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城市用垃圾分类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556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慧城市用垃圾分类管理装置,所述管理装置包括垃圾小屋、屋门、垃圾桶和投放斗,垃圾桶设置在垃圾小屋内部,阵列分布的投放斗设置在垃圾小屋外部,投放斗与垃圾桶位置对应,垃圾小屋的两侧安装有对称分布的洗手池,洗手池之间设有阵列分布的投放口,投放口内均安装有气动窗,垃圾小屋上设有用于驱动投放斗转动的驱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管理装置在垃圾投放口处均设置有辅助倾倒或投放垃圾投放斗,投放斗通过其连接的绳索与小滑轮和大滑轮配合使用,即可使居民在投放垃圾时,只需将垃圾放置在投放斗中,通过下拉操作杆即可代替手动伸进投放窗内进行投放,避免了手部与投放口内部的直接接触,起到了一定的防护作用,便于使用。便于使用。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城市用垃圾分类管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分类装置
,具体是一种智慧城市用垃圾分类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垃圾分类的目的在于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通过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0003]目前,很多住宅小区内均设有垃圾分类小屋,原有的垃圾分类小屋是屋内放置多个垃圾桶,屋墙上设有多个投放窗口,垃圾桶摆放在投放窗口处,居民投放垃圾时,按下投放按钮,投放窗户会自动打开,但投放垃圾时,居民需要将手部伸进投放窗内,由于投放窗处具有多个垃圾桶,在居民投放垃圾时手部容易碰到垃圾桶周边,会沾染较多的细菌,因此,现提出一种智慧城市用垃圾分类管理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城市用垃圾分类管理装置,通过在垃圾投放口处均设置有辅助倾倒或投放垃圾投放斗,投放斗通过其连接的绳索与小滑轮和大滑轮配合使用,即可使居民在投放垃圾时,只需将垃圾放置在投放斗中,通过下拉操作杆即可代替手动伸进投放窗内进行投放,避免了手部与投放口内部的直接接触,起到了一定的防护作用,便于使用。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智慧城市用垃圾分类管理装置,所述管理装置包括垃圾小屋、屋门、垃圾桶和投放斗,垃圾桶设置在垃圾小屋内部,阵列分布的投放斗设置在垃圾小屋外部,投放斗用于放置垃圾,投放斗与垃圾桶位置对应。
[0007]所述垃圾小屋的两侧安装有对称分布的洗手池,洗手池之间设有阵列分布的投放口,与投放斗对应的投放口位于垃圾小屋上,垃圾桶打开桶盖后紧贴在投放口处,投放口内均安装有气动窗,垃圾小屋上设有用于驱动投放斗转动的驱动件。
[0008]进一步的,所述投放斗的一端位于投放口上并与垃圾小屋转动连接,投放斗的另一端安装有配重块。
[000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在垃圾小屋上的固定板,固定板分别位于投放口上方,固定板的两侧均固定有架设杆,架设杆上固定有定位板,架设杆上设有用于投放斗进行滑动并转动的滑轨。
[0010]进一步的,所述架设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与投放斗转动连接,固定板上固定有结构板,结构板上垂直固定有凸型板,凸型板上转动安装有大滑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转动设有与结构板水平分布的小滑轮,小滑轮与大滑轮之间设置有绳索,绳索环套在小滑轮和大滑轮的外侧,绳索的连接端与靠近配重块一端的
投放斗绞接连接。
[0012]所述绳索的自由端贯穿定位板并在端头固定有操作杆,操作杆位于定位板的下方。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垃圾分类管理装置投放垃圾时按动投放按钮将气动窗打开,然后将所需投放的垃圾放置在投放斗内,随后向下拉动操作杆,绳索在小滑轮和大滑轮上滑动,并通过与投放斗的铰接端带动投放斗在两个架设杆上进行转动,当投放斗转动角度较大时,即可顺势从投放口处掉落至垃圾桶内,投放结束后,随即松开操作杆即可,便于使用;
