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建筑装饰工程的墙面整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5730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装饰工程的墙面整平装置,本装置包括底座、滚轮机构、升降机构、整平机构、退位机构、抬升机构和移动机构,滚轮机构设于底座的底面四角;升降机构用于驱动顶部横梁升降,整平机构通过设有若干磨砂轮的整平板对墙面整平,退位机构驱动整平机构处于打磨位置的前移和完成打磨作业后退,抬升机构通过基座对整平机构进行提升,移动机构驱动整平机构的左右移动,适应墙面整体的打磨。本装置克服传统墙面整平作业的缺陷,降低墙面打磨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整体墙面的整平质量以及作业效率,且墙面整平操作简便,避免噪音及粉尘污染对施工人员健康的影响。粉尘污染对施工人员健康的影响。粉尘污染对施工人员健康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建筑装饰工程的墙面整平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饰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装饰工程的墙面整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中,毛坯墙体修建完成之后需要对墙体表面进行涂刮腻子,涂刮腻子过后墙面部分会出现凹凸不平现象,需要将其进行整平,才能进行后续的粉刷、涂油漆或粘贴壁纸等装饰施工作业。目前在墙面整平施工作业时大都采用人工手动进行打磨或手持墙面打磨机进行打磨,该墙面整平施工作业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较,墙面平整效果因人的手工技术高低而异,因此施工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且对于较高的墙面部位还需搭设脚手架进行打磨作业,操作不便;并且在墙面打磨作业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及粉尘污染对施工人员的健康有非常大的损害。
[0003]中国专利文献CN105904300A公开了一种墙面打磨机,包括壳体、行走机构、风扇模组以及打磨机构,壳体内设置有相对的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两者间用隔板隔开,行走机构安装在第一容置腔内,风扇模组安装在第二容置腔内,与隔板连接,打磨机构一端依次穿过行走机构及隔板,另一端远离风扇模组。该打磨机能够实现自动化打磨,打磨过程中不需要人力的参与。但是,该打磨机只能打磨较低的墙面,无法打磨墙面的较高位置,限制了整体墙面的整平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装饰工程的墙面整平装置,本装置克服传统墙面整平作业的缺陷,降低墙面打磨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整体墙面的整平质量以及作业效率,且墙面整平操作简便,避免噪音及粉尘污染对施工人员健康的影响。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用于建筑装饰工程的墙面整平装置包括底座、滚轮机构、升降机构、整平机构、退位机构、抬升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滚轮机构设于所述底座的底面四角;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多节伸缩立柱、顶部横梁、多节伸缩滑槽和中部横梁,所述多节伸缩立柱垂直设于所述底座两侧,所述顶部横梁设于所述多节伸缩立柱顶端,所述多节伸缩滑槽设于所述多节伸缩立柱后侧并随同多节伸缩立柱升降,所述中部横梁两端设于所述多节伸缩滑槽并随同多节伸缩滑槽升降;所述整平机构包括若干磨砂轮、整平板、气缸基座、旋转气缸、整平连接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连杆安装板、导向杆、限位块和第一电机,所述整平板表面设有凹口,所述若干磨砂轮成排设于所述整平板表面的凹口内,所述整平连接杆水平设于所述整平板背面,所述旋转气缸设于所述气缸基座并且驱动端连接所述连杆安装板,所述连杆安装板背面两侧设有挂耳,所述导向杆穿入所述挂耳的通孔并且顶端连接所述整平连接杆的两端,所述限位块设于所述连杆安装板背面两侧并位于所述挂耳下方,所述第一电机设于
所述连杆安装板背面,所述连杆安装板背面设有滑槽,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整平连接杆中部、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连杆安装板背面上部、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连杆安装板背面的滑槽内,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第二连杆沿铰接点旋转,第二连杆通过第一连杆带动整平板上下往复运动;所述退位机构包括长滑动杆、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连接座、丝杠和L型支撑块,所述L型支撑块的一边设于所述整平机构的气缸基座底部两侧,所述气缸基座设有螺孔,所述丝杠拧于所述螺孔内,所述第二电机连接座设于所述长滑动杆顶端,所述第二电机设于第二电机连接座并且驱动端连接所述丝杠;所述抬升机构包括滑轮滑座、第一滑轮、连接绳、基座、第二滑轮、转向座、第三滑轮和第三电机,所述滑轮滑座活动设于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横梁底面两侧,所述第一滑轮设于所述滑轮滑座,所述转向座设于所述底座两侧,所述第三电机和第三滑轮分别设于所述转向座并且第三电机驱动第三滑轮旋转,所述基座包括平板和设于平板中部两侧的立柱,所述第二滑轮设于所述立柱顶端,所述连接绳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滑轮并穿过所述第一滑轮后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滑轮,所述基座坐落于所述升降机构的中部横梁表面;所述退位机构的L型支撑块底端连接所述基座,所述长滑动杆的底端滑动安装于所述基座末端的滑槽内;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四电机、第一齿轮和长齿条,所述长齿条设于所述升降机构的中部横梁,所述第四电机和第一齿轮分别设于所述抬升机构的基座底面,并且所述第四电机驱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与长齿条啮合,带动基座沿中部横梁长度方向移动。
