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源型河流污染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488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源型河流污染控制装置,涉及河流污染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底板,还包括转移组件、加压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转移组件,能够将储存平台上的多种污水处理药物快速转移至污水中,加快污水的处理效率,通过设置空气加压组件能够在化学药品添加的同时迅速释放被加压的空气,使得污水与空气激烈碰撞为污水曝气复氧;通过设置空气加压组件能够使得空气和污水充分接触,加上化学药品的同时加入,使得水中不需要的气体和挥发性物质被排出到空气中进一步提升处理效果。到空气中进一步提升处理效果。到空气中进一步提升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源型河流污染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河流污染控制
,具体为一种雨源型河流污染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雨源型河道初期雨水污染控制系统是由污染物的产生、排出、输送、处理到水体中迁移转化等各种过程和影响因素所组成的水质污染及其控制系统,曝气是使空气与水强烈接触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将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中,或者将水中不需要的气体和挥发性物质放逐到空气中。换言之,它是促进气体与液体之间物质交换的一种手段,污染严重的河流水体由于耗氧量大于水体的自然复氧量,溶解氧很低,甚至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向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的河道进行人工充氧(此过程称为河道曝气复氧),可以增强河流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改善或恢复河流的生态环境。因此,向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的河流中进行曝气复氧可以补充河流中过量消耗的溶解氧、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有助于加快黑臭、感官性差等状态的河流恢复到正常的水生态系统;但是现有的河道曝气复氧设备运作模式较为单一,只能实现水体曝气复氧,无法使得空气和水充分接触、激烈碰撞,导致水中不需要的气体和挥发性物质无法被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源型河流污染控制装置,包括底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移组件(1)、加压组件(2),所述转移组件(1)固定设置在底板(3)上,所述加压组件(2)固定设置在底板(3)上,所述加压组件(2)与转移组件(1)滑动配合;所述转移组件(1)包括固定设置在底板(3)上的转移固定板(101),所述转移固定板(101)上转动设置有转移转动轮(102),所述转移转动轮(102)固定设置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转移转动轮(102)上固定设置有转移连杆一(103),所述转移连杆一(103)上转动设置有转移摆动杆(104),所述转移摆动杆(104)活动设置在转移转动轴(105)内,所述转移转动轴(105)转动设置在转移固定板(101)上,所述转移摆动杆(104)上滑动设置有转移转动块(107),所述转移转动块(107)转动设置在转移连杆二(106)上,所述转移连杆二(106)转动设置在转移固定板(101)上;所述转移连杆二(106)另一侧固定设置有转移转动连杆(114),所述转移转动连杆(114)内活动设置有转移滑动块一(112),所述转移滑动块一(112)上固定设置有转移滑杆(111),所述转移滑杆(111)上滑动设置有转移滑块一(110)、转移滑块二(113),所述转移滑块一(110)、转移滑块二(113)滑动设置在转移固定板(101)上;所述转移滑杆(111)上固定设置有转移喷药头(109)、转移喷气头(1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源型河流污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转动轮(102)上摩擦设置有转移传输带二(124),所述转移传输带二(124)另一端摩擦设置在转移锥齿轮一(126)上,所述转移锥齿轮一(126)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为污水增压的涡轮,所述转移锥齿轮一(126)转动设置在转移加压涡轮壳(125)内;所述转移锥齿轮一(126)与固定设置在转移转动柱(118)上的转移锥齿轮二(127)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雨源型河流污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转动柱(118)上固定设置有转移小连杆一(119),所述转移小连杆一(119)上转动设置有转移齿轮(116),所述转移齿轮(116)上固定设置有转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琦余波平张帆王小江刘洋林武王伟绵陈鸿芳许德超曾勇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