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驱动智能气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851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5
本申请涉及仪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驱动智能气表。包括:基体组件、捕能机构、发电机构、传感机构和通讯组件;基体组件上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和两端开口的安装腔,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捕能机构设置于安装腔,经进气口进入安装腔的气体用于驱动捕能机构相对于安装腔转动;发电机构设置于安装腔的第一端,发电机构与捕能机构的一端连接,捕能机构驱动发电机构发电;传感机构设置于安装腔的第二端,传感机构与捕能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捕能机构驱动传感机构产生脉冲信号;通讯组件设置于基体组件上,通讯组件与发电机构连接,通讯组件还用于接收所述脉冲信号。本申请中的气表,在检测气体流量的同时,还能够降低能源的消耗。能源的消耗。能源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驱动智能气表


[0001]本申请涉及仪表
,特别涉及一种自驱动智能气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仪器仪表是工业互联的基石,气体流量计作为仪器仪表的一个重要种类,对气体流量进行准确的计量是科学管理能源,实现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0003]现有技术中用于检测气体的仪表需要外部电源持续的供电,才能够保证仪表实时的对气体流量进行监测,进而导致能源消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驱动智能气表,在检测气体流量的同时,还能够降低能源的消耗。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驱动智能气表,包括:基体组件,所述基体组件上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和两端开口的安装腔,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均与所述安装腔连通;
[0006]捕能机构,所述捕能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腔,经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安装腔的气体驱动所述捕能机构相对于所述安装腔转动;
[0007]发电机构,所述发电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腔的第一端,且所述发电机构与所述捕能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驱动智能气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组件,所述基体组件上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和两端开口的安装腔,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均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捕能机构,所述捕能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腔,经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安装腔的气体驱动所述捕能机构相对于所述安装腔转动;发电机构,所述发电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腔的第一端,且所述发电机构与所述捕能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捕能机构驱动所述发电机构发电;传感机构,所述传感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腔的第二端,且所述传感机构与所述捕能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捕能机构驱动所述传感机构产生脉冲信号;通讯组件,所述通讯组件设置于所述基体组件上,所述通讯组件与所述发电机构连接,所述通讯组件还用于接收所述脉冲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驱动智能气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组件包括主体、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安装腔沿第二方向贯穿所述主体,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端盖设置于所述安装腔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板位于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主体之间,所述第二端盖设置于所述安装腔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板位于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主体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驱动智能气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能机构包括共轭转子和传动部;所述共轭转子和所述传动部均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传动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共轭转子,且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传动部的两端均凸出于所述共轭转子,所述传动部的第一端用于驱动所述发电机构,所述传动部的另一端用于驱动所述传感机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驱动智能气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轭转子包括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所述安装腔包括第一子腔和与所述第一子腔连通的第二子腔,所述第一转动部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子腔,所述第二转动部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子腔,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均与所述传动部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驱动智能气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且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转动部同步运动,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动部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二转动部,且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转动部同步运动,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转动部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用于驱动所述传感机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驱动智能气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构包括第一转子和第一套筒;所述第一转子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所述第一转子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摩擦薄膜,多个所述第一摩擦薄膜沿所述第一转子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壁上
设置有多个第一导电薄膜,多个所述第一导电薄膜沿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壁均匀分布,且相邻的两个第一导电薄膜的电极极性相反;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一转轴或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一端板连接。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驱动智能气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一支撑底座;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磁铁,多个所述第一磁铁呈环形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底座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线圈,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廷海王中林袁子棠李恒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