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接触球轴承外圈轴向、径向跳动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4762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角接触球轴承外圈轴向、径向跳动预测方法,属于角接触球轴承旋转精度计算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采集角接触球轴承的几何参数、设定外圈的旋转角度步长和平移步长;几何参数包括内沟道曲率半径、内沟道沟底直径、外沟道曲率半径、外沟道沟底直径、钢球直径、原始接触角、和外沟道圆度误差;建立以角接触球轴承的负荷中心为原点、轴向为Z轴、竖直向上为Y轴的三维坐标系;计算每个旋转角度步长下,外圈的稳定位置;根据每个旋转角度步长下,外圈的稳定位置与内圈的位置变化得到外圈轴向、径向跳动值。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角接触球轴承的几何参数通过数值计算的方式预测了角接触球轴承外圈轴向、径向跳动,提高了预测的效率和准确性。确性。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角接触球轴承外圈轴向、径向跳动预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角接触球轴承外圈轴向、径向跳动预测方法,属于角接触球轴承旋转精度计算


技术介绍

[0002]角接触球轴承是高速旋转机械最主要的支承方式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高速机床、航空发动机、电动机、汽车、高速离心机等领域。
[0003]轴承旋转精度是衡量轴承工作性能的关键参数,评价角接触球轴承旋转精度的主要指标有轴承内圈径向跳动、外圈径向跳动和轴向跳动等。目前,现行的角接触球轴承内外圈径向和轴向跳动测量方法仅能对加工装配后的成品轴承通过试验进行测量,导致测量的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接触球轴承外圈轴向、径向跳动预测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方式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角接触球轴承外圈轴向、径向跳动预测方法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0006]1)采集角接触球轴承的几何参数、设定外圈的旋转角度步长和平移步长;几何参数包括内沟道曲率半径、内沟道沟底直径、外沟道曲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接触球轴承外圈轴向、径向跳动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角接触球轴承的几何参数、设定外圈的旋转角度步长和平移步长;几何参数包括内沟道曲率半径、内沟道沟底直径、外沟道曲率半径、外沟道沟底直径、钢球直径、原始接触角、和外沟道圆度误差;2)建立以角接触球轴承的负荷中心为原点、轴向为Z轴、竖直向上为Y轴的三维坐标系;3)计算每个旋转角度步长下,外圈的稳定位置:a.外圈旋转一个旋转角度步长,根据钢球直径、内沟道曲率半径、内沟道沟底直径、原始接触角计算钢球球心的位置;b.根据外沟道沟底直径、外沟道曲率半径、内沟道沟底直径、内沟道曲率半径、原始接触角、以及外沟道圆度误差计算外圈每移动一个平移步长的外沟道轮廓曲线;c.计算每移动一个平移步长下,外沟道上的点与钢球表面的距离,得到外沟道与钢球的接触状态;接触状态包括干涉状态、接触状态、分离状态;d.根据外沟道与钢球的接触状态,结合外圈的稳定判据得到每个旋转角度步长下,外圈的稳定位置;4)根据每个旋转角度步长下,外圈的稳定位置与内圈的位置变化得到外圈轴向、径向跳动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外圈轴向、径向跳动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外圈的稳定判据为:a.外沟道不与任意钢球发生干涉;b.外沟道接触钢球的数量在3个及以上;c.接触钢球在径向平面内至少在3个象限都有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外圈轴向、径向跳动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每个旋转角度步长下,外圈的稳定位置存在多个,则接触钢球数量最多的位置为稳定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外圈轴向、径向跳动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接触钢球数量最多的位置存在多个,则位移最小的位置为稳定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外圈轴向、径向跳动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外沟道上的点中确定若干理想接触点,以理想接触点为中心设定范围内进行网格划分,网格的交叉点为扩展点,将若干扩展点、理想接触点与钢球表面的距离最小值作为外沟道与钢球接触状态的判断依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外圈轴向、径向跳动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钢球球心的位置计算过程为:球球心的位置计算过程为:其中,(X
j
、Y
j
、Z
j
)为第j个钢球球心坐标;β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玉君李济顺余永健王晓明杨芳郭楠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