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294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涉及换热器领域。所述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壳体还设置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一导通部和第二导通部,所述第一导通部和所述第二导通部位于所述壳体的不同位置处;所述第一导通部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以及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形成为U形结构的弯管;所述换热管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并且所述换热管的端部均与所述第一导通部连接。且所述换热管的端部均与所述第一导通部连接。且所述换热管的端部均与所述第一导通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0001]本申请涉及换热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管壳式换热器是实际生产应用中较为广泛的换热设备,但现有换热器中的换热管均为直管,即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换热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通过胀管工艺固定连接,这就导致当换热器的内壁出现结垢或者换热管的内部堵塞时(即需要对换热器以及换热管进行清洁维护时),无法对换热器的内壁进行清理,只能将换热器的壳侧接口(即位于换热器侧部的与换热器内部连通的接口)和位于换热器两端的管侧接头全部拆除,而后再对换热管进行拆除更换,从而使得换热器的运维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壳式换热器,以解决现有的管壳式换热器因换热管均为直管而导致的不易维保的问题。
[0004]根据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中,所述管壳式换热器包括:
[0005]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壳体还设置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一导通部和第二导通部,所述第一导通部和所述第二导通部位于所述壳体的不同位置处;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壳体还设置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一导通部和第二导通部,所述第一导通部和所述第二导通部位于所述壳体的不同位置处;所述第一导通部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以及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形成为U形结构的弯管;所述换热管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并且所述换热管的端部均与所述第一导通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沿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所述壳体的投影形成为具有轴线的类U形结构的敞开结构;所述敞开结构的开口处形成为所述壳体长度方向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导通部位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通部包括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的法兰,所述法兰形成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一出口连通;所述法兰还形成有安装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一出口连通;每个所述换热管的轴线与所述壳体的轴线重合,并且多个所述换热管间隔均匀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一出口分布于所述壳体的轴线的两侧;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一出口分别包括与所述换热管对应的多个第一子进口和多个第一子出口;每个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桐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云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