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驻波的超声清洗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553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超声清洗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容易产生驻波、通过在槽体设置斜面来减少驻波必然导致清洗槽异形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抑制驻波的超声清洗装置及方法。超声清洗装置包括槽体、槽盖和换能器,槽体具有槽口朝上的清洗槽,槽盖具有伸于清洗槽中且朝向换能器的反射面,换能器释放的超声波沿第一矢量方向经反射面与换能器之间的容置空间传播到反射面反射后传播回容置空间;反射面的法线与第一矢量方向具有大于0度的夹角。方法包括:先将清洗液和待清洗物品置于清洗槽,然后再将槽盖合于清洗槽的槽口,并使反射面淹没于清洗液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利于减少驻波,汇聚超声能量,提升清洗效果,且便于根据使用需求设置清洗槽的形状,适用范围较广。用范围较广。用范围较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制驻波的超声清洗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声清洗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抑制驻波的超声清洗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超声清洗装置往往将超声换能器安装于清洗槽底壁面水平、侧壁面竖直的槽体底部,通过超声换能器向上朝清洗槽释放超声波,来实现对清洗槽中物品的清洗。
[0003]然而,由于超声换能器释放的超声波在传播至清洗液与空气的分界面时会被该分界面沿原路径反射回清洗液,从而导致该分界面反射前后的超声波在清洗液中叠加形成驻波,进而导致清洗液中部分区域(波腹区域)的超声波强度过高,部分区域(波节区域)的超声波强度过低,进而导致对物品不同部位的清洗效果不一致,甚至导致物品的部分位置被过高强度的超声波损坏。
[0004]为此,公开号为CN111167788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超声清洗装置,其在清洗槽体的底部设置斜面和斜板,将超声波发生器设置在清洗槽体底部的斜面上,并通过斜板来吸收和反射超声波,以减少清洗液中的驻波,减少驻波对超声清洗的影响。
[0005]然而,CN111167788B必须在清洗槽体设置斜面和斜板,因而必然导致清洗槽的底壁面/侧壁面倾斜、不规则,导致清洗槽异形,进而必然导致这类超声清洗装置的清洗槽不利于满足用户对容置待清洗物品的需求;并且,这类方案也必然不适于对清洗槽底壁面水平、侧壁面竖直的传统超声清洗装置进行改造,这类方案的适用范围较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抑制驻波且适用范围较广的超声清洗装置。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抑制驻波的超声清洗装置包括槽体、槽盖和换能器,槽体具有用于盛装清洗液且槽口朝上的清洗槽,槽盖可开合地配合于槽口,换能器固设于槽体;槽盖具有伸于清洗槽中且朝向换能器的反射面,清洗槽在反射面与换能器之间形成用于容置待清洗物品的容置空间;换能器用于沿第一矢量方向朝容置空间和反射面释放超声波,换能器释放的超声波沿第一矢量方向经容置空间传播到反射面,并经反射面反射后传播回容置空间;反射面的法线与第一矢量方向具有大于0度的夹角。
[0008]由上可见,本专利技术通过反射面将超声波反射回容置空间,并且由于反射面的法线与第一矢量方向具有大于0度的夹角,因而从换能器释放后沿第一矢量方向朝反射面传播的超声波(入射波)与经反射面反射回容置空间的超声波(反射波)的传播路径不会重合,因而入射波与反射波不会在容置空间叠加形成驻波,使得本专利技术不仅有利于减少驻波的产生,而且入射波与反射波均能为清洗待清洗物品提供超声能量,有利于提升清洗效果。
[0009]并且,由于本专利技术将反射面设于槽盖,因而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使用需求来设置清洗槽底壁面和侧壁面的方向,可以根据使用需求来设置清洗槽的形状(例如可以将清洗槽的
底壁面设为法线沿竖直方向的水平面,以及能够将清洗槽的侧壁面设为法线垂直于竖直方向的竖面),而无需为了抑制和减少驻波而将清洗槽的底壁面和侧壁面设为斜面,并且这样还使得本专利技术能够适于对大量传统的超声清洗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本专利技术的适用范围较广。
[0010]此外,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反射面伸于清洗槽中,因而在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超声清洗装置进行清洗作业时,能够将清洗液添加至将反射面淹没的程度,进而才能使从换能器释放的超声波沿第一矢量方向经容置空间传播至反射面,并经反射面向不同于入射波的路径反射,达到减少驻波的目的。然而,现有超声清洗装置的槽盖均位于清洗液的上方,朝向槽盖释放的超声波必然会先传播至清洗液与空气的分界面,因而即便在现有槽盖上设置斜面,对抑制/减少驻波的功效也非常有限(不论超声波经清洗液与空气的分界面反射后是否会沿原路径返回会形成驻波,均不会受该斜面的影响),本领域技术人员不容易基于减少驻波的目的想到在现有的槽盖上设置斜面。
[0011]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槽盖包括相互连接的主盖体和反射板,主盖体配合于槽口,主盖体与槽体的配合限制槽盖在平行于第一矢量方向的方向上发生姿态偏斜;反射板位于主盖体的下方且伸于清洗槽中,反射面为反射板的下侧主面。
[0012]由上可见,这样只需在传统超声清洗装置的主盖板下方连接一块反射板,就能完成升级改造,采用本专利技术对传统超声清洗装置进行改造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0013]进一步的方案是,反射板可平移地连接于主盖体,反射板相对主盖体平移的方向平行于第一矢量方向。
