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替代铝塑膜的生物降解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包装袋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包装膜的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能替代铝塑膜的生物降解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包装袋。
技术介绍
[0002]由于铝塑复合膜具有避光和高阻隔的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医药包材、电子、新能源等行业,作为一种极好的软包装材料。目前的铝塑复合膜大多采用在功能层的基础上粘结铝箔层,然后再在铝箔层上粘结表面防护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为CN 106042568 A和CN 105691943 A都是采用了此种结构。此种结构的铝箔虽然满足了避光、阻氧的包装性能需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铝箔的使用需要消耗铝材,一方面增大了资源型矿产的消耗,提高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在回收时,需要将铝箔与塑料分离后才能实现各自的再利用,增大了回收利用的难度,致使大部分处于废弃状态,不仅污染环境,还造成资源浪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0003]2、铝塑复合膜在复合过程中所使用的胶黏剂,也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危害生产工人的身体健康。
[0004]3、铝塑复合膜容易撕裂,抗断裂性能有待提高。
[0005]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 114106535 A公开了一种可降解珠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其在可降解树脂中添加了钛白粉、抗氧剂、成核剂和扩链剂,先获得包括芯层在内的单层厚片或多层共挤出厚片,再将所得厚片进行拉伸以制备得到可降解珠光膜。此种珠光膜具有一定的珠光效果,但不避光,阻隔性能较差,不能用于铝塑膜的包装领域。
[0006]因此,需要研发一款铝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替代铝塑膜的生物降解膜,包括膜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本体自外至内依次由反光层、第一遮光层、阻隔层、第二遮光层和热合层构成;反光层的原料由聚乳酸、预处理云母珠光粉、钛酸四丁酯、第一扩链剂、第一抗氧剂和第一润滑剂构成,聚乳酸、预处理云母珠光粉、钛酸四丁酯、第一扩链剂、第一抗氧剂与第一润滑剂的质量比依次为90~110:3~7:0.4~0.6:0.25~0.35:0.15~0.25:0.05~0.15,预处理云母珠光粉由云母珠光原粉和表面活性剂混合而得,云母珠光原粉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00:10~20;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的原料由PBAT、聚乳酸、第二扩链剂、黑色母料和第二抗氧剂构成,PBAT、聚乳酸、第二扩链剂、黑色母料与第二抗氧剂的质量比依次为90~110:8~12:0.3~0.7:1~3:0.15~0.25,黑色母料的原料由PBAT、炭黑和第三抗氧剂构成,PBAT、炭黑与第三抗氧剂的质量比依次为95~105:15~25:0.3;阻隔层的原料由聚甲基乙撑碳酸酯、聚三羟基丁酸酯和第四抗氧剂构成,聚甲基乙撑碳酸酯、聚三羟基丁酸酯与第四抗氧剂的质量比依次为45~55:45~55:0.2;热合层的原料由PBAT、聚乳酸、第三扩链剂、第五抗氧剂和第二润滑剂构成,PBAT、聚乳酸、第三扩链剂、第五抗氧剂与第二润滑剂的质量比依次为85~95:8~12:0.2~0.4:0.15~0.25:0.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替代铝塑膜的生物降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本体各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反光层
ꢀꢀꢀꢀꢀꢀꢀꢀꢀꢀꢀꢀꢀꢀꢀꢀꢀꢀ
12~18%第一遮光层
ꢀꢀꢀꢀꢀꢀꢀꢀꢀꢀꢀꢀꢀꢀ
12~18%阻隔层
ꢀꢀꢀꢀꢀꢀꢀꢀꢀꢀꢀꢀꢀꢀꢀꢀꢀꢀ
15~25%第二遮光层
ꢀꢀꢀꢀꢀꢀꢀꢀꢀꢀꢀꢀꢀꢀ
12~18%热合层
ꢀꢀꢀꢀꢀꢀꢀꢀꢀꢀꢀꢀꢀꢀꢀꢀꢀꢀ
30~40%。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替代铝塑膜的生物降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母珠光原粉为云母珠光纳米粉;第一扩链剂、第二扩链剂和第三扩链剂均为ADR;第一抗氧剂、第二抗氧剂、第三抗氧剂、第四抗氧剂和第五抗氧剂均为抗氧剂168;第一润滑剂和第二润滑剂均为水合铝碳酸镁滑石粉;表面活性剂为聚乳酸。4.一种能替代铝塑膜的生物降解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反光专用料:先将云母珠光原粉与表面活性剂按质量比100:10~20混合得到预处理云母珠光粉,再将聚乳酸、预处理云母珠光粉、钛酸四丁酯、第一扩链剂、第一抗氧剂和第一润滑剂依次按质量比90~110:3~7:0.4~0.6:0.25~0.35:0.15~0.25:0.05~0.15混合得第一混合料,将第一混合料经造粒制得反光专用料;(2)制备遮光专用料:先将PBAT、炭黑和第三抗氧剂依次按质量比为95~105:15~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宝林,杨兴昌,黄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旭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