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运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488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运担架,包括:第一支撑板,多块第一支撑板呈线性排列,相邻两块第一支撑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位于端部的两块第一支撑板的外端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二支撑板;头部固定组件,其能够安装于任意一个第二支撑板上,用于对伤员头部进行固定;及固定带,其能够环绕于第一支撑板或第二支撑板上,用于固定伤员身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可折叠结构,能够减小担架的占用空间,体积小、重量轻,通过背包对担架进行收纳,方便携带,利用环形卡扣能够对担架进行有效固定,利用头部固定组件和多条固定带,对伤员进行充分固定,固定效果好且搬运伤员稳定,非常适宜于野战条件下脊椎损伤伤员的固定搬运。适宜于野战条件下脊椎损伤伤员的固定搬运。适宜于野战条件下脊椎损伤伤员的固定搬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运担架


[0001]本技术涉及担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运担架。

技术介绍

[0002]在应对野外作战的伤员救护处理时,对脊椎损伤伤员的有效固定和及时护送,直接影响了伤员的后期疗效。现有的脊椎损伤伤员的固定主要用铲式担架或临时木板进行固定、搬运。这些器械体积大、重量大、携行不便、固定效果较差、搬运的稳定性也较差,不适合野战条件下携带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转运担架,以解决现目前常规的伤员转运器械体积大、重量大、携行不便、固定效果较差、搬运的稳定性也较差,不适合野战条件下携带和使用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转运担架,包括:
[0006]第一支撑板,多块所述第一支撑板呈线性排列,相邻两块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位于端部的两块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端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二支撑板,两块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端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提拉孔;
[0007]头部固定组件,其能够安装于任意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运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2),多块所述第一支撑板(2)呈线性排列,相邻两块所述第一支撑板(2)之间通过铰链(3)连接,位于端部的两块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外端通过铰链(3)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两块所述第二支撑板(1)的外端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提拉孔(8);头部固定组件(4),其能够安装于任意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板(1)上,用于对伤员头部进行固定;及固定带(5),其能够环绕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或第二支撑板(1)上,用于固定伤员身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运担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卡扣(16),所述环形卡扣(16)于每个所述铰链(3)处各设置一个,所述环形卡扣(16)呈C形卷曲且其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板(16a),一块所述连接板(16a)上贯穿设置有螺纹套(16b),另一块所述连接板(16a)上滑动穿设有螺柱(16c),所述螺柱(16c)能够与螺纹套(16b)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运担架,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二提拉孔(7b),每块所述第二支撑板(1)的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三提拉孔(7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运担架,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第二支撑板(1)的外端边缘均设置有圆孔(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运担架,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第一支撑板(2)上均布有多个通孔(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运担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良明李涛刘建仓闫庆广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