[0014]由上可见,这样能够根据待清洗物品的尺寸大小来调整清洗液的液位和反射面的位置,以避免清洗液浪费,以及减少超声能量损失,提升清洗效果。
[0015]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反射板通过导向杆可平移地连接于主盖体,导向杆固设于反射板且沿第一矢量方向朝主盖体延伸,主盖体具有导向孔,导向杆可滑动地穿设于导向孔中。
[0016]再进一步的方案是,主盖体与导向杆的配合具有锁紧件,锁紧件用于锁定和解锁导向杆与主盖体的配合位置。
[0017]由上可见,这样有利于使导向杆保持于调节后的位置,便于根据需要设定导向杆与主盖体的配合位置。
[0018]进一步的方案是,反射板具有开口于反射面的通孔,通孔两端的开口在第一矢量方向上的投影无交叉。
[0019]由上可见,这样使得入射波无法沿其传播方向直接贯穿通孔传播至清洗液与空气的分界面,从而无法经该分界面反射后沿原路径返回形成驻波;并且,由于清洗液在发生超声空化现象时会产生空泡和涌动,通孔的设置能够方便清洗液顺利流动,有利于减少清洗液在产生空泡和涌动时对反射板的作用力;此外,尤其是当反射面为向上凹陷的凹面时,通孔的设置有利于将凹陷区域的空气排出,有利于减少空气在凹陷区域的聚集残留,有利于减少因此而产生的驻波。
[0020]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反射面为朝向换能器的方向凸出的凸面、或为背向换能器的方向凹陷的凹面、或为同时具有凸面和凹面的混合面。
[0021]由上可见,尤其是凹面的设置,有利于将反射波向容置空间的中部汇聚,有利于提
升清洗效果。
[0022]再进一步的方案是,反射板具有开口于凹面的顶端的通孔。
[0023]由上可见,这样进一步有利于减少空气在凹陷区域的聚集残留,进一步有利于减少因此产生的驻波。
[0024]进一步的方案是,反射板具有吸波层。
[0025]由上可见,由于从换能器释放的超声波会不可避免的部分穿过反射板,向清洗液与空气的分界面传播,并经清洗液与空气的分界面反射回清洗液形成驻波,因而本专利技术为反射板设置吸波层,这样有利于减少超声波穿透反射板的比率,有利于减少此类驻波的产生。
[0026]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吸波层位于反射板的背向反射面的一侧。
[0027]由上可见,这样便于将吸波层针对性地用于吸收穿过反射面的超声波,而不会减少反射面对超声波的反射率,既有利于进一步减少驻波,又有利于确保将较高比率的超声波反射回容置区域为清洗物品提供超声能量。
[0028]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清洗槽的底壁面为法线沿竖直方向的平面,清洗槽的侧壁面均为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驻波的超声清洗装置,包括槽体、槽盖和换能器,所述槽体具有用于盛装清洗液且槽口朝上的清洗槽,所述槽盖可开合地配合于所述槽口,所述换能器固设于所述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盖具有伸于所述清洗槽中且朝向所述换能器的反射面,所述清洗槽在所述反射面与所述换能器之间形成用于容置待清洗物品的容置空间;所述换能器用于沿第一矢量方向朝所述容置空间和所述反射面释放超声波,所述换能器释放的超声波沿第一矢量方向经所述容置空间传播到所述反射面,并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传播回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反射面的法线与所述第一矢量方向具有大于0度的夹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驻波的超声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盖包括相互连接的主盖体和反射板,所述主盖体配合于所述槽口,所述主盖体与所述槽体的配合限制所述槽盖在平行于所述第一矢量方向的方向上发生姿态偏斜;所述反射板位于所述主盖体的下方且伸于所述清洗槽中,所述反射面为所述反射板的下侧主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制驻波的超声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可平移地连接于所述主盖体,所述反射板相对所述主盖体平移的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矢量方向。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抑制驻波的超声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通过导向杆可平移地连接于所述主盖体,所述导向杆固设于所述反射板且沿所述第一矢量方向朝所述主盖体延伸,所述主盖体具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导向孔中。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抑制驻波的超声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盖体与所述导向杆的配合具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用于锁定和解锁所述导向杆与所述主盖体的配合位置。6.如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抑制驻波的超声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具有开口于所述反射面的通孔,所述通孔两端的开口在所述第一矢量方向上的投影无交叉。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越余宏发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艾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