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水田灌溉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281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智能水田灌溉设备,属于水田灌溉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对水田进行灌溉时,布水孔仅能朝布水孔就近位置的水田进行布水,外界灰尘及易堆积于布水孔,造成排水管的堵塞,影响水田灌溉的进度难以保证水田灌溉的顺利进行问题,包括灌溉水泵,抽水管连通在灌溉水泵连通在灌溉水泵底部抽水口的外侧;第一排水管连通在灌溉水泵左端排水口的外侧;水管连接件螺纹连接在第一排水管的外端;多个长度调节杆均匀排布设置在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的内部;多个布水调节件转动连接在长度调节杆外侧的顶部端面;保证了水田灌溉的进度和在对水田进行智能灌溉时的顺利进行,加大了对水田的布水面积,提高了在水田进行灌溉时的均匀性和灌溉效率。性和灌溉效率。性和灌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水田灌溉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水田灌溉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智能水田灌溉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水田是用于种植水稻等水生作物的土地,在水田农作物耕作种植和生长的过程中,需要经常性的对水田进行灌溉,才能使得水生作物快速生长,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对水田进行灌溉时大都实现了智能化,在对水田智能灌溉的过程中大都采用滴灌的形式。
[0003]申请号CN202121902203.1,公开了一种水田自动给水设备,包括法兰式连接件和液位传感器,通过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水田水位,并将监测信息通过控制系统传输至外部终端,便于务农人远程监管,当水位过低时,可远程控制电动支杆伸缩,远程控制浇灌,节约劳动时间,且设备机体采用PVC

U材质的工业塑料,具有强度高、抗老化、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机械部分闭水采用活塞式原理技术,材料选用不锈钢材质加硅胶,达到封闭严密不生锈的效果,通过在设备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蓄电池,为设备供电,避免设备因电量不足而影响正常使用,通过在排水口处设置挡水槽,避免水流冲击田苗、土壤。
[0004]基于上述,现有的对水田进行滴灌的方式,大都是将排水管铺设于水田,通过水泵为排水管提供水源,排水管外侧开设有多个布水孔,通过布水孔实现对水田的智能滴灌,在对水田的灌溉过程中,由于排水管外侧开设的布水孔位置固定,因此在对水田进行灌溉时,布水孔仅能朝布水孔就近位置的水田进行布水,因此影响了水田灌溉的效率,且排水管闲置时,由于布水孔处于长期暴露状态,外界灰尘及易堆积于布水孔,造成排水管的堵塞,影响水田灌溉的进度难以保证水田灌溉的顺利进行。
[0005]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智能水田灌溉设备,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智能水田灌溉设备,以解决现有的对水田进行滴灌的方式,大都是将排水管铺设于水田,通过水泵为排水管提供水源,排水管外侧开设有多个布水孔,通过布水孔实现对水田的智能滴灌,在对水田的灌溉过程中,由于排水管外侧开设的布水孔位置固定,因此在对水田进行灌溉时,布水孔仅能朝布水孔就近位置的水田进行布水,因此影响了水田灌溉的效率,且排水管闲置时,由于布水孔处于长期暴露状态,外界灰尘及易堆积于布水孔,造成排水管的堵塞,影响水田灌溉的进度难以保证水田灌溉的顺利进行问题。
[0007]本技术智能水田灌溉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8]智能水田灌溉设备,包括灌溉水泵、抽水管、第一排水管、水管连接件、长度调节杆、布水调节件;所述抽水管连通在灌溉水泵底部抽水口的外侧;所述第一排水管连通在灌溉水泵左端排水口的外侧;所述水管连接件螺纹连接在第一排水管的外端;所述长度调节杆有多个,多个长度调节杆均匀排布设置在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的内部;所述布水调
节件有多个,多个布水调节件转动连接在长度调节杆外侧的顶部端面。
[0009]进一步的,所述长度调节杆包括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滑动连接在长度调节杆上端的外侧;
[0010]第一排水管包括有:布水孔,所述布水孔有多个,多个布水孔均匀排布开设在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的外侧,布水孔的位置与长度调节杆相对应,布水孔的直径大于长度调节杆的直径,布水孔的直径大小和位置与布水调节件的直径大小和位置相对应。
[0011]进一步的,所述布水调节件包括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槽开设在布水调节件底端的中心位置;
[0012]长度调节杆还包括有:旋转支撑块,所述旋转支撑块固定连接在滑动杆的顶端。
