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绳缆安全预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5140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田测井技术领域,是一种新型绳缆安全预警装置,其包括测井车显示装置、定位单元和位置检测感应装置,位置检测感应装置包括供电单元、传感单元和主控单元,传感单元和供电单元均与主控单元连接,定位单元与传感单元连接,测井车显示装置包括报警单元、副控单元和供电模块,主控单元、报警单元和供电模块均与副控单元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定位单元和位置检测感应装置相配合判断井下工具是否到达防喷管井口,在判断出井下工具到达防喷管井口时,位置检测感应装置输出控制信号至测井车显示装置,测井车显示装置中的报警单元发出报警信号进行报警,由此作业人员能够通过报警信号直观的判断井下工具的位置,现场施工简单。现场施工简单。现场施工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绳缆安全预警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测井
,是一种新型绳缆安全预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石油测井作业完成后,通过井下钢丝或作业电缆上提工具至防喷管,只有当工具完全进入防喷管后才能关闭采油树闸门,基层测试队经常因为绞车深度计量误差,对上提仪器的确切位置往往不能做出正确判断而提前关闭闸门,从而导致工具损坏或落井事故。
[0003]为了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准确判断井下工具到达防喷管的位置,有的测试队采用机械捕捉器,将机械捕捉器通过螺纹连接到防喷管下端,用来判断井口工具到达,但是机械捕捉器仍存在一些缺点:现场施工繁琐,且无法直观判断井下工具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绳缆安全预警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用来判断井下工具到达防喷管位置的装置存在无法直观的判断井下工具位置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新型绳缆安全预警装置,包括测井车显示装置、定位单元和位置检测感应装置,位置检测感应装置包括供电单元、传感单元和主控单元,传感单元和供电单元均与主控单元连接,定位单元与传感单元连接,测井车显示装置包括报警单元、副控单元和供电模块,主控单元、报警单元和供电模块均与副控单元连接。
[0006]下面是对上述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定位单元可包括外套管和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固定在外套管内侧,定位装置包括不锈钢管、N极环形磁钢和S极环形磁钢,N极环形磁钢套装在不锈钢管的上部外侧,S极环形磁钢套装在不锈钢管的下部外侧,不锈钢管内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
[0007]上述供电单元可包括供电电池、线性稳压器和LED指示灯,主控单元分别与供电电池、LED指示灯和线性稳压器连接,供电电池和线性稳压器连接。
[0008]上述报警单元可包括灯光报警模块和语音报警模块,灯光报警模块和语音报警模块均与副控单元连接。
[0009]上述位置检测感应装置还可包括第一通信单元,第一通信单元分别与主控单元和副控单元连接。
[0010]上述测井车显示装置还可包括第二通信单元,第二通信单元分别与副控单元和第一通信单元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定位单元、位置检测感应装置和测井车显示装置,定位单元和位置检测感应装置相配合判断井下工具是否到达防喷管井口,在判断出井下工具到达防喷管井口时,位置检测感应装置输出控制信号至测井车显示装置,测井车显示装置中的报警单元发出报警信号进行报警,由此作业人员能够通过报警信号直观的判断井下工具的位置,
现场施工简单,能够在井下工具完全到达防喷管后关闭闸门,避免了提前关闭闸门导致工具损坏和落井事故的发生,提高井下工具位置判断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2]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0013]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定位单元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外套管,2为不锈钢管,3为N极环形磁钢,4为S极环形磁钢,5为防喷管,6为位置检测感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专利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2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2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17]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所示,该新型绳缆安全预警装置包括测井车显示装置、定位单元和位置检测感应装置6,位置检测感应装置6包括供电单元、传感单元和主控单元,传感单元和供电单元均与主控单元连接,定位单元与传感单元连接,测井车显示装置包括报警单元、副控单元和供电模块,主控单元、报警单元和供电模块均与副控单元连接。
