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02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8
提供一种能提高路径限制构件和其他构件的连接可靠性的线束。线束具有:线束主体,具有电线构件及外装构件;第1路径限制构件,装配于外装构件的外周,限制线束主体的路径;以及第2路径限制构件,装配于第1路径限制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的外周。第1路径限制构件具有:第1主体部,将外装构件的外周的一部分覆盖;和插入口,在与第1主体部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开口,并且遍及第1主体部的长度方向的全长而延伸。第1路径限制构件具有与第2路径限制构件连接的连接部。第2路径限制构件具有将连接部的外周覆盖的包覆部。包覆部具有将包覆部在外装构件的径向贯穿的贯穿孔。构件的径向贯穿的贯穿孔。构件的径向贯穿的贯穿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束


[0001]本公开涉及线束。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作为车辆用的线束,已知具备线束主体和路径限制构件的线束,所述线束主体具有电线构件及覆盖电线构件的外装构件,所述路径限制构件装配于外装构件的外周,限制线束主体的路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

5576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4]但是,在上述线束中,期望提高路径限制构件相对于外装构件等其他构件的连接可靠性。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提高路径限制构件和其他构件的连接可靠性的线束。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05]本公开的线束,具有:线束主体,具有电线构件及将所述电线构件的外周包围的外装构件;路径限制构件,装配于所述外装构件的外周,限制所述线束主体的路径;以及装配构件,装配于所述路径限制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的外周,所述路径限制构件具有:第1主体部,将所述外装构件的外周的一部分覆盖;和插入口,在与所述第1主体部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开口,并且遍及所述第1主体部的长度方向的全长而延伸,所述路径限制构件具有与所述装配构件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装配构件具有将所述连接部的外周覆盖的包覆部,所述包覆部具有将所述包覆部在所述外装构件的径向贯穿的贯穿孔。专利技术效果
[0006]根据本公开的线束,起到能提高路径限制构件和其他构件的连接可靠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示意结构图。图2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示意立体图。图3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示意分解立体图。图4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示意横向剖视图。图5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示意主视图。图6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示意剖视图。图7是示出变更例的线束的示意剖视图。图8是示出变更例的线束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首先列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本公开的线束,具有:线束主体,具有电线构件及将所述电线构件的外周包围的外装构件;路径限制构件,装配于所述外装构件的外周,限制所述线束主体的路径;以及装配构件,装配于所述路径限制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的外周,所述路径限制构件具有:第1主体部,将所述外装构件的外周的一部分覆盖;和插入口,在与所述第1主体部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开口,并且遍及所述第1主体部的长度方向的全长而延伸,所述路径限制构件具有与所述装配构件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装配构件具有将所述连接部的外周覆盖的包覆部,所述包覆部具有将所述包覆部在所述外装构件的径向贯穿的贯穿孔。
[0009]根据该结构,在线束主体的长度方向上,路径限制构件的连接部和装配构件的包覆部重叠地设置。此时,在将连接部的外周覆盖的包覆部设置有将包覆部在外装构件的径向贯穿的贯穿孔。由此,即使是例如水等液体浸入到连接部的外表面与包覆部的内表面之间的情况,也能将该液体从贯穿孔排出到装配构件的外部。因此,能抑制液体滞留在连接部的外表面与包覆部的内表面之间。因此,能适当抑制如下:由于滞留在连接部的外表面与包覆部的内表面之间的液体的重量的原因,装配构件从路径限制构件脱离。其结果,能提高路径限制构件和装配构件的连接可靠性。
[0010][2]优选地,所述贯穿孔设置于所述包覆部的周向中将所述第1主体部的外周覆盖的部分。根据该结构,在包覆部中将第1主体部的外周覆盖的部分设置贯穿孔。在此,在第1主体部的外表面与包覆部的内表面之间比插入口与包覆部的内表面之间容易滞留液体。因此,在液体容易滞留的部分设置贯穿孔,因此能通过该贯穿孔将液体适当排出到装配构件的外部。其结果,能适当抑制装配构件从路径限制构件脱离,能提高路径限制构件和装配构件的连接可靠性。
[0011][3]优选地,所述贯穿孔在所述线束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朝向竖直方向的下方开口。根据该结构,因为贯穿孔朝向竖直方向的下方开口,所以能将浸入到连接部的外表面与包覆部的内表面之间的液体通过贯穿孔效率良好地排出到装配构件的外部。其结果,能适当抑制装配构件从路径限制构件脱离,能提高路径限制构件和装配构件的连接可靠性。
