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SPR检测的生物传感芯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检验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SPR检测的生物传感芯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用于SPR检测的生物传感芯片,采用的是整块的金属膜,仅仅允许待测物与SPR芯片表面自然结合,其花费时间长,通常要为2小时以上,检测期间由于气温等外界环境影响对实验结果影响很大,同时时间过长会让溶液蒸发导致实验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用于SPR检测的生物传感芯片,以解决传统SPR检测中生物结合反应时间过长,使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中的用于SPR检测的生物传感芯片,包括,用于承载待测物质的金属膜,该金属膜与透光介质建立有一用于SPR检测的透光介质
‑
金属膜交界面,所述金属膜为电极阵列形式的金属膜,所述电极阵列连接至一交流电信号源。
[0005]进一步的,所述金属膜的厚度为50
‑
100nm。
[0006]进一步的,所述金属膜为叉指电极对形式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SPR检测的生物传感芯片,包括,用于承载待测物质的金属膜,其特征在于,该金属膜与透光介质建立有一用于SPR检测的透光介质
‑
金属膜交界面,所述金属膜为电极阵列形式的金属膜,所述电极阵列连接至一交流电信号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传感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膜的厚度为50
‑
10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传感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膜为叉指电极对形式的金属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传感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指电极对包括了两组接触电极部分和叉指电极部分,其中叉指电极部分为多条平行的条状电极,这些条状电极的一端连接在接触电极部分,所述接触电极部分则用于连接交流电信号源;两组接触电极部分各自连接的叉指电极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钢,王珂,谢明娜,杨梦洁,时想,罗春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