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平行光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5173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平行光转换装置,包括反光罩和点反射件;点反射件位于反光罩内;点反射件包括透明罩筒和安装于透明罩筒内的第一锥体反射部,透明罩筒的至少一端连通至外界,第一锥体反射部的锥顶朝向透明罩筒连通外界的一端。通过点反射件能够将LED的面状散射光转换为点光源,令反射罩能够将点光源发出的光线转换为平行光线后射出,让LED灯作为光源却能够具有点光源的光效,最终使得使用该装置后的LED灯具能够模拟太阳光的光效。后的LED灯具能够模拟太阳光的光效。后的LED灯具能够模拟太阳光的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平行光转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图片图像拍摄光源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LED平行光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拍摄图片或者拍摄图像视频的时候,需要在环境中有符合拍摄要求的足够的光源才能拍摄出较佳效果,其中太阳光的自然光源所产生的拍摄效果最好。当拍摄环境中的光源不足的时候,就需要通过能够产生光源的设备进行补充,而这些设备产生的光源也是尽量去模拟太阳光的光效。太阳光是点光源光效,其所有的光线都是从一个点发出的,因此想要尽量模拟出太阳光的光效,也需要使用点光源,如钨丝灯或者卤素灯等,但是使用如钨丝灯等光源,其发光是基于金属发热,而图片图像拍摄要求的光源的功率很高,因为钨丝灯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且使用时间越长其温度越高,最终导致影响整个设备的使用甚至导致整个设备因为高温而无法运行,因此图片图像拍摄设备不会采用钨丝灯作为光源。卤素灯也与钨丝灯类似,虽然其能够在较高的功率状态下运行,但是其内有卤族元素,对于环境有所破坏,因此在各个领域都已经逐渐被淘汰。LED作为现有最常见和使用率最高的光源,但是由于其所发出的光呈面状散射光,而非点光源,因此其难以模拟太阳光的光效,其作为一般的照明装置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是用作图片图像拍摄设备上,其在拍摄环境中作为补充光源的光效与太阳光光效相比,LED灯的光效不好。
[0003]现有的一般照明设备中为了增加LED灯光源的平行度和减少光强的衰减,将LED灯放置在呈抛物线的反射罩内且在反射罩的焦点上,通过反射罩的作用将LED灯的面状散射光反射为平行光。虽然这样的照明设备将LED灯光源转换为了平行光源和减少了光强的衰减,但是由于其LED灯的起源是面状的散射光,其光效依然与太阳光的点状光线的光效有所区别,例如点光源的光线照射到物体上只会产生一个阴影,而面状散射光转化为平行光后照射到物体上依然会产生多个重叠或不重叠的阴影,这对于拍摄高质量的图片和图像具有重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LED灯光源作为图片图像拍摄的光源设备难以模拟太阳光光效的问题,提供一种LED平行光转换装置,将LED灯发出的面状散射光转换为点光源,让LED灯光源作为图片图像拍摄的光源设备能够更好地模拟太阳光光效。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平行光转换装置,包括反光罩和点反射件;所述点反射件位于所述反光罩内;所述点反射件包括透明罩筒和安装于所述透明罩筒内的第一锥体反射部,所述透明罩筒的至少一端连通至外界,所述第一锥体反射部的锥顶朝向所述透明罩筒连通外界的一端。
[0006]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在使用装置的时候,将能够作为光源的LED灯具与透明罩筒连通至外界的一端连接,LED灯发出的光线射向第一锥体反射部,第一锥体反射部将光线反
射至反射罩的内壁,然后经过反射罩的作用转换为平行光射出,形成对外的光源。其中透明罩筒不会对第一锥体反射部反射的光线造成阻挡。
[0007]LED灯发出的光线射向第一锥体反射部时,第一锥体反射部的锥顶朝向光源的一侧,同时由于第一锥体反射部是位于一个空间较小筒状物内,令第一锥体反射部相当于汇集了所有LED灯发出的所有光线后反射出去,使得第一锥体反射部成为一个发光点,从而将LED灯发出的面状散射光转换为点光源后,再通过反光罩将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出去。
[0008]反射罩的焦点可以位于点反射件上,也可以不位于点反射件上。而焦点位于点反射件上能够获得更好的光效,而更好的效果是焦点位于第一锥体反射部的中心上。第一锥体反射部可以是圆锥体、类圆台或椭圆体等形状均能够将LED灯发出的面状散射光转换为点光源,其中以圆锥体效果最好。
[0009]优选的,所述点反射件还包括第二锥体反射部,所述透明罩筒为中空结构,两端均连通至外界;所述第一锥体反射部的锥顶和所述第二锥体反射部的锥顶朝向相反。第一锥体反射部和第二锥体反射部的结构相同,只是朝向相反,两者可分别安装在透明罩筒内,也可以一体成型。透明罩筒两端均连通至外界,也就是点反射件的两端均可以连接能够作为光源的LED灯具,第一锥体反射部和第二锥体反射部均能够反射出光线,提高最终光线的强度。其中,第一锥体反射部和第二锥体反射部以一体成型的效果最佳,此时的第一锥体反射部和第二锥体反射部连接紧密,成为同一个发光点,能够更好地模拟太阳光的光效。