[0013]进一步的,所述布水调节件还包括有:转动辅助件,所述转动辅助件同心固定连接在布水调节件的顶端,转动辅助件的直径大于布水调节件的直径。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水管包括有:第二排水管和螺纹连接件,所述第二排水管有多个,多个第二排水管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排水管的外端;所述螺纹连接件有两组,两组螺纹连接件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的左右两端;
[0015]水管连接件包括有:螺纹连接口,所述螺纹连接口有四个,四个螺纹连接口均匀排布开设在水管连接件外侧的内部。
[0016]进一步的,所述抽水管包括有:锥形抽水口和过滤网,所述锥形抽水口开设在抽水管的底端,锥形抽水口为由长逐步向下扩展的锥字形状;所述过滤网有三个,三个过滤网上下排列固定连接在抽水管的内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在使用时,灌溉水泵抽取的水进入第一排水管后,因水流冲击力冲击布水调节件后,滑动杆经长度调节杆向上滑动,滑动杆向上滑动时带动布水调节件同时向上滑动,通过布水调节件的滑动实现了布水孔的打开,进而水流通过布水孔喷洒至水田,实现了对水田的灌溉,当本智能水田灌溉装置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则通过布水调节件实现对布水孔的关闭,避免布水孔暴露在外界,有效的避免了因灰尘堆积在布水孔处,对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造成的堵塞问题,保证了水田灌溉的进度和在对水田进行智能灌溉时的顺利进行;
[0019]水流冲击布水调节件打开布水孔后,布水调节件受水流冲击压力影响,布水调节件经旋转槽通过旋转支撑块实现了在滑动杆顶端的转动,通过布水调节件转动,实现了对水流的分流,通过布水调节件对水流的分流加大了对水田的布水面积,进而大大提高了在水田进行灌溉时的均匀性和灌溉效率;通过转动辅助件直径大于布水调节件直径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水流对布水调节件进行冲击时的冲击面积,进而有效的保证了布水调节件对水流进行分流时的顺利进行和分流效率,进一步的提高了本智能水田灌溉设备的工作效率;
[0020]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螺纹连接口连接螺纹连接件,实现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以及水管连接件之间的螺纹连接,进而实现了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之间的快速安装和拆卸,大大提高了本智能水田灌溉装置在使用时的便捷性和灵活度;
[0021]本技术在使用时,将锥形抽水口放置于水源,启动灌溉水泵时,通过抽水管实现抽水,通过锥形抽水口的锥形设计扩大了抽水面积,通过过滤网的设置避免了水源中石砂等杂质向灌溉水泵内部的进入,有效的提高了灌溉水泵的使用寿命;
[0022]本技术在使用时,因水流冲击力冲击布水调节件,实现了在布水孔的布水调节,有效的避免了因灰尘堆积在布水孔处,对二排水管造成的堵塞问题,保证了水田灌溉的进度和在对水田进行智能灌溉时的顺利进行,同时通过布水调节件在长度调节杆顶端的转动,实现了对水流的分流,加大了对水田的布水面积,进而大大提高了在水田进行灌溉时的均匀性和灌溉效率。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排水管与灌溉水泵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排水管和抽水管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排水管与水管连接件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水田灌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溉水泵(1)、抽水管(2)、第一排水管(3)、水管连接件(4)、长度调节杆(5)、布水调节件(6);所述抽水管(2)连通在灌溉水泵(1)连通在灌溉水泵(1)底部抽水口的外侧;所述第一排水管(3)连通在灌溉水泵(1)左端排水口的外侧;所述水管连接件(4)螺纹连接在第一排水管(3)的外端,第一排水管(3)包括有:第二排水管(302);所述长度调节杆(5)有多个,多个长度调节杆(5)均匀排布设置在第一排水管(3)和第二排水管(302)的内部,长度调节杆(5)包括有滑动杆(501);所述布水调节件(6)有多个,多个布水调节件(6)转动连接在长度调节杆(5)外侧的顶部端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水田灌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管(3)还包括有:螺纹连接件(303),所述螺纹连接件(303)有两组,两组螺纹连接件(303)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排水管(3)和第二排水管(302)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二排水管(302)有多个,多个第二排水管(302)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排水管(3)的外端;水管连接件(4)包括有:螺纹连接口(401),所述螺纹连接口(401)有四个,四个螺纹连接口(401)均匀排布开设在水管连接件(4)外侧的内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水田灌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501)滑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炯良
申请(专利权)人:云窗在线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