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丝圈全自动双工位螺旋缠绕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钢丝圈螺旋缠绕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钢丝圈全自动双工位螺旋缠绕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钢丝圈螺旋缠绕设备主要是用于轮胎行业,现有的设备主要存在的缺陷为效率低,由于是往钢丝圈上进行螺旋缠绕,因此在通过C形缠绕盘进行缠绕的时候需要将料卷安置到C形缠绕盘上,因此料卷不能太大,多数采用小料卷,但小料卷换料比较频繁,且料头的处理也很难实现;另外一种是将小料卷换成大料卷进行离线放置,这样做的好处是料卷可以做大,且一次性放多组,换料频率降低且换料简单,除换料外整个过程可以不需要人参与,缺点是缠绕过程中多了一道定长工艺,需要在缠绕盘的缠绕头上先备好料,然后再往钢丝圈上进行缠绕,需要的时间更长,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丝圈全自动双工位螺旋缠绕设备,解决现有的钢丝圈螺旋缠绕设备效率低,操作复杂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钢丝圈全自动双工位螺旋缠绕设备,包括支撑板通过支撑柱固定于底板顶面,底板中心固定设置缠绕机构且缠绕机构适配支撑板中心的通孔;支撑板顶面左侧设置胎圈驱动及换位支架,胎圈驱动及换位支架与钢丝圈连接,支撑板顶面右侧并列设置定长供料机构和定长驱动机构;缠绕机构底端为回转驱动电机连接回转执行机,回转执行机顶端通过转轴与回转平台连接,回转平台顶面固定设置缠绕回转体,缠绕回转体两侧面分别设置第一缠绕头和第二缠绕头。
[0006]进一步地,缠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圈全自动双工位螺旋缠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2)通过支撑柱固定于底板(1)顶面,所述底板(1)中心固定设置缠绕机构(3)且所述缠绕机构(3)适配所述支撑板(2)中心的通孔;所述支撑板(2)顶面左侧设置胎圈驱动及换位支架(4),所述胎圈驱动及换位支架(4)与钢丝圈(7)连接,所述支撑板(2)顶面右侧并列设置定长供料机构(6)和定长驱动机构(5);所述缠绕机构(3)底端为回转驱动电机(3.1)连接回转执行机(3.2),所述回转执行机(3.2)顶端通过转轴与回转平台(3.3)连接,所述回转平台(3.3)顶面固定设置缠绕回转体(3.6),所述缠绕回转体(3.6)两侧面分别设置第一缠绕头(3.7)和第二缠绕头(3.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圈全自动双工位螺旋缠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回转体(3.6)本体靠近顶端的中部设置圆形通槽,所述缠绕回转体(3.6)顶端中部设置开口,所述圆形通槽内壁设置缠绕盘(3.10),所述缠绕盘(3.10)与钢丝圈(7)适配,所述缠绕盘(3.10)两侧面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缠绕头(3.7)和所述第二缠绕头(3.9);所述缠绕盘(3.10)电连接伺服电机减速机(3.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丝圈全自动双工位螺旋缠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回转体(3.6)两侧面分别设置第一定长起始位检测仪(3.5)和第二定长起始位检测仪(3.8),所述第一定长起始位检测仪(3.5)和所述第二定长起始位检测仪(3.8)位于所述缠绕盘(3.10)两侧面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丝圈全自动双工位螺旋缠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缠绕头(3.7)和所述第二缠绕头(3.9)分别通过安装板(3.7.1)固定于所述缠绕回转体(3.6)两侧面,所述安装板(3.7.1)正面左半部分上端和右半部分下端分别设置导向销(3.7.2),所属安装板(3.7.1)中部设置弹簧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市润控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