[0012][4]优选地,所述包覆部具有限制壁,所述限制壁在所述线束主体的长度方向上能与所述路径限制构件的长度方向的第1端面卡合。根据该结构,在线束主体的长度方向上,路径限制构件的长度方向的第1端面与包覆部的限制壁卡合。由此,在线束主体的长度方向上可抑制路径限制构件相对于装配构件的相对移动。因此,在线束主体的长度方向上能抑制路径限制构件相对于装配构件错位。其结果,能提高路径限制构件相对于装配构件的位置精度。
[0013][5]优选地,所述限制壁设置于所述包覆部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所述包覆部具有第2端面,所述包覆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中与所述限制壁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具有所述第2端面,所述贯穿孔在所述线束主体的长度方向上从所述第2端面离开第1距离而设置,所述第1距离是在所述线束主体的长度方向上与所述包覆部所需要的所述路径限制构件的最小插入量相应的距离。根据该结构,贯穿孔从包覆部的长度方向的第2端面离开第1距离而设置,第1距离与包覆部所需要的路径限制构件的最小插入量相应。因此,作为用于确认路径
限制构件相对于包覆部的插入量、具体为线束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路径限制构件的插入量的确认用的孔能利用贯穿孔。即,即使是从装配构件的外部,也能通过贯穿孔确认路径限制构件相对于包覆部的插入量。例如,当通过贯穿孔能确认路径限制构件插入到该贯穿孔时,则能确认路径限制构件相对于包覆部插入需要的最小插入量以上。
[0014][6]优选地,所述贯穿孔在所述包覆部的长度方向上向所述限制壁侧偏倚地设置。根据该结构,贯穿孔设置于限制壁的附近。例如在作为线束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路径限制构件的定位构件而利用的限制壁的附近设置有贯穿孔。因此,例如通过贯穿孔能确认在线束主体的长度方向上路径限制构件是否插入到限制壁的附近。
[0015][7]优选地,所述包覆部具有多个所述贯穿孔,所述多个贯穿孔沿着所述包覆部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根据该结构,多个贯穿孔沿着包覆部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因此根据通过该多个贯穿孔能确认的路径限制构件的位置,能适当确认路径限制构件相对于装配构件的插入量。
[0016][8]优选地,所述包覆部形成为将所述连接部的外周及装配有所述连接部的部分的所述外装构件的外周遍及周向全周而包围的环形,所述包覆部具有将所述第1主体部的外周的一部分覆盖的第2主体部、和与所述第2主体部连结的盖。根据该结构,虽然将包覆部设为环形,但是通过包覆部被分为第2主体部和盖部,从而能将包括包覆部的装配构件后安装于路径限制构件及外装构件。由此,能提高线束的组装作业性。
[0017][9]优选地,所述路径限制构件具有形成所述插入口的第1端部及第2端部,所述第1端部及第2端部是所述第1主体部的周向的两端部,所述包覆部具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从所述盖部的内表面朝向所述插入口突出,所述突起部在所述路径限制构件的周向上能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具有:线束主体,具有电线构件及将所述电线构件的外周包围的外装构件;路径限制构件,装配于所述外装构件的外周,限制所述线束主体的路径;以及装配构件,装配于所述路径限制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的外周,所述路径限制构件具有:第1主体部,将所述外装构件的外周的一部分覆盖;和插入口,在与所述第1主体部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开口,并且遍及所述第1主体部的长度方向的全长而延伸,所述路径限制构件具有与所述装配构件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装配构件具有将所述连接部的外周覆盖的包覆部,所述包覆部具有将所述包覆部在所述外装构件的径向贯穿的贯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中,所述贯穿孔设置于所述包覆部的周向中将所述第1主体部的外周覆盖的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其中,所述贯穿孔在所述线束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朝向竖直方向的下方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其中,所述包覆部具有限制壁,所述限制壁在所述线束主体的长度方向上能与所述路径限制构件的长度方向的第1端面卡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其中,所述限制壁设置于所述包覆部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所述包覆部具有第2端面,所述包覆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中与所述限制壁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具有所述第2端面,所述贯穿孔在所述线束主体的长度方向上从所述第2端面离开第1距离而设置,所述第1距离是在所述线束主体的长度方向上与所述包覆部所需要的所述路径限制构件的最小插入量相应的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其中,所述贯穿孔在所述包覆部的长度方向上向所述限制壁侧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藤隆太伊泽克俊田中孝祐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