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伊菲专利>正文

医用医疗活菌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552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医疗活菌培养箱,包括一培养箱本体,所述培养箱本体内分隔有上下设置的培养腔和送风腔,所述培养腔内设置有多个载物平台,所述送风腔内设置有风机,所述载物平台包括一外框体,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外框体内的多个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具有与外框体内壁相连接的主体部,以及分别一体成型于主体部上下两端的上导风部和下导风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外框体内设置多个由主体部、上导风部和下导风部以及水平板组成的支撑梁,使得当气流在风机作用下,从下至上依次经过各载物平台时,能够在上导风部和下导风部的配合,降低气流经过各载物平台时的阻力,使气流流动更顺畅,保证培养箱体的通风效果。保证培养箱体的通风效果。保证培养箱体的通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医疗活菌培养箱


[0001]本技术涉及活菌培养
,具体为一种医用医疗活菌培养箱。

技术介绍

[0002]活菌也称活性菌群,可在肠道内定居、繁衍,有利于增加有益菌的数量,而有益菌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活菌的培养一般需要先配置培养基,将配置好的培养基接种至培养皿中,再将培养皿放置于特定情况下培养,并定期对其菌落进行观察和记录,其中,培养皿的培养一般在特制的培养箱中进行。
[0003]在现有技术中,培养箱内设置有至少一层用于放置培养皿的载物平台,其中为了保证多层载物平台之间通风舒畅,载物平台一般设置为如说明书附图3中,上图所示结构,有多根圆柱状支撑梁和外框体组成,在多根支撑梁之间形成可供气流通过的间隙,然而,当培养皿放置于载物平台上时,难免会把气流通过的间隙给封堵,当放入培养箱内的培养皿数目较多时,会导致各层载物平台之间通风不便,进而影响活菌的培养环境。
[0004]为此,提出一种医用医疗活菌培养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医疗活菌培养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培养箱内各层载物平台之间通风不畅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医疗活菌培养箱,包括一培养箱本体,所述培养箱本体内分隔有上下设置的培养腔和送风腔,所述培养腔内设置有多个用于承载活菌培养皿的载物平台,多个所述载物平台被配置为上下等间距依次设置,所述送风腔内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被设置为可将外部空气从下至上送入培养腔内的结构;
[0007]所述载物平台包括一外框体,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外框体内的多个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具有与外框体内壁相连接的主体部,以及分别一体成型于主体部上下两端的上导风部和下导风部,以及设置于上导风部上的水平板。
[0008]优选的,所述培养腔与送风腔之间设置有隔板,以将培养腔与送风腔分隔,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送风孔。
[0009]优选的,所述送风腔内安装有环境调节模块,所述风机的出风端与环境调节模块相连接,所述环境调节模块具有与送风孔连通的出风口。
[0010]优选的,所述送风孔的外周开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槽体,所述槽体内嵌设有紫外线灯管,以及用于给紫外线灯管供电的供电模块。
[0011]优选的,所述供电模块为蓄电池。
[0012]优选的,所述槽体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可拆卸地安装于隔板上。
[0013]优选的,多个所述支撑梁沿外框体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平行分布,并且分别沿所述外框体的宽度方向延伸。
[0014]优选的,所述下导风部被设置为半圆形结构,所述上导风部被设置为向内弯曲的弧形结构,并且所述主体部的高度与外框体的高度相同,使上导风部和下导风部分别延伸至外框体的上方和下方,所述水平板上粘附有橡胶层。
