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改变形态的钢结构施工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施工平台
,尤其涉及一种可改变形态的钢结构施工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厂房在搭建的过程中,当钢结构主体利用吊车等起吊装置起吊后安装固定后,还需要对钢结构表面进行打磨、喷漆等工序,从而提高钢结构的耐腐蚀能力,在对钢结构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施工平台,施工平台可以通过升降方式改变形态,从而可以对钢结构表面的不同高度处和位置处进行施工;
[0003]现有的升降式钢结构施工平台在施工过程中,通常利用举升机构将平台举升到施工高度,施工人员站立在施工平台内,进行施工作业,但是通过此种施工方式,使得施工人员只能对钢结构的其中一个侧面进行施工,当需要对钢结构的其他三个侧面进行施工时,还需要对施工平台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才能对另外三个侧面进行施工,因此会降低施工效率,基于此,需要设计一种钢结构施工平台,从而克服上述问题,实现高效率的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改变形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改变形态的钢结构施工平台,包括支撑板(1)和平台部,其特征是,所述平台部包括:平台板(24):其通过支撑杆(2)焊接于支撑板(1)顶部外壁,且平台板(24)顶部外壁固定有防护架(13),且平台板(24)内部分别开设有滑孔(18)和侧边槽(23);保护板(26):其活动连接于侧边槽(23)内壁,且保护板(26)底部固定有和滑孔(18)内径适配的滑块(25);保护架(27):其固定于保护板(26)顶部外壁;衔接板(8):其固定于平台板(24)一侧外壁,且衔接板(8)底部外壁焊接有矩形板(33);电动缸(32):其固定于矩形板(33)一侧外壁,且电动缸(32)输出端通过销固定有圆形杆(34);驱动板(30):其固定于圆形杆(34)一侧外壁,且驱动板(30)表面开设有V型孔(29);中间板(22):其固定于滑块(25)一侧外壁,且中间板(22)底部通过销固定有和V型孔(29)内径适配的限位柱(21);立板(31):其固定于支撑板(1)顶部外壁,且立板(31)表面开设的通孔内壁活动连接有导动柱(36),所述导动柱(36)圆周外壁开设有弧形槽(35);竖向驱动杆(40):其焊接于圆形杆(34)底部,且竖向驱动杆(40)外径和弧形槽(35)内径互相适配;所述导动柱(36)一端通过齿轮部传动连接有升降部,两个升降部之间利用连杆(44)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变形态的钢结构施工平台,其特征是,所述升降部包括:底座(6):其顶部外壁固定有滑动架(12),且滑动架(12)外壁活动连接有支架二(10);支架一(9):其固定于底座(6)顶部外壁;折叠臂四(7):其活动连接于支架二(10)内壁;折叠臂三(5):其活动连接于支架一(9)内壁,且折叠臂三(5)和折叠臂四(7)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折叠臂二(4):其活动连接于折叠臂三(5)一端;折叠臂一(3):其活动连接于折叠臂四(7)一端,且折叠臂二(4)和折叠臂一(3)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支架四(17):其固定于支撑板(1)内壁,且折叠臂二(4)远离折叠臂三(5)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支架四(17)内壁;导杆(20):其活动连接于支撑板(1)内壁,且导杆(20)圆周外壁活动连接有支架三(15),且折叠臂一(3)远离折叠臂四(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