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井外汽液集流装置的分瓣式结构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5563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井外汽液集流装置的分瓣式结构系统,涉及油井热注技术领域;为了提升环保性;该分瓣式结构系统包括设置于套管外侧的钢筋砼,所述钢筋砼底部埋设于地面下,钢筋砼下方设置有碎石层,所述钢筋砼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分瓣式护套,分瓣式护套套于套管外侧;该分瓣式结构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井口的套管外侧挖设一个施工腔;将分瓣式护套套于套管外侧,避免分瓣式护套与套管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油井外汽液集流装置用于收集套管外壁州外的地层环空喷溅出的污水与蒸汽,为全封闭式的引流装置,使用管汇将向上涌出的汽液输送至存储设备,通过该方式,避免了污水四溢和喷溅,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井外汽液集流装置的分瓣式结构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井热注
,尤其涉及一种油井外汽液集流装置的分瓣式结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抽油井在压注蒸汽时,由于蒸汽温度较高,使得管道温度升高,导致套管外浅表层中的地层水和沉积的地表水受热沸腾,沸腾的污水,沿着套管外壁窜出底面,在整个蒸汽注入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溢流和喷溅;对工作带来不便;目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多采用土围挡于井口外侧,溢出的污水靠自然蒸发,该方式虽对污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但是仍然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还有待改进。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0861114.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采油井口底部用防喷溅装置,该防喷溅装置由密封锁紧卡箍和防喷溅罩两大部分构成,使用时,将防喷溅装置套装在采油井口底部的套管上,其中,密封锁紧卡箍恰好将采油井口底部上、下套管连接的丝扣处包裹在内部,而后通过第一锁紧螺钉和第二锁紧螺钉分别将密封锁紧卡箍与油井口底部上、下套管进行位置锁紧,再通过注胶阀向注胶凹槽内注胶,以增加上、下套管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井外汽液集流装置的分瓣式结构系统,包括设置于套管(2)外侧的钢筋砼(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砼(1)底部埋设于地面下,钢筋砼(1)下方设置有碎石层(15),所述钢筋砼(1)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分瓣式护套(14),分瓣式护套(14)套于套管(2)外侧,且分瓣式护套(14)的内径大于套管(2)的外径,所述钢筋砼(1)顶部中心位置与套管(2)之间设置有分瓣式盘根组件(11),所述分瓣式盘根组件(11)包括两个分瓣式卡箍(19)和两个分瓣式箍型压块(16),两个分瓣式卡箍(19)对称的设置于套管(2)外侧,且两个分瓣式卡箍(19)之间留有两个矩形通道,所述分瓣式卡箍(19)靠近套管(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21),两个所述分瓣式箍型压块(16)对称的设置于套管(2)两侧,且分瓣式箍型压块(16)底部插接于两个分瓣式卡箍(19)与套管(2)之间的空隙中,两个分瓣式箍型压块(16)的拼接面与两个矩形通道呈错位设置,且钢筋砼(1)的本体填充于矩形通道内,所述分瓣式箍型压块(16)底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22),所述第二导向斜面(22)、第一导向斜面(21)和套管(2)外壁之间弹性变形的缠绕有石墨盘根(18),所述分瓣式箍型压块(16)顶部通过紧固螺栓(20)可拆卸的安装于分瓣式卡箍(19)顶部,所述钢筋砼(1)与套管(2)之间设置有空腔,钢筋砼(1)内设置有输送管汇(8),输送管汇(8)的两端分别位于钢筋砼(1)外侧和空腔内,所述分瓣式护套(14)与套管(2)之间的间隙通过空腔与输送管汇(8)相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井外汽液集流装置的分瓣式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瓣式卡箍(19)外壁固定有弧形凸边(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井外汽液集流装置的分瓣式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瓣式卡箍(19)的顶面与钢筋砼(1)顶面齐平。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一种油井外汽液集流装置的分瓣式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21)与水平面的夹角控制在65~75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井外汽液集流装置的分瓣式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斜面(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泓胜李松松
申请(专利权)人:盘锦市创客协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