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建筑结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731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2
本公开内容总体上涉及预制建筑模块(100)、包括预制建筑模块(100)的建筑结构件(50)和用于构建建筑建构件(50)的方法。预制建筑模块(100)包括结构本体(102)和凹槽(106),该凹槽沿着结构本体(102)的凹槽形表面(108)纵向地形成,并且该凹槽被布置成对连接构件(110)进行接纳,该连接构件用于连结至另一预制建筑模块(100)。凹槽(106)的横向截面包括第一凹槽部分(112)和第二凹槽部分(114),第一凹槽部分(112)形成在凹槽形表面(108)与第二凹槽部分(114)之间,第一凹槽部分(112)比第二凹槽部分(114)窄。槽部分(114)窄。槽部分(114)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预制建筑结构件


[0001]本公开内容总体上涉及预制建筑结构件。更具体地,本公开内容描述了预制建筑模块、包括预制建筑模块的建筑结构件和用于对建筑结构件进行构建的方法的各种实施方式。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行业中,现场构建方法诸如在现场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是已知且常用的,但是这些方法往往是较为劳动密集型且耗时的。非现场成型的预制混凝土结构件或预浇筑混凝土结构件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因为这减少了在施工现场的构建时间。预浇筑结构件是通过使用被锚固在其间的连接构件而在现场进行连结的。最近,在建筑行业中采用预制预加工体积式建筑件(PPVC),并且这是一种已经被开发出来以使构建显著加快的新方法。在PPVC中,具有预浇筑结构件的建筑模块,例如整个房间,在被运送至现场之前在非现场制造设施中进行预制。在建筑现场中,预制建筑模块被连结和组装,以构建建筑结构件诸如建筑物。预制建筑模块形成有连结件,使得可以经由连结件对预制建筑模块进行连结和组装。
[0003]新加坡专利10201703972W描述了一种预制建筑模块,该预制建筑模块包括板件本体和引导件诸如钢丝环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预制建筑模块,所述预制建筑模块包括;结构本体;以及凹槽,所述凹槽沿着所述结构本体的凹槽形表面纵向地形成,并且所述凹槽被布置成对连接构件进行接纳,所述连接构件用于连结至另一预制建筑模块,其中,所述凹槽的横向截面包括第一凹槽部分和第二凹槽部分,所述第一凹槽部分形成在所述凹槽形表面与所述第二凹槽部分之间,所述第一凹槽部分比所述第二凹槽部分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建筑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凹槽部分的深度约等于所述第二凹槽部分的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制建筑模块,其中,所述第二凹槽部分的形心与所述结构本体的几何中心大致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建筑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凹槽部分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凹槽部分的深度的一半。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预制建筑模块,其中,每个凹槽截面具有四边形轮廓。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预制建筑模块,所述预制建筑模块包括彼此相邻地形成的多个凹槽。7.一种建筑结构件,所述建筑结构件包括:被布置成彼此相邻的第一预制建筑模块和第二预制建筑模块,每个预制建筑模块都包括结构本体和凹槽,所述凹槽沿着相应的所述结构本体的凹槽形表面纵向地形成;所述预制建筑模块被布置成使得相应的所述凹槽面向彼此并且使得在相应的所述凹槽形表面之间形成包括有所述凹槽的连结间隙;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被插入到所述连结间隙中;以及连结填充材料,所述连结填充材料对所述连结间隙进行填充并且将所述预制建筑模块连结在一起,其中,对于每个预制建筑模块,相应的所述凹槽的横向截面包括第一凹槽部分和第二凹槽部分,所述第一凹槽部分形成在相应的所述凹槽形表面与所述第二凹槽部分之间,所述第一凹槽部分比所述第二凹槽部分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结构件,其中,所述第一凹槽部分的深度约等于所述第二凹槽部分的深度,以及所述第一凹槽部分的深度大于所述连结间隙的深度。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结构件,其中,所述第一凹槽部分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凹槽部分的深度的一半,以及所述第一凹槽部分的深度小于所述连结间隙的深度。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建筑结构件,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包括:多个纵向棒状件,每个纵向棒状件延伸穿过相应的所述第二凹槽部分;以及成组的侧向连接元件,所述侧向连接元件将所述纵向棒状件连结,所述侧向连接元件延伸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燕芳赖道毅蔡清云
申请(专利权)人:赖道毅伟合建筑私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