[0010]优选的,所述透明罩筒包括固定架和包裹所述固定架的透明筒,所述第一锥体反射部和所述第二锥体反射部与所述固定架连接。第一锥体反射部和第二锥体反射部可以与固定架固定连接,如焊接、铆接等,也可以与固定架可拆卸连接,如螺纹连接和卡扣连接。将第一锥体反射部和第二锥体反射部装在固定架内,填充固定架的内径空间,能够利于第一锥体反射部和第二锥体反射部汇集并反射光线,其模拟点光源的效果更好。光线能够穿过透明筒进入至反射罩内。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端筒部、第二端筒部和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端筒部和第二端筒部的连接条,所述连接条设置有至少一条且位于所述第一端筒部的外边缘或内边缘;所述透明罩筒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两端的安装端盖,所述透明筒安装于两个所述安装端盖之间。紧固件穿过连接条与第一锥体反射部或第二锥体反射部螺纹连接,将第一锥体反射部和第二锥体反射部固定在连接条上。若第一锥体反射部和第二锥体反射部一体成型,则无需分开连接。第一端筒部和第二端筒部可用以连接光源,由LED光源发出的光线受到第一端筒部或第二端筒部的限制,而第一锥体反射部和第二锥体反射部占满了整个固定架内部空间,因此令第一锥体反射部和第二锥体反射部能够更好地汇集LED光源发出的光线。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锥体反射部和所述第二锥体反射部均为圆锥体,所述第一锥体反射部和所述第二锥体反射部的锥顶的夹角角度为40

80度。在该角度下,光线汇集效果好,反射的光线平行度高且光线密度更高(也就是具有更好的光强)。因为角度太小,在同等的外径下,第一锥体反射部和第二锥体反射部的体积会增加,模拟点光源的效果会变差。而若是角度太大,光线的反射面就相对变小,光线的反射效果就会变差。
[0013]优选的,所述透明罩筒连通至外界的一端安装有透光筒,所述透光筒内设置有平行光透镜组。作为光源的LED灯具发出的光线先通过透光筒后再进入至点反射件,其中透光
筒内的平行光透镜组先将LED灯具发出的光线转换为平行光,从而提高反光罩最终发出的光线的平行度。
[0014]优选的,所述反光罩的出光口处设置有至少一个过滤环筒,所述反光罩的内壁设置有若干条连接杆与所述过滤环筒连接;所述过滤环筒的轴线均与所述反光罩的轴线共线。由于第一锥体反射部和第二锥体反射部并非所有的光线能够竖直射向反光罩,因此部分的并非竖直射向反光罩的光线就会以一定角度从反射罩内射出,影响最终光线的平行度。而通过过滤环筒的作用,平行光线不会被过滤环筒遮挡,而非平行光线就会从反光罩反射后射到过滤环筒上,使得这部分非平行光线无法射出至反射罩外。
[00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平行光转换装置,包括反光罩(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点反射件(2);所述点反射件(2)位于所述反光罩(1)内;所述点反射件(2)包括透明罩筒(201)和安装于所述透明罩筒(201)内的第一锥体反射部(202),所述透明罩筒(201)的至少一端连通至外界,所述第一锥体反射部(202)的锥顶朝向所述透明罩筒(201)连通外界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平行光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反射件(2)还包括第二锥体反射部(203),所述透明罩筒(201)为中空结构,两端均连通至外界;所述第一锥体反射部(202)的锥顶和所述第二锥体反射部(203)的锥顶朝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平行光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罩筒(201)包括固定架(2011)和包裹所述固定架(2011)的透明筒(2012),所述第一锥体反射部(202)和所述第二锥体反射部(203)与所述固定架(201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平行光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011)包括第一端筒部(2111)、第二端筒部(2112)和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端筒部(2111)和第二端筒部(2112)的连接条(2113),所述连接条(2113)设置有至少一条且位于所述第一端筒部(2111)的外边缘或内边缘;所述透明罩筒(20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架(2011)两端的安装端盖(2013),所述透明筒(2012)安装于两个所述安装端盖(2013)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亞忠
申请(专利权)人:魔楔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