕墙形式增多,大部分建筑屋顶施工完成后会在屋顶设置两层或多层构架层,用于屋顶的利用或增加屋面造型。因屋顶构架层高度过高,导致传统的常规吊篮搭设高度不足,吊篮前支腿、后支腿无法满足现场施工要求,造成现场施工难度大,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可加高吊篮悬挂机构,以解决现有工具
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加高的吊篮悬挂系统,要解决传统的吊篮搭设高度不足,吊篮前支腿、后支腿无法满足现场施工要求,造成现场施工难度大和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加高的吊篮悬挂系统,包括有吊篮悬挂架和连接架;所述吊篮悬挂架有两个,沿纵向间隔布置;所述吊篮悬挂架包括有立柱、悬挂梁、可调节骑墙架和加强钢丝绳;所述悬挂梁横跨在墙体的上方,且悬挂梁的长度可调;在悬挂梁的顶部、对应墙体的位置处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加强钢丝绳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悬挂梁的前后两端对应连接,加强钢丝绳在支撑柱的位置处与支撑柱的上部连接;所述立柱连接在悬挂梁的末端,且立柱的高度可调;在立柱的底部设置有配重;所述可调节骑墙架包括有托槽、夹持板和拉结螺栓;所述托槽的纵向切面呈U形,且托在悬挂梁的底部,且托槽与悬挂梁之间可调连接;所述夹持板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墙体两侧,且夹持板的上端与托槽固定连接;在两个夹持板之间、位于墙体的顶部设置有横向限位杆;所述拉结螺栓拉设在两个夹持板之间、且位于横向限位杆上方;在每个夹持板上均横向穿设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靠近墙体的一端设置有端板,调节螺栓远离墙体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杆;所述端板顶在墙体上;所述连接架连接在两个吊篮悬挂架的立柱之间。
[0007]优选的,所述悬挂梁包括有后梁段、前梁段和调节梁段;所述前梁段设置在墙体的上方,在前梁段的前后侧壁上、沿横向对应间隔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后梁段设置在立柱上方,在后梁段的前后侧壁上、沿横向对应间隔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立柱的顶部设置有套管,在套管上设置有穿孔;所述套管套设在后梁段上,且与后梁段通过穿设在穿孔和第二连接孔中的螺栓连接;所述调节梁段呈管状,且调节梁段的前后两端分别套设在前梁段和后梁段上;在调节梁段的前后侧壁上、沿横向对应间隔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调节梁段与前梁段之间通过穿设在第一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中的螺栓连接;所述调节梁段与后梁段之间通过穿设在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的螺栓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立柱的底部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包括有托板和加固杆;所述托板呈条状,沿纵向连接在立柱底部;所述加固杆有两根,分别倾斜连接在托板的两侧与立柱的下部之间;在托板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竖向限位杆;所述配重有两组,分别套在两侧的竖向限位杆外。
[0009]优选的,所述立柱包括有下柱段、调节柱段和上柱段;所述下柱段上、沿竖向间隔开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上柱段间隔设置在下柱段的正上方,且在上柱段上、沿竖向间隔设置有第二螺栓孔;所述调节柱段呈管状,且调节柱段的上下两端分别套设在上柱段和下柱段上;在调节柱段上、沿竖向间隔设置有第三螺栓孔;所述调节柱段与上柱段之间通过穿设在第二螺栓孔和第三螺栓孔中的螺栓连接;所述调节柱段与下柱段之间通过穿设在第一螺栓孔和第三螺栓孔中的螺栓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架包括有斜杆;所述斜杆有两根,呈X形设置;每根斜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根立柱上。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通过加高吊篮,将下柱段、调节柱段和上柱段通过留设的螺栓孔进行可调连接,同时将可调节骑墙架可调的连接在悬挂梁上,可调节骑墙架可随立柱的竖向调节而调节,同时可调节骑墙架还能够沿悬挂梁横向调节,便于外墙吊篮施工,加快施工进度,有效的解决了因屋面构架层过高导致常规吊篮施工难度大和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可调节骑墙架代替传统的吊篮前支腿,可调节骑墙架夹持在墙体的两侧,避免直接将吊篮支设在女儿墙上;同时,可调节骑墙架通过螺栓调节固定,减少在女儿墙上开孔造成的渗漏风险。