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互花米草治理用翻耕碎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互花米草治理
,具体是指一种互花米草治理用翻耕碎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互花米草是禾本科、鼠尾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通常由短而细的须根和长而粗的地下茎根状茎组成。根系发达,常密布于地下30厘米深的土层内,有时可深达50
‑
100厘米。植株茎秆坚韧、直立,茎节具叶鞘,叶腋有腋芽,叶片互生,长披针形,具盐腺,叶表有白色粉状的盐霜出现,圆锥花序,被列入世界最危险的100种入侵种名单。目前治理互花米草的方法主要包括拔除、挖掘、割除等物理方法,由于互花米草具有强大的无性繁殖能力,地下根茎发达,遍布土层内,容易二次生长,而且无法将互花米草的根茎破碎,仍然会造成互花米草的根茎繁殖,加上治理完还需要专人再去喷洒除草药水,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互花米草治理用翻耕碎根装置,不仅可以将庞大的互花米草根系进行钻出,而且便于对其根茎进行翻耕碎根,同时可以对其碎根进行喷洒除草药水,可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互花米草治理用翻耕碎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底部设有万向轮(2),所述车体(1)的一侧设有钻根结构,所述车体(1)的底部设有翻耕碎根结构,所述车体(1)内一侧设有农药箱(20),所述车体(1)内底部设有和农药箱(20)的水泵(24),所述车体(1)的底部设有和水泵(24)相连的喷水管(25),所述喷水管(25)上设有不少于一个的喷头(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花米草治理用翻耕碎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2)的数量共四个,分别位于车体(1)的底部四角,均为自锁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花米草治理用翻耕碎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一侧设有推把(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花米草治理用翻耕碎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根结构包括所述车体(1)的顶端一侧设有第一电机(4),所述车体(1)内的一侧设有由第一电机(4)驱动的螺杆(5),所述螺杆(5)上设有移动块(6),所述车体(1)内的一侧设有滑杆(7),所述移动块(6)的一侧设有套设在滑杆(7)上的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守亮,陈良伟,王瀚葆,徐珊珊,王安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瑞鸿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