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棱柱波的地震干涉成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5082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棱柱波的地震干涉成像方法,涉及石油勘探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输入速度场、偏移结果及基准面,建立观测系统;生成干涉需要的三种格林函数;推导双重格林函数干涉方程;输出校准后的格林函数并作逆傅里叶变换,得到炮记录;用得到的炮记录做逆时偏移。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基于互相关原理的地震干涉方程,实现两个格林函数之间相同部分的消去处理,首次将地震干涉技术与棱柱波相结合,能够实现声波介质下的观测系统下移,观测系统下移后的炮记录只包含基准面下方的介质信息,不受基准面上覆介质的影响,因此相较于原始的炮记录而言,校准后得到的炮记录的有效长度小,进而后期逆时偏移成像的运算成本降低。进而后期逆时偏移成像的运算成本降低。进而后期逆时偏移成像的运算成本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棱柱波的地震干涉成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勘探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棱柱波的地震干涉成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地震干涉技术是针对垂直井间系统设计的,而实际操作中这种采集系统占比很少,因此有必要提出适用于地表观测系统的地震干涉技术。现有的适用于地表观测系统的地震干涉技术具有众多约束,例如靶区面积远小于实际工具面积、上覆介质水平均匀等,因此有必要克服上述束缚,研发出适用于复杂模型的地震干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棱柱波的地震干涉成像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棱柱波的地震干涉成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输入速度场、偏移结果及基准面,建立观测系统;步骤S2、生成干涉需要的三种格林函数;步骤S3、推导双重格林函数干涉方程,得到校准后的格林函数;步骤S4、输出校准后的格林函数并作逆傅里叶变换,得到炮记录;步骤S5、用步骤S4得到的炮记录做逆时偏移。
[0005]可选地,步骤S2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棱柱波的地震干涉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输入速度场、偏移结果及基准面,建立观测系统;步骤S2、生成干涉需要的三种格林函数;步骤S3、推导双重格林函数干涉方程,得到校准后的格林函数;步骤S4、输出校准后的格林函数并作逆傅里叶变换,得到炮记录;步骤S5、用步骤S4得到的炮记录做逆时偏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棱柱波的地震干涉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生成干涉需要的三种格林函数的步骤,包括:不同观测系统下地震波的一次波炮记录,如式(1)~式(3)所示:(1)(2)(3)不同观测系统下地震波的棱柱波炮记录,如式(4)~式(6)所示:(4)(5)(6)不同观测系统下地震波的棱柱波炮记录用格林函数G表达,如式(7)~式(9)所示:(7)(8)(9)式中,G表示格林函数,X,Y,A,B表示坐标位置,top表示计算范围是基准面上侧的模型区域,all表示计算范围是全模型区域,S0表示地表处激发震源,S1表示地下基准面处激发震源,表示一次波,表示棱柱波,v表示速度,s表示震源,表示梯度算子,ω表示角频率,表示全模型偏移结果,表示基准面上覆介质偏移结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棱柱波的地震干涉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推导双重格林函数干涉方程,得到校准后的格林函数的步骤包括:步骤S31、X激发、Y接收的棱柱波炮记录与X激发、B接收的棱柱波炮记录互相关处理,前者传播路径为X

B

Y,后者传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畅李振春曲英铭李金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