[0015]优选的,所述培养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L型卡座,所述L型卡座与培养腔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一卡槽,所述卡槽的宽度大于外框体其中一侧边的厚度,以使外框体的两侧边可分别嵌设于卡槽内。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通过在外框体内设置多个由主体部、上导风部和下导风部以及水平板组成的支撑梁,使得当气流在风机作用下,从下至上依次经过各载物平台时,能够在上导风部和下导风部的配合,降低气流经过各载物平台时的阻力,使气流流动更顺畅,保证培养箱体的通风效果,通过在送风孔处设置紫外线灯管,还可以对进入培养腔内的空气进行消毒。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现有技术与本方案的对比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3]图中:1、培养箱本体;2、培养腔;3、送风腔;4、风机;5、外框体;6、支撑梁;61、主体部;62、上导风部;63、下导风部;64、水平板;7、隔板;8、送风孔;9、环境调节模块;10、紫外线灯管;11、供电模块;12、盖板;13、L型卡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0026]如图1所示,医疗活菌培养箱可以包括一培养箱本体1,培养箱本体1应当具有能够开合的箱门,载物平台位于培养箱本体1内的培养腔2内,风机4位于培养箱本体1内的送风腔3内,在部分实施例中,设置于培养箱本体1内的培养腔2,可以为如图2所示的两个,两个培养腔2左右设置,并在两培养腔2之间设置一分隔板以将两培养腔2分离。
[0027]进一步的,为了保证两培养腔2内均能保持空气流通,可以在上述分隔板上开设通风孔将两培养腔2连通,或者也可以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在送风腔3内设置两个分别与两培养腔2相对应的风机4,相对应的,培养腔2内还应当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风孔,由于本方案中,风机4被设置为可将空气从下至上送入培养腔2内的结构,因此风孔应当开设于培养腔2的顶部。
[0028]载物平台具体可以用于承载接种有活菌的培养皿,一载物平台应当能够承载至少一培养皿,在本实施例中,一载物平台上可承载四个培养皿,需要注意的是,在各载物平台之间,应当预留足够的高度,以供工作人员放入或取出培养皿。
[0029]载物平台包括一外框体5,以及固定安装于外框体5内的多个支撑梁6,支撑梁6具有与外框体5内壁相连接的主体部61,以及分别一体成型于主体部61上下两端的上导风部62和下导风部63,以及设置于上导风部62上的水平板6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支撑梁6沿外框体5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平行分布,并且分别沿外框体5的宽度方向延伸。
[0030]外框体5应当设置为方形结构,设置于外框体5内的多个支撑梁6之间留有可供气流通过的空隙,水平板64用于放置培养皿,具体的,一培养皿可以同时放置于至少两个支撑梁6具有的水平板64上,以使培养皿更加稳定,不易从支撑梁6上掉落。
[0031]更进一步的,在水平板64上粘附橡胶层,可以提高培养皿与水平板64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培养皿放置稳定性。
[003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下导风部63被设置为半圆形结构,上导风部62被设置为向内弯曲的弧形结构,并且主体部61的高度与外框体5的高度相同,使上导风部62和下导风部63分别延伸至外框体5的上方和下方,水平板64上粘附有橡胶层。
[0033]如图4所示,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医疗活菌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培养箱本体(1),所述培养箱本体(1)内分隔有上下设置的培养腔(2)和送风腔(3),所述培养腔(2)内设置有多个用于承载活菌培养皿的载物平台,多个所述载物平台被配置为上下等间距依次设置,所述送风腔(3)内设置有风机(4),所述风机(4)被设置为可将外部空气从下至上送入培养腔(2)内的结构;所述载物平台包括一外框体(5),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外框体(5)内的多个支撑梁(6),所述支撑梁(6)具有与外框体(5)内壁相连接的主体部(61),以及分别一体成型于主体部(61)上下两端的上导风部(62)和下导风部(63),以及设置于上导风部(62)上的水平板(6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医疗活菌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腔(2)与送风腔(3)之间设置有隔板(7),以将培养腔(2)与送风腔(3)分隔,所述隔板(7)上开设有送风孔(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医疗活菌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腔(3)内安装有环境调节模块(9),所述风机(4)的出风端与环境调节模块(9)相连接,所述环境调节模块(9)具有与送风孔(8)连通的出风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医疗活菌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孔(8)的外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伊菲
申请(专利权)人:王伊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