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前转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前转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演进的通用通信无线接入网(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
‑
UTRAN)由多个LTE基站(eNodeb)组成,eNodeB与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之间通过S1接口连接,eNodeB之间通过X2接口连接,为了支持更高的数据吞吐量,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可以通过两个eNodeb实现双连接。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
Generation,5G)系统中,同样的,和LTE系统的双连接类似,也支持eNodeB和5G基站(gNB)的多无线接入类型(Radio Access Type,RAT)双连接(MR
‑
DC)以及gNB和gNB的双连接。
[000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前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网络侧设备向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数据前转的第一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数据前转源节点的第二地址信息和中间节点的第三地址信息;所述中间节点为所述源节点和数据前转目标节点之间的数据中转节点,所述源节点为辅基站和/或所述目标节点为辅基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为终端在双连接状态下连接的源主基站,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为目标基站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地址信息为所述终端在双连接状态下连接的源辅基站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三地址信息为所述源主基站的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目标基站为所述终端由所述双连接状态切换至单连接状态后连接的基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向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数据前转的第一地址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终端在所述双连接状态下连接的源辅基站发送第一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取所述第二地址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向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数据前转的第一地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向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消息,由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基于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为与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处于不同网络制式下的基站。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向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数据前转的第一地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为与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处于相同网络制式下的基站。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为终端由单连接状态切换至双连接状态后连接的目标主基站,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为所述终端由单连接状态切换至双连接状态后连接的目标辅基站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地址信息为所述终端在单连接状态下连接的源基站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三地址信息为所述目标主基站的地址信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向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数据前转的第一地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添加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添加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地址信息,所述第一添加请求消息用于所述终端由单连接状态切换至双连接状态的过程中,添加所述终端连接的目标辅基站。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为终端在双连接状态下连接的主基站,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为所述终端在所述双连接状态下进行辅基站变更后连接的目标辅基站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地址信息为所述终端在所述双连接状态下连接的源辅基站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三地址信息为所述主基站的地址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向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数据前转的第一地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二添加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添加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地址信息,所述第二添加请求消息用于所述终端在辅基站变更过程中,添加所述终端连接的目标辅基站。10.一种数据前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网络侧设备接收第一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数据前转的第一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数据前转源节点的第二地址信息和中间节点的第三地址信息;所述中间节点为所述源节点和数据前转目标节点之间的数据中转节点,所述源节点为辅基站和/或所述目标节点为辅基站。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接收第一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数据前转的第一地址信息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地址信息,确定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之间是否支持直接数据前转;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在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之间支持直接数据前转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地址信息添加到允许连接的节点地址列表中;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在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之间不支持直接数据前转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三地址信息添加到允许连接的节点地址列表中。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为终端在双连接状态下连接的源主基站,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为目标基站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地址信息为所述终端在双连接状态下连接的源辅基站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三地址信息为所述源主基站的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目标基站为所述终端由所述双连接状态切换至单连接状态后连接的基站。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为终端由单连接状态切换至双连接状态后连接的目标主基站,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为所述终端由单连接状态切换至双连接状态后连接的目标辅基站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地址信息为所述终端在单连接状态下连接的源基站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三地址信息为所述目标主基站的地址信息。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侧设备为终端在双连接状态下连接的主基站,所述第二网络侧设备为所述终端在所述双连接状态下进行辅基站变更后连接的目标辅基站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地址信息为所述终端在所述双连接状态下连接的源辅基站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三地址信息为所述主基站的地址信息。15.一种数据前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所述收发机用于执行以下操作:向第二网络侧设备发送数据前转的第一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地址信息为第一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数据前转源节点的第二地址信息和中间节点的第三地址信息;所述中间节点为所述源节点和数据前转目标节点之间的数据中转节点,所述源节点为
辅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爱娟,周叶,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