[0018]上述定位单元与传感单元相匹配,定位单元能够产生异常的磁场信号,在连接有井下工具(可为绳缆)的定位单元经过固定在防喷管5上的传感单元时,会产生交变的磁场信号,传感单元检测到异常的磁场信号后,将磁场信号以电信号的方式输出至主控单元,主控单元通过检测该信号判断井下工具是否到达防喷管5。
[0019]例如,传感单元为现有公知的双极性霍尔传感器,双极性霍尔传感器设计为灵敏开关,“双极”指的是磁极性,双极型开关有一致的迟滞性,可以通过改变磁场的极性,来确保开关点的切换,还需要一致的迟滞性来确保周期,通过磁信号来改变幅度ΔB来实现,在定位单元经过传感单元时,产生交变的磁场信号,传感单元将该磁场信号以电信号的方式输出至主控单元,主控单元通过检测该信号判断井下工具是否到达防喷管5;上述传感单元采用双极性霍尔传感器的优势在于高分辨率、低功耗、大信号噪声抗扰度、大动态范围和高采样率以及测量稳定。
[0020]上述主控单元可为现有公知的MSP430F低功耗系列单片机,用于接收传感单元输出的电信号,并根据该信号判断井下工具是否到达防喷管5,在判断出井下工具到达防喷管5时,通过与副控单元有线连接输出控制信号至副控单元;副控单元可为现有公知的MSP430F低功耗系列单片机,用于接收主控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并根据信该号输出控制指令至报警单元。
[0021]上述供电模块可采用两种供电方式,一种是通过外接24V电源,通过电压转换芯片转换至3.3V电压给副控单元供电,另一种是采用电池供电,电池提供3.6V电压通过线性稳压器转换为3.3V电压为副控单元供电,两种供电方式均可通过外接开关控制。
[0022]本专利技术工作时,将位置检测感应装置6固定在防喷管5上,将测井车显示装置放置在测井车内,将定位单元与井下工具连接,随井下工具一起下井作业,作业完成后,当井下工具完全进入防喷管5时,定位单元会产生异常的磁场信号,传感单元检测到异常的磁场信号后,将该磁场信号以电信号的方式输出至主控单元,主控单元通过检测该信号判断井下工具是否到达防喷管5,若判断出井下工具已经到达防喷管5,则输出控制信号至副控单元,使副控单元输出控制指令至报警单元,报警单元发出报警信号,其中报警信号为声音报警信号和灯光报警信号,提示工作人员注意此时井下工作。
[0023]综上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定位单元、位置检测感应装置6和测井车显示装置,定位单元和位置检测感应装置6相配合判断井下工具是否到达防喷管5井口,在判断出井下工具到达防喷管5井口时,位置检测感应装置6输出控制信号至测井车显示装置,测井车显示装置中的报警单元发出报警信号进行报警,由此作业人员能够通过报警信号直观的判断井下工具的位置,现场施工简单,能够在井下工具完全到达防喷管5后关闭闸门,避免了提前关闭闸门导致工具损坏和落井事故的发生,提高井下工具位置判断的准确性。
[0024]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新型绳缆安全预警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2所示,定位单元包括外套管1和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固定在外套管1内侧,定位装置包括不锈钢管2、N极环形磁钢3和S极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绳缆安全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井车显示装置、定位单元和位置检测感应装置,位置检测感应装置包括供电单元、传感单元和主控单元,传感单元和供电单元均与主控单元连接,定位单元与传感单元连接,测井车显示装置包括报警单元、副控单元和供电模块,主控单元、报警单元和供电模块均与副控单元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绳缆安全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单元包括外套管和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固定在外套管内侧,定位装置包括不锈钢管、N极环形磁钢和S极环形磁钢,N极环形磁钢套装在不锈钢管的上部外侧,S极环形磁钢套装在不锈钢管的下部外侧,不锈钢管内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绳缆安全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供电单元包括供电电池、线性稳压器和LED指示灯,主控单元分别与供电电池、LED指示灯和线性稳压器连接,供电电池和线性稳压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绳缆安全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报警单元包括灯光报警模块和语音报警模块,灯光报警模块和语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哲米红学刘世昌孙明龙徐相昆冯佳佳余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