[0006]进一步,本装置还包括清扫机构,所述清扫机构包括接料板、刷槽、第二齿轮、第一转轴、第五电机、第二转轴、第三齿轮、清扫刷、L形卡块和U型连接杆,所述接料板设于所述抬升机构的基座前端并且位于所述整平机构的整平板下方,所述接料板一侧设有刷槽,所述第五电机设于所述接料板底面,所述第一转轴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五电机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转轴设于所述接料板侧面并且前端伸入所述刷槽、后端连接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所述清扫刷设于所述刷槽内并且底端连接所述第二转轴,所述L形卡块设于所述整平机构的气缸基座底面,所述U型连接杆底端连接所述接料板、顶端设有卡销,所述退位机构的第二电机驱动整平机构的气缸基座前移时,所述U型连接杆顶端的卡销卡入L形卡块并带动接料板前移,所述退位机构的第二电机驱动整平机构的气缸基座后退时,所述L形卡块与所述U型连接杆顶端的卡销脱开。
[0007]进一步,本装置还包括控距机构,所述控距机构分别设于所述底座的前端面两侧,所述控距机构包括控距连接板、控距板、若干定位槽、若干复位弹簧和若干定位块,所述控距连接板设于所述底座的前端面,所述若干定位槽间隔设于所述控距连接板,所述若干复位弹簧套入所述若干定位槽外圈并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控距连接板和控距板,所述若干定位块分别设于所述若干定位槽的槽孔内。
[0008]进一步,所述滚轮机构包括四个轮架、四个滚轮、两根轮轴和两个驱动电机,所述四个轮架设于所述底座的底面四角,所述四个滚轮分别设于所述四个轮架,所述两根轮轴分别设于所述底座底面两侧并且轮轴两端分别连接对应位置的滚轮,所述两个驱动电机分别设于所述底座底面两侧并且驱动所述两根轮轴旋转。
[0009]进一步,所述升降机构的多节伸缩立柱是三节升降气缸。
[0010]进一步,所述滚轮机构的四个滚轮是万向轮。
[0011]由于本专利技术用于建筑装饰工程的墙面整平装置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本装置包括底座、滚轮机构、升降机构、整平机构、退位机构、抬升机构和移动机构,滚轮机构设于底座的底面四角;升降机构用于驱动顶部横梁升降,整平机构通过设有若干磨砂轮的整平板对墙面整平,退位机构驱动整平机构处于打磨位置的前移和完成打磨作业后退,抬升机构通过基座对整平机构进行提升,移动机构驱动整平机构的左右移动,适应墙面整体的打磨。本装置克服传统墙面整平作业的缺陷,降低墙面打磨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整体墙面的整平质量以及作业效率,且墙面整平操作简便,避免噪音及粉尘污染对施工人员健康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建筑装饰工程的墙面整平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装饰工程的墙面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底座、滚轮机构、升降机构、整平机构、退位机构、抬升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滚轮机构设于所述底座的底面四角;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多节伸缩立柱、顶部横梁、多节伸缩滑槽和中部横梁,所述多节伸缩立柱垂直设于所述底座两侧,所述顶部横梁设于所述多节伸缩立柱顶端,所述多节伸缩滑槽设于所述多节伸缩立柱后侧并随同多节伸缩立柱升降,所述中部横梁两端设于所述多节伸缩滑槽并随同多节伸缩滑槽升降;所述整平机构包括若干磨砂轮、整平板、气缸基座、旋转气缸、整平连接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连杆安装板、导向杆、限位块和第一电机,所述整平板表面设有凹口,所述若干磨砂轮成排设于所述整平板表面的凹口内,所述整平连接杆水平设于所述整平板背面,所述旋转气缸设于所述气缸基座并且驱动端连接所述连杆安装板,所述连杆安装板背面两侧设有挂耳,所述导向杆穿入所述挂耳的通孔并且顶端连接所述整平连接杆的两端,所述限位块设于所述连杆安装板背面两侧并位于所述挂耳下方,所述第一电机设于所述连杆安装板背面,所述连杆安装板背面设有滑槽,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整平连接杆中部、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连杆安装板背面上部、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连杆安装板背面的滑槽内,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第二连杆沿铰接点旋转,第二连杆通过第一连杆带动整平板上下往复运动;所述退位机构包括长滑动杆、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连接座、丝杠和L型支撑块,所述L型支撑块的一边设于所述整平机构的气缸基座底部两侧,所述气缸基座设有螺孔,所述丝杠拧于所述螺孔内,所述第二电机连接座设于所述长滑动杆顶端,所述第二电机设于第二电机连接座并且驱动端连接所述丝杠;所述抬升机构包括滑轮滑座、第一滑轮、连接绳、基座、第二滑轮、转向座、第三滑轮和第三电机,所述滑轮滑座活动设于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横梁底面两侧,所述第一滑轮设于所述滑轮滑座,所述转向座设于所述底座两侧,所述第三电机和第三滑轮分别设于所述转向座并且第三电机驱动第三滑轮旋转,所述基座包括平板和设于平板中部两侧的立柱,所述第二滑轮设于所述立柱顶端,所述连接绳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滑轮并穿过所述第一滑轮后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滑轮,所述基座坐落于所述升降机构的中部横梁表面;所述退位机构的L型支撑块底端连接所述基座,所述长滑动杆的底端滑动安装于所述基座末端的滑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冯立宾袁德星岳志远袁钟光史亮亮谢松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