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细菌纤维素及其培养基和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改性细菌纤维素及其培养基和制备方法,属于原位改性方法生产改性细菌纤维素
技术介绍
[0002]细菌纤维素(BC)是指在不同条件下,由醋酸菌属、土壤杆菌属、根瘤菌属和八叠球菌属等中的某种微生物合成的纤维素的统称,是一种生物大分子聚合物,具有众多优良性能如高纯度、高结晶度、高机械强度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独特优势使其在食品、生物医学等行业广泛应用。
[0003]细菌纤维素的性能虽然优良,但为更好地应用于不同的场景中,还需有针对性的、通过原位改性的方法侧重提高细菌纤维素的某方面或某几方面的性能,或使细菌纤维素增加新的功能。原位改性,是指在细菌纤维素产生菌株的发酵过程中通过改变培养条件或向培养基中添加额外的改性剂来改变细菌纤维素的形态、机械性能、结晶度、再水化率和其他重要性能,成本较低、步骤简便。
[0004]但现有的细菌纤维素的原位改性方法局限较多:第一,细菌纤维素产生菌株大多为好氧菌,而好氧菌只能在其与培养基或空气的接触面产生细菌纤维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培养改性细菌纤维素产生菌株的HS
‑
XGK
‑
Mag培养基,其特征在于,以质量浓度计,在HS
‑
XGK发酵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0.1g/L~2.5g/L的水不溶性改性剂厚朴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HS
‑
XGK
‑
Mag培养基,其特征在于,以质量浓度计,HS
‑
XGK
‑
Mag培养基包括1.5g/L的厚朴酚、1.0g/L的黄原胶、7.5g/L的酵母粉、10g/L的蛋白胨、10g/L的Na2HPO4、1.0g/L的KNO3和25g/L的葡萄糖。3.一种HS
‑
XGK
‑
Mag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配制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HS
‑
XGK
‑
Mag培养基,包括:将葡萄糖、蛋白胨、酵母粉、Na2HPO4、KNO3充分溶解于水中,以得到基础混合液;向所述基础混合液中缓慢加入黄原胶,并于25℃
‑
50℃温度下充分搅拌至其完全溶解,以得到基础悬浮体系;向所述基础悬浮体系中缓慢加入厚朴酚,混匀,以得到HS
‑
XGK
‑
Mag培养基。4.一种改性细菌纤维素,其特征在于,改性细菌纤维素为FY
‑
07菌株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HS
‑
XGK
‑
Mag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的膜结构物质,所述改性细菌纤维素的表面均匀且密集分布大量白色颗粒状厚朴酚,所述改性细菌纤维素中存在黄原胶和细菌纤维素的典型官能团,所述改性细菌纤维素的结晶度为60.6%、持水率大于17000%、溶胀率最高为4160.6%,所述改性细菌纤维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的抑菌率最高至100%、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率最高至72%,在所述改性细菌纤维素上培养的细胞活性大于94%。5.一种利用水不溶性改性剂制备改性细菌纤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扩大培养细菌纤维素产生菌株FY
‑
07,以获得同时含有菌株FY
‑
07和其产物细菌纤维素的种子液;将所述种子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帅,马挺,李国强,高歌,牛少芳,刘童童,赵雪晴,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