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补水连通工程的关联性及适配性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5564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补水连通工程的关联性及适配性分析方法,包括关联性分析和适配性分析;关联性分析用于表征某区域或某河段的结构连通路径与连通需求要素之间的关联;适配性分析包括灌溉适配性分析、水质适配性分析和经济适配性分析,灌溉适配性分析用于分析某区域或某河段的水资源情况;水质适配性分析用于分析某区域或某河段的水位和水质情况;经济适配性分析具体包括:计算工程总费和计算工程总效益;进行工程经济分析获得效益费用比和内部收益率;进行判断,具体是:若效益费用比和/或内部收益率大于等于1,则适配性良好,否则适配性差。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能有效判断某区域或某河段的适配性。河段的适配性。河段的适配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补水连通工程的关联性及适配性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灌溉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补水连通工程的关联性及适配性分析方 法。

技术介绍

[0002]水系连通是保证河流系统健康完整,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条件,水系连通性衰退问题备受 社会关注。
[0003]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 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
[0004]随着时代的变迁,为了深入了解河流系统的连通性,水系连通性的内涵包括边界的流畅 性和稳定性,水流的连续性和流动性,泥沙的输移和交换以及生物的生长繁衍与多样性。
[0005]针对洞庭湖的适配性研究越来越重要,而现有技术中,部分仅仅对灌溉适配性进行分析, 而部分方案仅仅对水位

水质进行适配性分析,因此,开发一种全方位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补水连通工程的关联性及适配性分析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用于补水连通工程的关联性及适配性分析方法,包括关联性分析和适配性分析;
[0008]关联性分析用于表征某区域或某河段的结构连通路径与连通需求要素之间的关联;
[0009]适配性分析包括灌溉适配性分析、水质适配性分析和经济适配性分析,灌溉适配性分析 用于分析某区域或某河段的水资源情况;水质适配性分析用于分析某区域或某河段的水位和 水质情况;经济适配性分析具体包括:计算工程总费和计算工程总效益;进行工程经济分析 获得效益费用比和内部收益率;进行判断,具体是:若效益费用比和/或内部收益率大于等于 1,则适配性良好,否则适配性差。
[0010]本专利技术可选的,所述灌溉适配性分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1]计算灌溉可供水量;计算灌溉总需水量;
[0012]计算灌溉需引水量;
[0013]判断是否处于非汛期,若是,则进行泵站提水,进入下一步;若否,则进行自引;
[0014]计算提水流量;
[0015]进行判断,具体是:若提水流量大于设计流量,则适配性差;若提水流量小于等于设计 流量,则满足灌溉需求,适配性良好。
[0016]本专利技术可选的,灌溉总需水量采用表达式1)进行计算:
[0017]W

=q
×
S

/c
ꢀꢀ
1);
[0018]其中:W

—灌溉总需水量,m3;q—综合灌溉定额,m3/亩;S

—灌溉总面积,万亩;c—灌 溉水利用系数,无量纲;
[0019]灌溉总面积S

采用表达式2)计算得到:
[0020][0021]其中:S
i
—各片区的灌溉面积,万亩;n为总的片区数量;
[0022]补水后仍需的灌溉用水量W

采用表达式3)计算得到:
[0023]W

=W


W

ꢀꢀ
3);
[0024]其中:W

—现有水库、山塘和湖泊的可补水量;
[0025]需自引或通过提水得到的余缺水量W

采用表达式4)计算得到:
[0026]W

=W

+W


W

ꢀꢀ
4);
[0027]其中:W

—其他因素造成的水量损失,万m3;W

—河流自然来水量,万m3;
[0028]非汛期需通过泵站提水的流量Q

通过表达式5)计算得到:
[0029][0030]其中:Q

—非汛期需通过泵站提水的流量,m3/s;T—泵站单日运用时间,h;t—某缺水月份 的天数。
[0031]本专利技术可选的,泵站单日运用时间T取值为22h。
[0032]本专利技术可选的,田间的灌溉水利用系数≥0.95,旱地田间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90。
[0033]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补水工程的关联性及适配性分析,适配性分析具体包括灌溉适配性分析、 水质适配性分析和经济适配性分析,从而对某区域或某河段的性能进行相应分析,从而判断 某区域或某河段的适配性。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补水工程的关联性示意图;
[003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补水工程的适配性分析的逻辑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 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37]实施例:
[0038]一种用于补水连通工程的关联性及适配性分析方法,包括关联性分析和适配性分析,详 情如下:
[0039]关联性分析用于表征某区域或某河段的结构连通路径与连通需求要素之间的关联,详见 图1,该补水连通工程主要通过洪水港泵站从长江提水,经华洪运河至华容河,通过涵闸与 泵站的开启和关闭,适配适宜的流量以满足工程沿线地区的需水要求。工程在提升农业灌溉 效益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防洪以及社会经济效益也有促进作用。
[0040]适配性分析包括灌溉适配性分析、水质适配性分析和经济适配性分析,详见图2,具体 是:
[0041]灌溉适配性分析用于分析某区域或某河段的水资源情况。
[0042]水质适配性分析用于分析某区域或某河段的水位和水质情况。
[0043]经济适配性分析具体包括:计算工程总费和计算工程总效益;进行工程经济分析获得效 益费用比和内部收益率;进行判断,具体是:若效益费用比和/或内部收益率大于等于1,则 适配性良好,否则适配性差。
[0044]本专利技术可选的,所述灌溉适配性分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45]计算灌溉可供水量;计算灌溉总需水量;
[0046]计算灌溉需引水量;
[0047]判断是否处于非汛期,若是,则进行泵站提水,进入下一步;若否,则进行自引;
[0048]计算提水流量;
[0049]进行判断,具体是:若提水流量大于设计流量,则适配性差;若提水流量小于等于设计 流量,则满足灌溉需求,适配性良好。
[0050]本专利技术可选的,灌溉总需水量采用表达式1)进行计算:
[0051]W

=q
×
S

/c
ꢀꢀ
1);
[0052]其中:W

—灌溉总需水量,m3;q—综合灌溉定额,m3/亩;S

—灌溉总面积,万亩;c—灌 溉水利用系数,无量纲;
[0053]灌溉总面积S

采用表达式2)计算得到: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补水连通工程的关联性及适配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关联性分析和适配性分析;关联性分析用于表征某区域或某河段的结构连通路径与连通需求要素之间的关联;适配性分析包括灌溉适配性分析、水质适配性分析和经济适配性分析,灌溉适配性分析用于分析某区域或某河段的水资源情况;水质适配性分析用于分析某区域或某河段的水位和水质情况;经济适配性分析具体包括:计算工程总费和计算工程总效益;进行工程经济分析获得效益费用比和内部收益率;进行判断,具体是:若效益费用比和/或内部收益率大于等于1,则适配性良好,否则适配性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补水连通工程的关联性及适配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适配性分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计算灌溉可供水量;计算灌溉总需水量;计算灌溉需引水量;判断是否处于非汛期,若是,则进行泵站提水,进入下一步;若否,则进行自引;计算提水流量;进行判断,具体是:若提水流量大于设计流量,则适配性差;若提水流量小于等于设计流量,则满足灌溉需求,适配性良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补水连通工程的关联性及适配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灌溉总需水量采用表达式1)进行计算:W

=q
×
S

/c 1);其中:W

—灌溉总需水量,m3;q—综合灌溉定额,m3/亩;S

—灌溉总面积,万亩;c—灌溉水利用系数,无量纲;灌溉总面积S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岚李志威王赞成姜英豪李凯轩任志皮艳霞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百舸水利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