[0015]2、本技术垃圾分类管理装置通过投放斗的尾端具有配重块,配重块会下压使投放斗进行转动,而与配重块的同侧处铰接有绳索,且绳索的另一端通过操作杆和定位板相配合定位,会使绳索无法被配重块下拉,进而使投放斗稳定在架设杆上,避免投放斗自行转动而不稳定。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垃圾分类管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垃圾分类管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图1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一种智慧城市用垃圾分类管理装置,结合图1

图4所示,管理装置包括垃圾小屋1、屋门6、垃圾桶7和投放斗3,垃圾桶7设置在垃圾小屋1内部,投放斗3用于放置垃圾,阵列分布的投放斗3设置在垃圾小屋1外部,投放斗3与垃圾桶7位置对应,垃圾小屋1的两侧安装有对称分布的洗手池2,洗手池2之间设有阵列分布的投放口5,与投放斗3对应的投放口5位于垃圾小屋1上,垃圾桶7打开桶盖后紧贴在投放口5处,投放口5内均安装有气动窗4,垃圾小屋1上设有用于驱动投放斗3转动的驱动件。
[0023]投放斗3的一端位于投放口5上并与垃圾小屋1转动连接,投放斗3的另一端安装有配重块32。
[0024]驱动件包括固定在垃圾小屋1上的固定板83,固定板83分别位于投放口5上方,固定板83的两侧均固定有架设杆31,架设杆31上固定有定位板82,架设杆31上设有位于定位板82下方的滑轨,滑轨用于投放斗3在其上方进行滑动并转动,能够保障投放斗3进行转动将垃圾放置到垃圾桶7内,架设杆31远离固定板83的一端与投放斗3转动连接,固定板83上固定有结构板85,结构板85上垂直固定有凸型板86,凸型板86上转动安装有大滑轮87,固定板83上转动设有与结构板85水平分布的小滑轮84,小滑轮84与大滑轮87之间设置有绳索8,
绳索8环套在小滑轮84和大滑轮87的外侧,绳索8的连接端与靠近配重块32一端的投放斗3绞接连接,绳索8的自由端贯穿定位板82并在端头固定有操作杆81,操作杆81位于定位板82的下方。
[0025]使用时,投放垃圾时按动投放按钮将气动窗4打开,然后将所需投放的垃圾放置在投放斗3内,随后向下拉动操作杆81,绳索8在小滑轮84和大滑轮87上滑动,并通过与投放斗3的铰接端带动投放斗3在两个架设杆31上进行转动,当投放斗3转动角度较大时,即可顺势从投放口5处掉落至垃圾桶7内,投放结束后,随即松开操作杆81即可,便于使用;因投放斗3的尾端具有配重块32,配重块32会下压使投放斗3进行转动,而与配重块32的同侧处铰接有绳索8,且绳索8的另一端通过操作杆81和定位板82相配合定位,会使绳索8无法被配重块32下拉,进而使投放斗3稳定在架设杆31上,避免投放斗3自行转动而不稳定。
[002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城市用垃圾分类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装置包括垃圾小屋(1)、屋门(6)、垃圾桶(7)和投放斗(3),垃圾桶(7)设置在垃圾小屋(1)内部,阵列分布的投放斗(3)设置在垃圾小屋(1)外部,投放斗(3)用于放置垃圾,投放斗(3)与垃圾桶(7)位置对应;所述垃圾小屋(1)的两侧安装有对称分布的洗手池(2),洗手池(2)之间设有阵列分布的投放口(5),与投放斗(3)对应的投放口(5)位于垃圾小屋(1)上,垃圾桶(7)打开桶盖后紧贴在投放口(5)处,投放口(5)内均安装有气动窗(4),垃圾小屋(1)上设有用于驱动投放斗(3)转动的驱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用垃圾分类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斗(3)的一端位于投放口(5)上并与垃圾小屋(1)转动连接,投放斗(3)的另一端安装有配重块(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用垃圾分类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在垃圾小屋(1)上的固定板(83),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阳王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