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光纤的大面积放射性污染分布快速测量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放射性污染测量
,具体为一种基于光纤的大面积放射性污染分布快速测量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核设施退役时需要对其进行拆除,并依据放射性含量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处理,以及对土壤等进行去污和修复等工作,可大量减少放射物体占用的地方,减少人员维护和看守成本,并增加可再利用土地等。在发生核泄漏污染时,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大面积污染,需要对泄漏点周边进行辐射监测,以判断污染的程度及面积,为去污和修复做准备。目前采用的放射性污染热点测量系统主要包括康普顿相机,γ相机等,但由于其成本、尺寸、探测效率等限制,在大范围污染测量中仍有许多不足,时效性较差且人力成本较高。在发生核泄漏事故时,如果能快速地对大面积的放射性污染进行测量,对事故的研判及应急响应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光纤的大面积放射性污染分布快速测量系统及方法,使用该系统及方法可实现对大范围区域污染物的X、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纤的大面积放射性污染分布快速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光纤探测子系统(100)和污染分布定位子系统(200),所述光纤探测子系统(100)和所述污染分布定位子系统(200)可通讯连接;所述光纤探测子系统(100)用于确定放射性污染的相对位置信息;所述污染分布定位子系统(200)用于确定污染热点的空间位置信息,并通过将所述相对位置信息与所述空间位置信息相融合,最终确定放射性污染的分布情况并显示出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纤的大面积放射性污染分布快速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探测子系统(100)包括闪烁光纤(110)、光电倍增管(120)、信号处理及控制电路(130),所述闪烁光纤(110)用于与X、γ、β射线相互作用产生光信号;所述光电倍增管(120)固定在所述闪烁光纤(110)的端面,用于收集所述光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所述信号处理及控制电路(130)与所述光电倍增管(120)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信号采用幅度/时间定位算法确定处放射性污染的相对位置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光纤的大面积放射性污染分布快速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分布定位子系统(200)包括卫星导航定位模块(210)、测距模块(220)及污染分布成像模块(230),所述卫星导航定位模块(210)和所述测距模块(220)的输出端均与所述污染分布成像模块(23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卫星导航定位模块(210)用于确定放射性污染的地理位置信息,所述测距模块(220)用于确定所述光纤探测子系统(100)与放射性污染区域的距离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光纤的大面积放射性污染分布快速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袁国军,肖思敏,李兴隆,吴建华,黄晓鹏,张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