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中可调节骑墙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中立柱顶部连接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连接架、1.1-斜杆、1.2-连接段、2-立柱、2.1-下柱段、2.2-调节柱段、2.3-上柱段、3-悬挂梁、3.1-后梁段、3.2-前梁段、3.3-调节梁段、4-可调节骑墙架、4.1-托槽、4.2-夹持板、4.3-拉结螺栓、4.4-横向限位杆、4.5-调节螺栓、4.6-端板、4.7-调节杆、5-加强钢丝绳、6-墙体、7-支撑柱、8-配重、9-第一连接孔、10-第二连接孔、11-套管、12-穿孔、13-第三连接孔、14-托架、14.1-托板、14.2-加固杆、15-竖向限位杆、16-第一螺栓孔、17-第一螺栓孔、18-第二螺栓孔、19-第三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

4所示,这种可加高的吊篮悬挂系统,包括有吊篮悬挂架和连接架1;所述吊篮悬挂架有两个,沿纵向间隔布置;所述吊篮悬挂架包括有立柱2、悬挂梁3、可调节骑墙架4
和加强钢丝绳5;所述悬挂梁3横跨在墙体6的上方,且悬挂梁3的长度可调;在悬挂梁3的顶部、对应墙体6的位置处连接有支撑柱7;所述加强钢丝绳5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悬挂梁3的前后两端对应连接,加强钢丝绳5在支撑柱7的位置处与支撑柱7的上部连接;所述立柱2连接在悬挂梁3的末端,且立柱2的高度可调;在立柱2的底部设置有配重8;所述可调节骑墙架4包括有托槽4.1、夹持板4.2和拉结螺栓4.3;所述托槽4.1的纵向切面呈U形,且托在悬挂梁3的底部,且托槽4.1与悬挂梁3之间可调连接;所述夹持板4.2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墙体6两侧,且夹持板4.2的上端与托槽4.1固定连接;在两个夹持板4.2之间、位于墙体6的顶部设置有横向限位杆4.4;所述拉结螺栓4.3拉设在两个夹持板4.2之间、且位于横向限位杆4.4上方;在每个夹持板4.2上均横向穿设有调节螺栓4.5;所述调节螺栓4.5靠近墙体6的一端设置有端板4.6,调节螺栓4.5远离墙体6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杆4.7;所述端板4.6顶在墙体6上;所述连接架1连接在两个吊篮悬挂架的立柱2之间,各组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形成有效整体。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悬挂梁3包括有后梁段3.1、前梁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加高的吊篮悬挂系统,包括有吊篮悬挂架和连接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篮悬挂架有两个,沿纵向间隔布置;所述吊篮悬挂架包括有立柱(2)、悬挂梁(3)、可调节骑墙架(4)和加强钢丝绳(5);所述悬挂梁(3)横跨在墙体(6)的上方,且悬挂梁(3)的长度可调;在悬挂梁(3)的顶部、对应墙体(6)的位置处连接有支撑柱(7);所述加强钢丝绳(5)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悬挂梁(3)的前后两端对应连接,加强钢丝绳(5)在支撑柱(7)的位置处与支撑柱(7)的上部连接;所述立柱(2)连接在悬挂梁(3)的末端,且立柱(2)的高度可调;在立柱(2)的底部设置有配重(8);所述可调节骑墙架(4)包括有托槽(4.1)、夹持板(4.2)和拉结螺栓(4.3);所述托槽(4.1)的纵向切面呈U形,且托在悬挂梁(3)的底部,且托槽(4.1)与悬挂梁(3)之间可调连接;所述夹持板(4.2)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墙体(6)两侧,且夹持板(4.2)的上端与托槽(4.1)固定连接;在两个夹持板(4.2)之间、位于墙体(6)的顶部设置有横向限位杆(4.4);所述拉结螺栓(4.3)拉设在两个夹持板(4.2)之间、且位于横向限位杆(4.4)上方;在每个夹持板(4.2)上均横向穿设有调节螺栓(4.5);所述调节螺栓(4.5)靠近墙体(6)的一端设置有端板(4.6),调节螺栓(4.5)远离墙体(6)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杆(4.7);所述端板(4.6)顶在墙体(6)上;所述连接架(1)连接在两个吊篮悬挂架的立柱(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加高的吊篮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梁(3)包括有后梁段(3.1)、前梁段(3.2)和调节梁段(3.3);所述前梁段(3.2)设置在墙体(6)的上方,在前梁段(3.2)的前后侧壁上、沿横向对应间隔设置有第一连接孔(9);所述后梁段(3.1)设置在立柱(2)上方,在后梁段(3.1)的前后侧壁上、沿横向对应间隔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0);所述立柱(2)的顶部设置有套管(11),在套管(11)上设置有穿孔(12);所述套管(11)套设在后梁段(3.1)上,且与后梁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琦杰杜志鹏王宁章玉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