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能互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509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9
一种多能互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相关设备节点的电力线路,构建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并采集拓扑结构信息,建立回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能互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潮流计算方法,属于有源配电网
,尤其涉及一种多能互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一方面,分布式电源比例的不断增加,交直流系统的潮流及运行控制方法将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另一方面,用电负荷的不断增加也会给直流输电受端电网的电压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电力系统以交流为主,当接入部分直流输电单元时,其潮流计算仍以交流为主、直流为辅进行交替计算,当直流输电单元所占比重不断攀升时,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潮流计算必须同时进行计算,以期获得良好的收敛特性。传统的交直流分离潮流计算收敛性效果不佳;采用全部消除直流变量的统一计算法,由于掩饰了交直流关联的灵敏度信息,导致其雅可比矩阵结构复杂;在选取迭代初值时,具有盲目性保留直流输电的控制角的统一潮流计算法规定了直流侧的无功功率,计算效率较低,在某种程度上也偏离了潮流计算的目的,所获得的结果存在一定偏差。
[0003]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能互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相关设备节点的电力线路,构建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并采集拓扑结构信息,建立回路

支路矩阵;S2、基于配电网拓扑结构,进行潮流计算模块划分,将其划分为交流子网模块、直流子网模块与换流器模块;S3、设置直流子网模块的控制方式,并设置交流子网模块、直流子网模块的初值、正方向与收敛精度;S4、进行交流子网模块与直流子网模块潮流计算交替迭代收敛判断,输出计算结果,完成计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能互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建立回路

支路矩阵的步骤包括:S11、获取配电网拓扑结构内的节点、回路与支路的电力数据信息;S12、对配电网拓扑结构内的节点与支路进行编号,获得编号配电网拓扑结构;S13、基于编号配电网拓扑结构,建立与回路数量相同的标准向量组,确定与每个回路中存在关联的支路数量,并获取每个支路的电力数据;S14、基于每个支路的电力数据,对每个回路对应的标准向量进行赋值,从而获得不同回路的特征向量组,并根据不同的特征向量组构建回路

支路矩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能互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进行潮流计算模块划分是指:以换流器为边界,将配电网进行模块化划分,将其划分为交流子网模块、直流子网模块与换流器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能互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设置交流子网模块、直流子网模块的初值、正方向与收敛精度的步骤包括:S31、收集配电网拓扑结构的节点类型,并根据节点的属性对节点类型进行分类;S32、根据交流子网模块、直流子网模块的参数对不同分类的节点属性进行赋值,获得初值,并设置交流子网模块、直流子网模块的正方向与收敛精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能互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进行交流子网模块与直流子网模块潮流计算交替迭代收敛判断的步骤包括:S41、根据已建立的回路

支路矩阵,结合初值与正方向,计算不平衡量、与;其中:、分别为系统节点有功与无功不平衡量;为不同控制方式下系统节点的有功不平衡量;S42、根据收敛精度,判断不平衡量、与是否收敛;若收敛,则计算各支路潮流及直流输电单元运行参数,直至交流子网模块与直流子网模块潮流计算均收敛,输出计算结果,完成潮流计算;若不收敛,则首先对直流输出单元做预处理,并建立交流输电系统的雅各布矩阵,然后
根据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然周蠡许汉平蔡杰贺兰菲周英博李吕满张赵阳廖晓红熊一孙利平熊川羽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